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增值税在利润表报表哪里体现?

146 2023-12-27 00:09 admin

一、增值税在利润表报表哪里体现?

1.由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不计入损益,所以与利润表没有直接关系。

2.涉及增值税的科目有,在应交税金下设三个二级科目(即:应交增值税、增值税检查调整、未交增值税),二级科目应交增值税下设7个三级科目(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已交税金、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3.增值税在会计科目中是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来反映的,他属于负债科目,所以只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而与利润表无关。

二、会计利润表为什么不反映应交的增值税?

1、增值税属于价外税,进货和销售的税额不在存货或收入中反映,不体现在成本和收入中,与利润无关。所以不在利润表里反映。 2、资产负债表是根据总账会计科目月末余额分析编制的。增值税是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的。因此,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税金”项目,应该根据“应交税金”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如“应交税金”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以“-”号填列。

三、利润表会计报表种类?

利润表有两种常见格式:单步式和多步式。

四、合并利润表会计分录?

1、做调整分录

将子公司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即按照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调整购买日子公司的账面价值。

借:存货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贷:资本公积(告诉什么项目在购买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等,就调整哪些项目,差额倒挤到资本公积)

然后调整递延所得税和资本公积: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本公积(差额倒挤)

调整相关资产的折旧和摊销:

借:管理费用

贷: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所得税费用(上述调整的管理费用金额×所得税率)

2、将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

先将子公司实现净利润按照上述调整分录影响的损益调整为以母公司视角的净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上述调整后的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

贷:投资收益

借:投资收益(子公司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母公司持股比例)

贷: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其他综合收益变动金额×母公司持股比例)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子公司其他权益变动中母公司享有的份额)

3、将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消

借:股本/实收资本(子公司年末数)

资本公积(子公司年初数+本年发生数+上述调整分录中的借贷方代数和)

盈余公积(子公司年初数+本年提取数)

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年初数+调整后净利润-提取盈余公积数-分配现金股利数)

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期初数+本期发生数)

商誉(倒挤,也可以用合并成本减掉购买日享有的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来验算)

贷:长期股权投资(经过上述调整后的最终的长期股权投资金额)

少数股东权益(借方除商誉外的所有金额×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4、将母子公司利润分配过程抵消

借:投资收益(调整后的净利润×母公司持股比例)

少数股东损益(调整后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未分配利润——年初(子公司未分配利润期初数)

贷:提取盈余公积(本年提取数)

向所有者(或股东)分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总额)

未分配利润——年末(倒挤,可以和步骤三的演算是否一致)

5、抵消本期内部交易中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

(1)针对内部购销存货:

借:营业收入(全部存货交易金额,不含增值税)

贷:营业成本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期末未对外销售部分中包含内部销售毛利)

即对内部销售利润形成的存货成本计提的跌价准备。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上述抵消分录中存货的贷方金额×所得税率)

借:少数股东权益(上述抵消分录中涉及的损益金额×(1-所得税率)×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贷:少数股东损益

连续抵消时,只需将商誉利润表项目换为“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

(2)针对内部交易固定资产抵消:

A.内部销售方为存货,购入方确认为固定资产

A、将与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消

借:营业收入【内部销售企业的不含税收入】

贷:营业成本【内部销售企业的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内部购进企业多计的原价】

同时逆流交易情况下,在固定资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扣除所得税影响)中,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分摊金额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的抵销分录如下:

借:少数股东权益

贷:少数股东损益

B、将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予以抵消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

同时逆流交易情况下,在固定资产折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扣除所得税影响)中,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分摊金额在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的抵销分录如下:

借:少数股东损益

贷:少数股东权益

C、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五、会计利润表利息收入公式?

1、利润表中一般不单独体现利息收入。

2、利润表中的利息收入,以负数反映"财务费用"项目里.利息收入是财务费用的建项。

3、当利息收入小于财务费用的支出项时,利润表里的财务费用是正数;当利息收入大于财务费用的支出项时,则填写:"负数"了。

4、如果是财务软件记账.利息收入应该在记账时,应该以负数或红数计入财务费用的借方.否则系统出的利润表会发生错误。

通过利润表怎么计算息税前利润和利息

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是指扣除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它有两种计算方法:

a、直接计算法

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和管理费用-折旧与摊销+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b、调整法

息税前利润=净利润+财务费用+所得税=利润总额+财务费用

六、编制利润表所依据的会计等式?

