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常规风险管理的方式有?

65 2025-01-06 03:14 回车巷人才网

一、常规风险管理的方式有?

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控制方法,另一类是财务处理方法。

(1)控制方法包括:

a.风险避免:即放弃和不进行可能带来损失的活动和工作。

b.风险防止:即采取预防和抑制等手段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或降低损失的严重性。

c.风险分离:即将面临损失的风险单位进行分离。

d.风险分散:指根据风险因素间的以及风险因素与其他因素间的负相关关系进行资产的有效组合,使企业的风险减至最小。

(2)财务处理方法包括:

a.风险自留:即经济单位自行承担部分和全部风险。

b.风险转移:指经济单位将自己的风险转移给他人,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两种方式。

二、企业经营风险有哪些?如何规避经营风险?

企业风险一般可以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商业风险和运营风险等,如图18-2所示:

于2017年9月6日,COSO发布了新版(2017版)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企业风险管理----与战略和业绩的整合》, 为如何管理和规避企业风险提供了标准指南。 新框架主要内容包括五大要素,像COSO内部控制新框架一样应用了要素和原则的编写结构。新框架为五大要素的每个要素罗列了相关原则,总共20项,如图18-6所示。

三、沥青企业经营风险?

尽管2009年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推动下,沥青市场需求活跃,价格相对08年也有大幅回落,并且09年一季度以来,招投标的工程层出不穷,多数项目的沥青用量都在2万吨以上,但由于冬储行情火爆,导致沥青价格短期内迅速攀升,价格泡沫积聚,扎堆低价中标操作风险依然较大。

  自08年末以来,国内招投标工程屡见不鲜,部分标书出现了低价抢标的现象。据了解,08年底招投标的部分标段,低价投标的现象较为显著。例如12月29日开标的内蒙古203线乌零一级公路24200吨的重交沥青招标中,大部分参与投标的企业都投出了2500-2700元/吨左右的送到价格,而供货期从2009年初开始,起码在4个月左右。

  另外,今年年初华东和西南两个招标项目,企业的进口沥青中标价均在3200-3400左右,但目前进口沥青的到岸成本在3100左右,加上运费,中标企业利润空间非常小,加之进口沥青资源短期看紧,如果价格继续上涨,中标企业还可能要面临亏损。

  从今年2月份开始,国内沥青冬储行情异常火爆,沥青价格短期内大幅飙升。根据估价显示,08年12月底东北的重交沥青主流成交价在2350-2450元/吨左右,截至4月10日,东北的重交沥青主流成交价上涨至3100-3200元/吨,3个月的时间上涨了750元/吨,是国内沥青价格涨幅最大的地区之一。

  12月底确定中标企业的内蒙古203线乌零一级公路,就于4月7日宣布重新招标,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前期的中标价格太低,以目前的沥青价格上涨幅度,中标企业或已发生亏损,无法继续供应沥青。12月底该项目的中标价格为2550元/吨,而目前东北重交沥青的平均成交价已达到3150元/吨左右,以估价来计算,从12月底开始,平均每个月上涨250元/吨。即使中标企业有部分前期的备货支撑,但2.4万吨左右的数量并不可能在两个月内采购完毕,中标企业面临亏损只是时间问题。

  总而言之,尽管今年的沥青价格相比08年水平大减,需求也在国家政策等因素的推动下看好,但市场上不可控因素较多,加之今年冬储行情火爆,价格和需求都有所透支,对旺季的沥青市场或将有所影响,因此,若市场玩家一味希望在招投标的项目中扎堆低价,以增加胜出机率,将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建议玩家与业主商量以适宜的浮动价格招投标,或在投标价格的制定中,理性分析未来市场趋势,以相对合理的价格参与良性竞争。

四、风险管理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企业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决策错误的几率、避免损失的可能、相对提高企业本身的附加价值。能够有效地对各种风险进行管理:

1、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

2、有利于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3、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活动目标,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风险管理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与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收获最大的安全保障。

五、企业经营有哪些风险红线或者雷区?

企业经营有哪些风险红线或者雷区,这个是一个好问题,企业经营最担心的还是业务谈判过程中的细节没有很好的详细的体现在合同中,以及业务合作以后,合同履约过程中有风险点不能把控,没人提醒,注意事项全部都不清晰,最终导致诉讼,惩罚,甚至违约赔偿等问题。

简单介绍一下,企业风险当中会遇到的问题:

1,企业经营,遇到合同不规范,不同业务对应的不同需求,应该如何快速解决合同样本?

