返回首页

20世纪教育学发展的口诀?

100 2023-08-07 03:23 admin

一、20世纪教育学发展的口诀?

1.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终身化

【记忆口诀】:全民多现身

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记忆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

3.新课改的教学观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记忆口诀】:学习过人

4.以人为本”学生观(中小学)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记忆口诀】:两独一发

5.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记忆口诀】:学生反建社(四者一开放)

6.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记忆口诀】:你我他它

7.《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版)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记忆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

8.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洛克、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

【记忆口诀】:啰嗦一路无人陪

9.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

【记忆口诀】:黑社会孔赫柏拉图

10.外铄论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欧文

【记忆口诀】记忆技巧:外出欧洲寻找落花生。

11.内发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高尔顿、霍尔

【记忆口诀】:内人得了四个儿子,个高或威猛

1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传授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统一)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记忆口诀】:间掌传教

13.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语言艺术、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

【记忆口诀】:揭发内幕,语气太板

14.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只颁布而没有实行。

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或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壬子癸丑学制,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壬戌学制(六三三)效仿美国,长期沿用。

【记忆口诀】:壬颁布,癸实施,资本男女丑,长期戌美国/钦壬奏癸

15.赞可夫:《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布鲁纳:《教育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教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教育理论,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布鲁姆:他的掌握学习理论、教育目标。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法。

马卡连柯;《教育诗》,集体主义教育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方面。

【记忆口诀】:姆有掌握目标,纳有发现结构,高度赞发展,瓦根找范例,巴班最优化,马卡集体爱作诗,全面和谐活斯基

16.布鲁纳掌握学科结构的基本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记忆口诀】:冻结城墙

17.早期迁移理论:沃尔夫的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迁移理论。

【记忆口诀】:沃尔早练

18.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形式运算阶段(11-16)。

【记忆口诀】:赶签巨星爱奇艺

19.意志的品质:自觉性、自制性、坚持性、果断性

【记忆口诀】:自制坚果

20.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及其观点:

【记忆口诀】: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斯金那的老鼠,班杜拉的宝宝,托尔曼的白鼠走迷宫,苛勒的猩猩摘香蕉,布鲁纳“我发现”,奥苏泊尔“我接受”,加涅的信息我加工。

二、21世纪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随着21世纪的迫近,教育受到万众瞩目,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支点”已是不争的事实。“终身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的焦点。理论和现实均告诉我们,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终身教育也有其盲点和误区。有人认为它是单纯地为那些缺乏技术不能晋职的工人开设进修课程;也有人认为,有了完善的成人教育设施就意味着实现了终身教育;更有人认为终身教育是一种娱乐性、补偿性教育或成人教育。

此外,遍及世界的教育培训,特别是以为终身培训可以代替终身教育,是当前许多教育工作者易混易茫的另一个认识与行动的误区。应该明确,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思想和个性的发展与成熟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因而学习也必然伴随人的一生。

所以,有组织、有计划地为每个人的一生中的任何时候创造条件提供学习、研究的机会。因为终身教育是导致人的发展的变化过程。尽管终身培训确实是21世纪末的一个重要思想,但是,重要的是应使其超越纯粹适应就业的范围,而将其列入作为人的持续协调发展条件加以设计的终身教育这一含义更广的概念之中。

这一点,也确实为我国广泛开展的再教育培训工程与中国终身教育的发展注入一支清心剂。我们必须明确,真正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继续教育已不再能参照生活的一个具体阶段,如初、高中以至大学后的继续教育或一种过于局限的目的而下定义了,今后,人们整个一生都是学习的时间,一生所学的每一类知识都会影响和丰富其他知识。

三、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

20 世纪教育研究历史的简要回顾 一部教育学科发展史同时就是教育研究的历史.20 世纪教育研究的发展经 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本世纪初到三十年代,胡森(T.Husen)称之为教育研究史上 “定量研究的全盛期”. 德国学者梅伊曼(Meumann)和拉伊(Lay)在1900—1914年之间连续发表了多篇“实验教育学”、“实验教学法”的论

2.

20 世纪教育研究范式的类型分析 瑞典教育学家胡森分析了在本世纪初就已显现出来的教育研究两种主要范 式之间的冲突:“一是模仿自然科学,强调适合于用教学工具来分析的经验的、 可定量化的.

四、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学区别?

职业技术教育是整个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教育学是单独一门学科教育

五、20世纪50年代教育学原理?

在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指出:功能是客观的,既可能是正向的促进作用,也可能存在负向的阻碍作用。按照默顿的思想,教育功能也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教育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六、职业技术教育学这个专业如何?

  职业技术教育学这个专业还不错的。  所谓职业教育,指通过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对劳动者进行的从事非专门性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培训,以使他们现在或将来能顺利获得职业的活动。而对以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形式进行的研究就是职业技术教育学。一般集中两个方向的研究,职业教育原理和职业教育课程论。

七、职业技术教育学复试问题?

又包含专业课问题和日常问题,考官在这一环节不仅想了解考生的专业水平,还想对考生的心理素质、行为举止、抗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能力等进行考察。

但是由于疫情的原因,2020年的复试工作更加专业严谨,流程管控更加严格,面试问题往往提前固定下来,因此在面试环节减少了有关日常问题的提问。在面试时,切记回答的问题要有逻辑,不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同时也要尽量保证答案的专业性,忌过于口语化的表达。

此外,面试环节有可能涉及到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问题,学生需要对各种研究方法再集中复习一下,注意和本专业的研究热点相联系。

八、16世纪后期到18世纪是学前教育学的什么阶段?

16世纪后期到18世纪初期是学前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初创阶段到发展阶段。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年龄阶段儿童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中国的学前教育学研究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3~6岁幼儿教育的一般原理和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原则、学前教育学内容和方法,也包括学前家庭教育的要求和内容。

学前年龄阶段的划分在各国是不同的,有的国家为 2~5、6岁,也有的国家为初生到5、6岁或7岁。3岁前是儿童身心发展比较重要的阶段,与3~6岁儿童教育有密切联系,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把两者统称为学前教育较为恰当。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九、16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期是教育学的什么阶段?

16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期是学前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一、 孕育阶段

在十五世纪以前,学前教育思想散见在各种著作之中。

1、中:贾谊的《新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朱熹的《童蒙须知》。

2、外: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法律篇》。

二、萌芽阶段

十六世纪后,在一些教育论著中,包括有对学前教育的论述,随着教育学的建立,学前教育理论也逐渐丰富起来。

三、初创阶段

从18世纪后期到十九世纪,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开始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初步发展起来。

四、发展阶段

十九世纪至今学前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以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迅速发展。

十、20世纪以来教育学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一,教育的终身化

教育的终身化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如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各种教育,还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社区)教育等。在内容上,它既包括基础教育,也包括职业教育和专业性教育,以及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教育。它是将终身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中。

终身化不仅仅强调时间上的延续性,也强调空间上的广延型。我们常说的学习型社会就是值得教育的终身化。

第二,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教育是指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这里实质上体现得是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把一切知识传授给一切人。

第三,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照顾。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在民主化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教育公平的内涵: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教育结果的均等。这是一个常考的知识点。同时民主化当中也强调要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第四,教育的多元化

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第五,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