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教育史论述题和简答题有啥区别?
何为“简述”?简要的叙述。何为“论述”?叙述和分析。两者的区别十分明显:论述比简述多一层“分析”,即论述是在简述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析!叙述是指把事物的前后经过记录下来或说出来,就历史考试而言是指把基本史实复述出来。分析是指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为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就历史考试而言是指找出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形成的背景、特点、影响或意义以及比较分析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异同等。
因此,考生须牢记,“分析”是论述题与简答题的根本区别。考生在答题时,除了按题干的作答要求进行答题外,一般而言,简答题只需要叙述史实;论述题在叙述史实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要的分析。
论述题与简答题的表面区别,即论述题与简答题的题干构成、主要类型,我们将在本文的第六、第七节详细探讨。现在我们有要梳理一下2007年以来统考论述(简答)题的变化。
二、中国教育作者?
《中国教育》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丁钢
本书结合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宏大背景,从教育制度、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教师发展、教育科研、教育信息化、教育投入、教育开放共13个方面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的历程与主要成就,重点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1世纪以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与发展经验,并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论断,详细阐释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全面展望了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美好前景。
三、中国教育定义?
目前中国的教育模式是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过渡,主要提倡素质教育。
1、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指与社会发展需要脱节,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采用机械化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学生仅能以出版社出版的课本为准进行学习。
它以升学率高低检验学校教育质量、教师工作成绩及学生学业水平。它以考试为目的,其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所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要求和社会发展。学校、社会和家长对学生采取单一的评价方式,把“成绩搞上去”当做唯一要求,通过考试,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
“应试教育”采取强制的做法,紧紧围绕考试和升学需要,考什么就教什么,实施局限的知识教学,大搞题海战术,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培养,甚至磨灭了学生的兴趣与个性。学校中的学生基本上是都是不注重个性化的,学生被一个“标尺”统一要求和衡量,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和兴趣。这种应试方法也曾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
2、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
延伸:改变应试教育现状,实施素质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心声。
四、中国教育书籍?
《未来教育重塑研究》,尚俊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月版。
《国际教育新理念(修订版)》,顾明远、孟繁华等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
《教育的第三只眼》,汤勇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
《穿越教育概念的丛林》,石中英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
《新儿童研究(第一辑)》,张斌贤、于伟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06月出版
《新中国教育学家肖像》,石中英、朱珊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
《教师韧性研究》,李琼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
《表扬与批评现象学》,朱光明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年5月出版
五、中国教育之乡?
我国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教育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有的时候甚至可以影响一生。在我国,有很多地方都以优良的教育而闻名,但是若论最厉害的恐怕非下面这三个地方莫属了。
1.浙江东阳
东阳有着悠久的历史,山清水秀,人才辈出。古时,东阳出的进士达到三百多人,众多的文人骚客也曾到“石洞书院”讲学,它不仅是著名的“教育之乡”,更是“建筑之乡”,“木雕竹编之乡”。
2.江苏南通
南通地处江苏南部,是江苏省经济较为发达的几个地级市之一,不过让它闻名于全国的还是它的教育。江苏的孩子对于南通并不陌生,著名的启东中学就坐落于南通,每年考进全国一流大学的人数遥遥领先于全省各地级市。
六、语文解答题答题技巧?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No.1主要题型及解题方法
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
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
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
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
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
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它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地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
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
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
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五、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六、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方法1:顾名思义,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话。
方法2: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
方法3: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
七、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选择。
八、选择恰当的字词
1.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
2.认真分辨两个词语的区别是什么。
九、标点符号的作用
1.破折号的作用:
①解释说明
②话题的转换
③表示话语的中断
④时间或声音的延续
2.省略号的作用:
①引文的省略
②列举的省略
③说话断断续续
3.引号的作用:
①直接引用
②特殊含义
③强调意思
④特定称谓
十、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
1.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比较保险)
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
十一、文章的写作顺序
1.时间先后顺序
2.地点变换的顺序
3.事情发展的顺序
4.按总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顺序
十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并列:一面……一面……一会儿……一会儿……既……又……
2.递进:不仅……而且……不但……还……连……也……
3.选择:不是……就是……或是……或是……宁可……也不……
4.转折: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
5.假设:如果……就……假使……便……要是……那么……
6.条件: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
7.因果: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
No.2
1.考察作用:
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
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最后一段或某句,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看出来,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
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
描写的作用一般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
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
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比喻的作用有三:
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会;
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便于接受;
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运用排比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手段。还有叠词、短句的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引用诗句、名人故事、名人名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等,这种题目的答案一般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6.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同学们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
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7.比较阅读理解。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以上是有关记叙文的常规问题回答,下面我们来看看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8.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
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
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
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
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No.3各年级考点
在整个小学阶段里面,1-2年级语文的阅读题考试还不算很突出的一种,到了三年级,阅读理解的考查更加深入,下面是三至六年级阅读理解题的常见考点:
三年级阅读理解考试方向
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4.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5.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6.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7.理解文章内容,明白文章蕴含的道理
8.理清文章条理
9.体会生动的人物形象
10.体会优美语句的表达效果
四年级阅读理解考试方向
1.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句子的感情色彩
4.从描写中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5.体会按照游览顺序进行叙述
6.理解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揣摩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8.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9.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
10.体会按照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五年级阅读理解考试方向
1.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
2.体会关键语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3.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4.通过事、景、物理解人物的情感
5.熟悉说明方法的作用
6.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
7.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8.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9.体会人物形象
六年级阅读理解考试方向
1.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4.理清文章的思路
5.体会文章感情的表达方式
6.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7.体会重点句段的意思
8.体会鲜明的人物形象
9.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式
10.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七、政治解答题答题技巧?