2,何快速精准定位合同存在的风险?如何利用大数据规避别人曾经出现过的风险?如何根据不同的合同立场最高效、最低成本审查合同?

3,如何有效管理企业的公章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风险?如何降低企业合同的签署成本?如何提高企业签订合同的效率?

4,企业的业务谈判过程中,担心合作伙伴的历史经营数据有风险?怕遇到老赖怎么办?

5, 企业签订合同后是否处于无人监管状态?如何通过智能化贴心提醒合同履约节点?如何有效防止业务人员不细心、业务人员更迭而产生的合同到期而无人续约的状态?如果实现合同履约与证据进行关联从而真正保障企业的权利?

以上这些问题,小包公企业合规大师都能轻松解决!

因此推荐你使用,小包公企业合规大师

市场上普遍的在线合同管理系统,基本都具备的功能:

1,全程在线管理电子合同,这样就省去了线下打印、快递、归档、查询等流程。

2,电子合同省去了纸质合同在管理、快递中的时间和人力物力的成本。

3,支持Word、PDF、图片多种格式,上传之后可直接签署。

4,提供全行业合同模板,可以作为参考。

5,合同分类管理,查询方便,省去存储和保养的繁琐步骤和人力成本。

那为什么小包公企业合规大师可以在众多的合同管理系统当中可以脱颖而出?

成为5000+企业的选择呢?

主要原因来自于小包公企业合规大师的核心竞争力:

1,合同在企业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当发现合同不规范怎么办?

不同业务对应的不同需求,合同应该怎样才能更合理?

应该如何快速解决合同样本的问题?

小包公智能合同库

聚合20+万份合同,覆盖全行业的智能合同库。

专业系统分析,形成规范合同文本。

支持多维度检索,筛选精准合同。

支持合同标题,合同主题,标的,行业搜索。

海量的模板库,规范且无风险

经过律师审查,节省审查成本

行业丰富可选,标的标题搜索

2,企业的合同在审查当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如何快速精准定位合同存在的风险?

如何利用大数据规避别人曾经出现过的风险?

如何根据不同的合同立场最高效、最低成本审查合同?

企业合规大师用科技解决审查难题

合同一键AI审查,高低风险智能提示

模拟律师思维审查,提供专业审查意见

自由切换甲乙立场,节省法务相关费用

根据当地法律数据,提出更优修改意见

智能合同工具辅助提升效率

合同一键排版功能,一键生成规范的合同文本。

合同一键比对功能,支持本地上传文件,

提供Word,PDF格式以及ORC识别,能有效防止合同被篡改,确保安全签署。

3,企业的合同在审查当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合作对象现阶段或历史经营中是否存在经营风险?

合作对象是否存有诉讼历史?是否有其他负面过往?

合作对象在面对诉讼时,整体的历史表现是怎样的?

合规大师司法尽调实时帮助企业防控风险!

搜索企业名称获取司法信息,建立司法大数据图谱。

通过对通过案件量,案件金额,诉讼风险,审理过程及结果,律师律所统计等五大维度深度剖析交易对手涉诉情况,帮助企业有效规避风险。

可视化表格呈现,多维度筛选查看。

实时动态更新合作对象主体风险信息,帮助企业提前甄别风险。

4,企业合同管理都会遇到什么问题?

如何有效管理企业的公章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风险?

如何降低企业合同的签署成本?

如何提高企业签订合同的效率?

小包公企业合规大师合同电子签署安全、高效又便捷。

一次认证,终身可用。开通电子签证可避免纸质合同公章的错盖,误盖,乱盖等问题。

电子合同与纸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防止伪造或丢失,

在线签署电子合同,一键确认,立即生效,大幅提升业绩时效。

5,企业在业务合作以后,在履约当中会遇到什么问题?

企业签订合同后是否处于无人监管状态?

如何通过智能化贴心提醒合同履约节点?

如何有效防止业务人员不细心、业务人员更迭而产生的合同到期而无人续约的状态?

如果实现合同履约与证据进行关联从而真正保障企业的权利?

企业合规大师智能履约,24H企业风控官

对每一份合同进行智能化、模块化进行抽取关键信息,形成履约计划表。

智能分析合同中各方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履约时间,履约金额、合同到期智能提醒违约情形并提供依据。

智能关联履约记录和证据,为企业的合规、高效发展提供最完整的规范化、专业化、一体化保障。

小包公企业合规大师,是企业24小时的贴心智能高管!

