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我国如何发展义务教育?

99 2024-10-17 11:51 回车巷人才网

一、我国如何发展义务教育?

一是“提质量”。在人人都有学上之后,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缩差距”。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上升为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尽快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制度,促进老少边穷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很多地方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成都积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广东省开展“千校扶千校”活动,组织发达地区10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收到良好效果。

三是“重配置”。合理配置资源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陕西吴起县投入5亿多元统一全县建校标准,实现了办学条件均等化;安徽铜陵市鼓励教师跨校兼课、兼职,促进了高水平教师资源共享。要从硬件、软件等各方面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取消设置重点校和重点班,统一学校公用经费和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实行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加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四是“建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要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形成城乡和地区义务教育共同发展机制。认真总结一些地方探索的学区管理、集团化办学、农村九年一贯制、示范性高中和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等做法和经验,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强化督导评估,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和激励机制。

还应注意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搞平均主义,更不是一个模式办学,千篇一律、千校一面。在大力扶助薄弱学校的同时,要鼓励优质学校继续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二、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概况?

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如何推动我国服务业开放发展?

一是创造有利于服务业开放的体制机制环境。与制造业开放相比,服务业开放对制度环境要求更高,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硬骨头”。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扩大服务业开放的重大文件和举措。外商投资法及实施细则已正式落地;对银行、证券、期货和基金管理等领域的外资持股限制已经取消,降低了资产规模、经营年限等股东资质方面限制;在今年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中,金融业准入的负面清单已经正式清零。

二是持续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工作。2016年2月在15个省市启动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2018年6月试点进入深化阶段,6项开放举措基本落地,同步推进了3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与自贸试验区、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协同发展,助力服务业创新开放。

三是大力开拓服务贸易国际市场。拓宽国际合作领域,继续推动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目前我国已经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服务贸易往来,与14个国家建立了服务贸易双边合作机制。我国还分别与中东欧国家和金砖国家签订了服务贸易合作倡议和路线图。2018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服务进出口额达到了1217亿美元,占我国服务贸易总额的15.4%。

四、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出现的教育机构?

1、新东方

首先要注意的是,年初,新东方的名字变得特别响亮,尤其是他们的英语,更是举世闻名,很多家长送孩子到这个机构学习英语,在这个教育机构里,我国十所教育机构中的第一所肯定毫无疑问。

2、好未来

第二个是一个美好的未来,主要针对中小学生,他们可以说是我国最有名的,它也是美国注册的十所教育机构中的第一所。

五、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的期望?

我国家庭教育发展仍处于摸索阶段,目前的家庭教育大部分依赖于学校教育为主,还没有实现家庭第一教育地位,家庭教育对孩子发展非常重要,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希望我国家庭教育能够实现第一课教育地位,我同时可以担负终身教育,这是家庭教育区别学校的地方

六、分析我国云教育的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是中国教育发展最快的领域,无论是招生数量、入学率、教师数量、学校数量都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

中等(高中、初中)和初等教育,受出生人口的影响,招生数量、学校数量都有所下降。高中的升学率和教师数量都保持增长。而9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已经超过90%,教师数量增长相对缓慢。

随着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提升,高等学历人口占6岁以上人口比例逐渐增长,15岁以上文盲率已经下降到5%以下。

七、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阶段?

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阶段是九年义务教育,这跟我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有一定的联系,目前我国正在往高质量方向发展,将来要普及十二年的义务教育,教育为国家输送人才,人才就是资源,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后备力量,顶梁柱

八、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历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建设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小学数学课程体系选择期(1949—1957年)。

1949—1952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课程改革,在改造旧教育的基础上统一新课程。为了统一新课程,制订了《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此后又相继颁布了《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小学珠算教学大纲(草案)》三部大纲。这三部大纲虽然都对苏联的大纲有所模仿,但课程目标不断得到明确,例如明确提出通过关注口算、笔算间的联系以及口诀教学等,提高对口算和应用题的重视程度。

第二个阶段是小学数学课程体系探索期(1958—1965年)。

苏联的学制和我国有差异,全盘模仿和学习苏联,带来一系列问题。“将中学课程下移到小学”作为改善课程质量的路径在1958年提出,例如将部分中学课程中的算术内容下移到小学,以满足部分学生不继续升学、小学毕业后直接就业的要求。这一路径有效解决了教学质量问题,但由于一些政治因素的影响,这次课程改革犯了急躁冒进的毛病。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降低了课程改革的时速。

第三个阶段是小学数学课程体系形成期(1966—1986年)。

这一时期教育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风向标并注重在课程内容中渗透现代数学思想,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被“文革”破坏的课程。学制、课程名称和课程目标在《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得到了调整,正式以五年作为标准学制,正式以“小学数学”作为课程名称。

第四个阶段是小学数学课程体系完善期(1987—2019年)。

其中,从1987年到2001年为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初中)课程改革期,主要制订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大纲(试用版)》和在试用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这两部大纲在课程目标方面都强调对基础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2001年开始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于新课改期间颁布,2011年又进一步进行了修订。《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发布使小学数学课改迈入深化阶段,课程目标逐步深化到学科核心素养,自此我国小学数学课程体系基本完善。

九、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校,一直以来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实现知识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教育是百年大计,是一个国家复兴和富强的根本。

     建国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的“高级建设人才”,为我国各行业、领域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发展、不断的引进学习与交流合作,并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和扩大招生规模,中国高等教育驶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为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支持。在国际上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声誉与积极的影响。

十、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历程对现今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何启示?

南国农先生坚持倡导的"电化教育—信息化教育"研究体系继承了凸显中国特色的"化"字所蕴含的深刻思想;结合我国学者的集体研究成果,能够揭示技术与教育关系的"化"字诀可以抽象概括为技术化教育和教育的技术化,并发展出技术教育化和教育化技术,它们共同组成了构建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完整逻辑结构。

而南国农先生提出的(关于现代教育媒体和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电化教育经典定义以及信息化教育的基本内涵所揭示的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过程)和信息化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为一体的结果)的关系,则是他的一种创新或发现,即"合"字律。

"合"是"化"的条件,"化"是"合"的结果 ;"化"字诀揭示了教育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合"字律揭示出教育技术怎样朝这个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