政治答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实际,并且的话要运用好一些经济政治的常识来进行回答
八、简答题答题技巧?
简答题在答题时一定要条理清晰,最好就是分点回答,然后将所学的知识点进行一个概括。
九、中国教育思想口诀?
口诀一:教育起源说
1.口诀:本能生利西、心理仿孟禄、米凯爱劳动
2.具体知识点:①生物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代表人物利托尔诺和沛西能;②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代表人物孟禄;③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人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的辩证统一,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和凯洛夫。
3.考点细数:识记类单选题备课,“学说名称-主要观点-代表人物”对应清楚。
口诀二: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代表人物
1.口诀:培根首提出、夸美来实现、巴特更规范、康德首开课
2.具体知识点:教育学的创立经过了四个基本阶段:培根首次提出将教育学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使教育学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康德在柯尼斯堡大学首次讲授教育学这门课程。
3.考点细数:识记类单选题备考。
口诀三:赫尔巴特和杜威的主要观点
1.口诀:
①赫尔巴特的观点:1234;
②杜威的观点:12345
2.具体知识点:
①赫尔巴特观点:
1教育性教学原则;
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2基础;
旧3中心:教师、教材、课堂中心;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4阶段教学。
②杜威的观点:
从做中学;
实用主义的创始人、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
新三中心:儿童、经验、活动中心;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学校即社会;
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3.考点细数:识记类单选题
口诀四:教育学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
1.口诀:姆有掌握目标、纳来发现结构、瓦根找范例、高度赞发展、全面和谐好斯基、巴班斯基最优化、维果最近发财啦
2.具体知识点:①布鲁姆提出掌握学习和教学目标分类,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意和动作技能三类;②布鲁纳提出发现学习和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应该自主发现知识且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③瓦根舍因提出范例教学理论;④赞科夫提出一般发展理论;⑤苏霍姆林斯基论述了“全面和谐教育思想”,其著作《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教给孩子》被称为“活的教育学”;⑥巴般斯基提出教学最优化理论;⑦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强调学生发展的潜能。
3.考点细数:识记类单选题,“代表人物-观点”对应清晰。
口诀五: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发论与外铄论代表人物
1.口诀:
①内发论:董孟的四个儿子
②外铄论:墨子寻找落花生
2.具体知识点:
①内发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董仲舒、孟子、弗洛伊德、格赛尔、威尔逊、霍尔、高尔登
②外铄论主要代表人物有墨子、荀子、洛克、华生。
3.考点细数:识记类单选题备考,“人物-主要观点-理论学说”对应记忆。
口诀六: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
1.口诀:
①个人本位论:卢福帕爱三斯
②社会本位论:撕图图的耳朵
2.具体知识点:
①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发展和价值的实现,培养自然人,其代表人物有卢梭、福禄贝尔、帕克、爱伦凯、罗杰斯、马斯洛、裴斯泰洛奇
②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培养公民,其代表人物有斯宾塞、凯兴斯泰纳、柏拉图、涂尔干、孔德、那都尔普和赫尔巴特。
3.考点细数:识记类单选题备考。
口诀七:旧中国的学制
1.口诀:
壬颁布、癸实施、资本丑男女、长期戌美国
2.具体知识点:
壬寅学制是第一部颁布的现代学制,但只颁布没有实施;癸卯学制是第一部实施的现代学制,承袭了日本的学制,规定男女不许同校;壬子癸丑学制是第一部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可以同校;壬戌学制承袭了美国的学制,是旧中国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学制。
3.考点细数:识记类单选题
口诀八:教学原则
1.口诀:
冯巩找阴凉、寻思理直发
2.具体知识点:
中小学常用的八个基本教学原则(按口诀顺序):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
3.考点细数:识记类单选题及案例分析题。主要考查教学原则的概念理解,及通过案例描述找出案例中体现了哪些教学原则。
十、中国教育三杰?
黄炎培非常重视教育,他从事过教育工作。对于侯葆三、杨白民、蔡蔚挺三人,黄炎培称他们为“教育三杰”。
侯葆三
侯葆三名鸿鉴,1872 年生,江苏无锡人,教育家。1905年,他出资兴办竞志女学。竞志女学以“勤、肃、朴、洁”和“真、实、劳、苦”作为竞志的校训,是我国近代创办较早的女校之一。日军侵占无锡后,竞志女子中学(由竞志女学改名)迁往上海租界内复课。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迁回无锡,侯葆三以73岁高龄继任校长。1949年后,他仍任竞志校务委员会主任、名誉校长。1961年去世,享年89岁。侯葆三毕生致力于教育,几乎倾尽所有来办学,前后一共创建七所学校,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竞志女学。
杨白民
杨白民名士照,1874年生,上海松江人,近代艺术教育家。杨白民很早就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认为中国近代之所以衰败,就是因为教育落后。他二十岁时任上海圣约翰书院教务,1902年,他自费赴日本考察教育,尤其注意考察日本的女子教育。次年,他回到上海,拿出自己家里部分房子当作校舍,自任校长,就是后来颇有名气的城东女学。杨白民主持城东女学期间,向女学生提出“莫耻以倚人以生”“惟学然后能自立”,提倡男女平等,鼓励女子走上社会。1924年去世,享年50岁。
蔡蔚挺
蔡蔚挺名敬襄,1877年生,江西新建人,教育家、收藏家。他生于书香门第,毕业于上海龙门师范学校。1910年,蔡蔚挺接手义务女校学监。自创办至抗日战争前,义务女校造就人才二千余人,学生遍布江西省内外。同时,他兴办蔚挺图书馆,将毕生所收藏的图书、文物分别捐赠给江西省图书馆和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1952年去世,享年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