企业咨询V_:xbghgds

合同审查管理_合同起草要点_小包公企业合规大师|24h智能合同风控官

六、如何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企业风险存在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中,任何一环的疏忽和纰漏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危害,规避风险,防患于未然成为当今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那么企业应当如何控制经营风险呢?

如何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1/3 分步阅读

首先,企业必须全面分析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对风险进行评估容忍度的确认,建立规范的风险监控体系。

  

2/3

在风险管理框架中,由于要针对不同的目标分析其相应的风险,因此目标的制定自然就成为风险管理流程的首要步骤,并将其确认为风险管理框架的一部分。按照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的理论,企业应当在以下8个领域确定目标:即市场营销、创新、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实物资源、生产力、社会责任、利润需求等。

  

3/3

企业的目标是由相应的机构和部门去实现的,这些部门也就成为风险监控体系的组成部分。在企业目标与相应目标的风险确认后,定期地进行风险测评成为风险监控的重要过程。风险的测评,不仅要有测评结论,还必须对今后的控制提出前瞻性提示和防范措施。

从制度上控制和规范风险的发生

1/7

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从制度上控制和规范风险的发生。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就是建立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内控,就是要通过制订流程、执行流程、监控流程,来控制“不同人的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保证风险可知、可控、可承受。目前,国内有众多的公司在美国上市,根据2002年7月30日美国国会通过的萨班斯法案,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成为在美上市的必备条件。

2/7

五点原则是必须遵守的:

  1.相互牵制原则。企业每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在横向关系上,至少由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办理以使该部门或人员的工作受另一个部门或人员的监督;在纵向关系上,至少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或环节,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对授权、执行、记录、保管、核对等不兼容职务要相互分离控制。

3/7

2.协调配合原则。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各项业务程序和办理手续需要紧密衔接,以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协调配合原则是相互牵制原则的深化和补充。贯彻这一原则,尤其要避免只管牵制错弊而不顾办事效率的机械做法,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从而在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完成经营任务。

4/7

3.程序定位原则。企业应该按照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功能将其经营管理活动划分为若干个具体工作岗位,并根据岗位性质相应地赋予职责权限,规定操作规程,明确检查标准,责、权、利统一。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以此定出奖罚制度,增加每个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

5/7

4.成本效益原则。实行内部控制的成本要低于由此产生的收益,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6/7

5.层次效益原则。正确处理企业内部控制层次与工作效率的关系,防止以增加层次的“人海战术”来获得较好内控效果的现象。以高效、有用为出发点,合理设置内控层次(或人员),明确各个层次的职责权限,强化各相应层次的责任心,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用性和效率性。

7/7

国内各公司正竞相推广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构成公司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中包含内部控制,对管理层来说是一个丰富的概念集合和管理工具。以往我们许多企业经营风险的发生并非是没有制度,而是企业经营者违规操作。所以内控制度还必须规范这种违规操作的行为,从根本上实现内部控制的管理作用。

建立风险应急机制

1/2

一旦风险发生,应采取最有力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内,减少损失,保证企业的根本利益。

2/2

这种现象的发生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但又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在前两个方面的努力是为了控制风险的发生,但如果出现控制的失败,风险就必然会发生,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有相应的应急措施,将风险重新加以控制,其结果是要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的范围,保证企业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害。

注意事项

在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中,企业的领导者处于风险控制的核心,企业领导的风险意识、自觉遵守内控制度的决心和行为影响着企业风险控制的成败

七、如何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企业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企业经营风险通常主要包括以下五

1,政策风险:是指国家政策的变化对行业、产品的影响(宏观经济调控及产业政策导向)

2,市场风险:是指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是否适销对路,有无市场竞争力(技术、质量、服务、销售渠道及方式等) 3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资金周转困难、甚至破产倒闭(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应收应付款及现金流问题等) 4,法律风险:是因签定合同不慎,陷入合同陷阱,造成企业严重经济损失(违约、欺诈、知识产权侵害) 5,团队风险:是指核心团队问题及员工冲突、流失和知识管理等。 建议: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切实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经营风险。 1,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尤其重要的是建立合同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2,加强客户的信用管理。主要是建立客户档案,了解客户的资信情况。 3,认真签定、审查企业对外签订的各类合同,加强对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控制和监督 。 三、回避企业经营风险的基本方法 企业经营是有风险的,但风险与机会是并存的。风险越大,可能机会越多,正因为如此,许多的领导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一个好的理智领导不应该回避风险,但应当在经营活动中做到尽可能降低风险和积极预防风险。 1、学会分析风险 2、善于评估风险 要通过分析预测风险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例如,投资一旦失误,可能造成多大损失?筹资款万一到期无法挽回,可能造成多大经济损失?货款一旦无法收回以及库存积压,对流动资本周转将产生多少影响?资金周转(现金流)出现不良循环对正常的经营活动可能造成危害和预期后果等。 3、积极预防风险 风险的防范,要采取积极对策,例如,对投资方案进行客观评估、对市场进行周到细致的调查、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确保流动资本的良性循环、掌握科学的决策程序和方法。 一旦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要从整个系统着眼。采取补救措施,限制负面影响的扩散。 4、规避和转嫁风险 风险是不可避免的,风险也是可以转嫁的。