会计利润表的计算公式:

1、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4、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5、如果以上有亏损的为“-”。

净利润=总账的本年利润

累计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的未分配利润数。

6、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7、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8、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 净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七、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不是反映某一特定日期,而是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

利润表是一段时间内公司经营业绩的财务记录,反映了这段时间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经营费用及税收状况,报表结果为公司实现的利润或形成的亏损。

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间(如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的情况,所以,又被称为动态报表,指的某一特定日期的报表是指的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又称静态报表。

因此,一般在描述财务报表时会说2018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利润表。

扩展资料:

利润表编制的原理是:"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平衡公式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

在生产经营中企业不断地发生各种费用支出,同时取得各种收入,收入减去费用,剩余的部分就是企业的盈利。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相关费用的对比情况就是企业的经营成果。

通常,利润表主要反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构成主营业务利润的各项要素。从主营业务收入出发,减去为取得主营业务收入而发生的相关费用、税金后得出主营业务利润。

(2)构成营业利润的各项要素。营业利润在主营业务利润的基础上,加其他业务利润,减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后得出。

(3)构成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的各项要素。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减)投资收益(损失)、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后得出。

(4)构成净利润(或净亏损)的各项要素。净利润(或净亏损)在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的基础上,减去本期计入损益的所得税费用后得出。

参考资料:

八、会计利润表一览表?

一.利润表的概念和结构

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

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格式,主要编制步骤和内容如下:

第一步,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计算出营业利润;

第二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第三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或亏损).

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已公开交易的企业,以及正处于公开发行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过程中的企业,还应当在利润表列示每股收益信息.

二、项目

1、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投资净收益

2、营业利润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3、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

4、净利润

九、利润表会计准则两个原则?

从利润表看,涉及会计准则的两个最重要的原则是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决定收入和费用归属期。即在收入和费用实际发生时进行确认,不必等到实际收到现金或支付现金时才确认。如本月销售商品一批,收入20000元(不含增值税),款已存入银行;同样的一笔销售业务,但销售取得的收入尚未收到。以上两笔销售业务,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归属期,均属于本期收入,共计实现收入40000元。如果等到实际收到现金才确认收入,则两笔销售业务只能确认收入20000元。

配比原则是指将收入与对应费用、成本进行对比,以确定损益。仍以上述两笔销售业务为例,按照配比原则,当确认两笔销售业务均为本期的销售收入时,必须与这两笔销售商品的成本相配比,计算出当期损益。

在会计核算上,确认收入与费用归属期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在反映特定时期的经营成果时,采用配比原则。

十、会计电算化利润表计算公式?

会计利润表的计算公式:

1、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4、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5、如果以上有亏损的为“-”。

净利润=总账的本年利润

累计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的未分配利润数。

6、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7、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8、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 净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1、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如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它全面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实现的各种收入、发生的各种费用、成本或支出,以及企业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情况。

2、利润表或称购销损益帐,为会计重要财务报表之一(其余为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间的情况,所以,又称为动态报表。利润表主要计算及显示公司的盈利状况。合伙经营和有限公司的利润表中会在计算公司净盈利后加入分配帐,以显示公司如何分发盈利。

3、利润表一般有表首、正表两部分。其中表首说明报表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报表编号、货币名称、计量单位等;正表是利润表的主体,反映形成经营成果的各个项目和计算过程,所以,曾经将这张表称为损益计算书。

4、 利润表正表的格式一份有两种:单步式利润表和多步式利润表。

(1)单步式利润表是将当期所有的收入列在一起然后将所有的费用列在一起两者相减得出当期净损益。

(2) 多步式利润表是通过对当期的收入、费用、支出项目按性质加以归类,按利润形成的主要环节列示一些中间性利润指标,如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分步计算当期净损益。

5. 利润表是根据“收入—费用=利润”的基本关系来编制的,其具体内容取决于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及其内容,利润表项目是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内容的具体体现。从反映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角度看,它是一种反映企业经营资金动态表现的报表,主要提供有关企业经营成果方面的信息,属于动态会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