八、企业经营的环境风险分析与对策?

经营环境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一、法律法规环境

1.法律法规的变化

分析:主要是对法律法规更新信息了解不够及时、准确,有些法律法规根本没去关注和收集,导致公司管理相关工作可能不符合其要求。

应对:主要职能部门按照要求每年进行一次识别、收集、评审,更新法律法规,重要条款进行培训或纳入制度中。

2.国标/行标的变化

分析:公司现有的架构、规定、制度,是否符合当下行业标准要求?

应对:相关职能部门(主要是技术质量部门)每年可对相关文件及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次更新,并组织全员培训,同时可以借助第三方审核或检查的指导意见进行逐步完善。

二、市场竞争环境

1.市场占有率,客户增长趋势 分析:目前在主要市场占有率,但竞争对手正在模仿的发展方式,有些相较于有一定优势,影响市场的份额。

应对:依托产品优势,了解顾客需求,强力开拓市场,建立稳健的销售渠道,加强和相关方的战略合作关系,提高公司产品在市场中的综合影响力

2.市场稳定性

分析:企业的不断兴起创建,导致市场竞争加剧,进行市场规划和合作难度加大。

应对:市场形势竞争严峻且不稳定,同时也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部署,开发新产品和高难度产品,稳定老客户同时加大新客户开发力度,根据市场形势及时调整调控线路产品等,提升竞争力,积极拓展省外市场和国外市场。 3.竞争对手区域

分析:竞争对手在区域位置等方面的优势导致对我们的省外市场存在一定不利影响;产品的价格风险受客户需求、市场变化的影响。

应对:通过调整营销策略,继续推进新颖高难线路产品开发,同时促进公司内部的管理水平,保持优势领先,提供市场竞争力;及时获得竞争对手相关产品及市场策略,包括对竞争对手未来目标的分析、现行战略分析、竞争实力分析、市场占有率分析、创新能力分析等;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判断和整理工作,密切关注市场变化的动态,准确把握市场走向,及时调整线路产品价格,以体现灵活的市场适应性,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4.价格风险

分析:市场价格的透明化甚至公开化,导致产品在议价能力上处于被动。

应对:需要从多方面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特别在产品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上树立优势,弥补价格上的劣势。质量上要更高要求地做到精益求精,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加强企业间联合,建立上下游企业合作联盟,延伸加工链,在协作上和规模上创造价格优势。

三、相关方要求

1.客户的需求

分析:客户对产品质量标准提高,以及对服务期望值的提升,给公司各项管理提出新要求。 应对:加强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采纳客户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不断提升软件、硬件措施;销售部加大与合作客户的沟通,及时处理客户的需求和意见;开拓市场,选择潜力客户,同时推行精细化管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2.政府机构的监管力度

分析:政府部门对企业环保、安全和产品监管力度加大,公司如执行不规范,可能存在被查处的风险。

应对:公司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政府规定、公司规则制定开展相关工作;管理部等职能部门加大公司内部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 四、内部环境

1.绩效考核

分析:不科学的绩效管理可能造成员工抱怨和优秀人才流失。 应对:制定客观明确的考核标准和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使员工能够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开展竞争,提高部门绩效,提高企业竞争力;选择合适的考核人员,对其进行全面的培训。

2.知识管理

分析:学习资料部分分散在各部门的电脑中,没有形成系统性管理,缺乏共享。

应对:建立统一的知识分类体系,统一到公司OA系统集中存档和查阅;每年进行一次对企业先进的管理体系经验、工作不足等知识进行培训。

3.技术、产品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分析:企业的长足发展不仅需要有强大的资金支持,还必须有不断创新的技术和产品。否则会被导致市场占有率下降和产品利润下滑。

应对:公司必须根据市场变化,坚持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加强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加大科研投入,并且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来不断提升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

4.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与规避

分析: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是公司能长期保持技术优势的保证。目前业内的人才竞争日益激烈,能否维持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并不断吸引优秀技术人员加盟,关系到企业能否继续保持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优势和未来的行业竞争力。 应对:公司不仅要提高技术人员薪酬和奖励并且还要为其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研究将核心技术人员吸收为公司股东,实现了利益共享,并要为技术人员提供出去学习的机会,将知识融合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

5.债务管控

分析:盲目扩大经营规模、增加建设项目或向银行借贷,最终导致企业资不抵债,陷入困境,损害股东的利益。

应对:严格管理控制公司资产和负债,动态控制好负债比率,保持一个合理范围。

九、企业经营的风险有哪些—史上最全?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每时每刻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企业经营的成果,作为企业运营管理的团队,我们不得不考虑自己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都面临着哪些风险,这些风险都来自于什么地方?我们企业的各个部门都存在着哪些经营风险?我收集整理的:在当前经营环境下,企业都会面临的一些风险,在此,我将我自己整理的一些成果分享给各位,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能够指导大家防范企业经营的风险,使我们的企业经营等更加顺畅。

战略风险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战略风险主要有:战略管理风险(包括:战略规划风险、战略实施风险、战略调整风险)、宏观经济风险、产业结构风险、公司治理风险、社会责任风险、政治风险(国别风险)、国际化经营风险(海外市场开拓风险、国际工程承包风险、国际贸易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决策风险、投资实施风险、投资中止退出风险)、并购重组风险(估值与定价风险、尽职调查风险、执行与整合风险)、政策风险、集团管控风险(子分公司管控风险)、组织机构风险(机构设置调整风险)、企业文化风险(道德风险、廉政风险、企业文化建设风险)、公共关系风险(媒体关系风险、危机沟通风险、社会舆情风险、政府关系风险)、业务合作风险(业务合作伙伴关系风险、业务合作伙伴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企业在市场方面面临的风险有:竞争风险、客户风险(客户信用风险、客户关系维护风险、客户商业模式风险)、市场开发风险、价格风险、品牌与声誉风险(品牌推广与维护风险、企业声誉风险)、证券市场风险(信息纰漏风险)、汇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等,市场风险的评估难度相对较大,同企业经营的整个宏观、微观环境有紧密的关系,在企业进行市场开拓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需要提防传统竞争对手,更需要注意潜在以及跨界竞争,在当前的经营过程中,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冲击力非常大,因此,我们需要时刻关注企业的竞争对手的来源,时刻提高警戒。

财务风险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需要同证券机构、供货商、客户、银行等各方保持密切的沟通协作关系,财务风险的防控需要企业的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在此,我将我本人的一些收集整理分享如下;财务风险包括:现金流风险(融资风险、资金短缺风险、债务风险、应收/预付账款风险)、资金管理风险(资金使用风险、资金安全风险)、预算管理风险(预算编制风险、预算执行风险、预算考核风险)、会计与报告风险(会计核算风险、财务报告风险)、成本费用风险、担保风险、税务管理风险(税务筹划风险、税务操作风险、税金缴纳风险)、关联交易风险、资本运作风险(融资风险)。

人力资源风险

在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于人力资源的竞争,如何降低关键核心岗位人才的流失,并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企业如何吸引有能力、有理想、有激情的年轻人的加入?在此,我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人力资源风险罗列如下:

人力资源规划风险、招聘与留任风险、人员配置风险、关键人才流失风险、培训与发展风险、绩效考核风险、薪酬与福利风险、劳动关系管理风险、用工风险、雇主责任风险、员工职业健康风险。

法律风险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与企业密切相关的法律:《公司法》、《刑法》、《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等,因此,在企业运用过程中面临这法律风险包括:

合同管理风险、法律纠纷风险、合规风险、知识产权风险、重大决策法律风险等。

其他风险

健康安全环保风险(安全生产风险、职业健康风险、环境保护风险、节能减排风险)、研发风险、技术风险(技术变革风险、技术停滞落后风险、技术引进风险、技术应用风险、技术创新风险、商业秘密管理风险(商业秘密泄露风险、侵犯商业秘密风险)、新兴业务拓展风险、稳定风险、保密风险、采购风险、存货风险、物流管理风险、国际货物运输风险、生产管理风险等。

十、安全风险评估考虑的因素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应考虑:常规和非常规活动;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为因素;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 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对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运行程序和工作 组织的设计,包括它们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