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法律渊源包括哪些?

52 2023-12-21 17:19 admin

一、法律渊源包括哪些?

法律渊源(法律形式):指那些来源不同(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立法机关制定与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

分类

(1)根据法的渊源的载体形式:

成文法渊源:表现为文字形式的制定法等。

不成文法渊源:不表现为文字形式的。

(2)从法的渊源与法规范关系的角度:

直接渊源:制定法等与法规范、法条文直接相关的渊源。

间接渊源:学说等与法规范、法条文间接相关的渊源。

(3)根据是否经过国家制定程序:

制定法渊源。

非制定法渊源。

(4)根据法的渊源的相对地位:

主要渊源。

次要渊源。

(5)根据是否表现于国家制定的法律文件中的明确条文形式(实践中,法的渊源最主要的分类)

正式渊源:可以从体现于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明确条文形式中得到的渊源,如宪法、法律、法规等,主要为制定法,即不同国家机关根据具体职权和程序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非正式渊源: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这些准则和观念尚未在正式法律中得到权威性的明文体现,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政策、道德信念、社会思潮、习惯等。

二、什么是法律的渊源,正式的法律渊源包括哪些?

法律的渊源是指法律发展的历史根源和形成的基础。正式的法律渊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传统:法律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的法律传统和习惯法,这些传统和法律惯例对后来的法律体系产生了影响。例如,罗马法和英国普通法是西方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法律传统。

2. 宪法和法律文件: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法律文件,规定了国家政治体制、权力分配和公民权利等基本原则。其他法律文件包括法典、法规、条约等,它们被制定用于管理和规范社会行为。

3. 公约和国际法:国际法是指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和规则。国际法源于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和国际法院的裁决。国家通过签署和批准国际公约来接受国际法的约束。

4. 司法判例:司法判例是法官在处理案件时作出的判决和解释,被视为法律的权威解释。司法判例可以成为法律的一部分,并对未来的类似案件产生指导作用。

5. 法学理论和学说:法学理论和学说是对法律进行研究和解释的学科体系,包括法学原理、法律哲学、法律学说等。这些理论和学说对法律的解释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上是正式的法律渊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渊源可能有所差异,具体的法律渊源取决于该国或地区的历史、政治、文化和法律制度等因素。

三、国际法的正式渊源包括?

       国际法的渊源是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第一次出现的地方或最初的表现形式,是国际法中证明具有法律的拘束力并普遍适用的规则已经存在的证据和表明这种规则效力的法定形式。国际法直接渊源有:

       1、国际条约。国际条约是现代国际法最主要的法律渊源,是当代国际法规则的主要表现形式。从渊源角度看,国际条约可以分为“契约性条约”和“造法性条约”。前者一般是双边或少数国家参加的,旨在规定缔约国之间的特定事项的权利义务的条约,如贸易交通等事项的条约。后者由多国参加,目的和内容是确立或修改某些国际法原则、规则或制度。从确立国际社会一般法律规则的角度看,“造法性条约”无疑具有更重要和普遍的意义。

         2、国际习惯。国际习惯是指在国际交往中由各国前后一致地不断重复所形成并被广泛接受为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规则或制度.国际习惯是不成文的,它是国际法最古老、最原始的渊源。国际习惯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物质要素或客观要素,即存在各国反复一致地从事某种行为的实践;二是心理要素或主观要素,它要求上述的重复一致的行为模式被各国认为具有法律拘束力,即存在所谓法律确信。

         3、一般法律原则。一般法律原则是指各国法律体系中所共有的一些原则,如善意、禁止反言等。一般法律原则的作用是填补法院审理案件时可能出现的由于没有相关的条约和习惯可以适用而产生的法律空白,它在国际司法实践中处于补充和辅助地位,很少被单独适用。

四、我国证据法的渊源包括?

证据法的渊源:宪法、诉讼法、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和相关规定、国际公约。

法律渊源即法律的来源,是指国家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为寻求行为的根据而获得具体法律的来源,有时简称“法源”。一个法官,面临一个已经认定事实的案件,应当根据什么来判定当事人的责任,从何处寻找根据?他所寻求到的地方即是法律的渊源。法律渊源是一个与法律实施有密切关系的概念。

五、产业关联理论的理论渊源包括什么?

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 产业经济学定义 产业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理论体系。

产业经济学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产业”出发,探讨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以及研究这些规律的方法。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产业经济学研究内容 它以“产业”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

探讨资本主义经济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的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经济发展中内在的各种均衡问题等。

通过研究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为制定的产业政策提供经济理论依据。 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 一)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

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主要是由张伯伦、梅森、贝恩、谢勒等建立的,即著名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理论范式(又称SCP模式)。

SCP模式奠定了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基础,以后各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SCP模式的继承或批判基础之上的。 二)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它主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产业间的资源占有关系、产业结构的层次演化,从而为制定产业结构的规划与优化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产业结构理论一般包括:对影响和决定产业结构的因素的研究;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的研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对战略产业的选择和产业结构政策的研究;产业结构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应用性的研究等。 三)产业关联理论 产业关联理论又称产业联系理论,侧重于研究产业之间的中间投入和中间产出之间的关系,这些主要由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解决。 能很好地反映各产业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这是产业关联理论区别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一个主要特征。

产业关联理论还可以分析各相关产业的关联关系(包括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等),产业的波及效果(包括产业感应度和影响力、生产的最终依赖度以及就业和资本需求量)等。 四)产业布局理论 产业布局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也是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产业布局理论主要研究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产业布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产业布局的基本原理、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以及产业布局政策等。 五)产业发展理论 产业发展理论就是研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规律、发展周期、影响因素、产业转移、资源配置、发展政策等问题。

对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有利于决策部门根据产业发展各个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采取不同的产业政策,也有利于企业根据这些规律采取相应的发展战略。 六)产业政策研究 从纵的方向来看包括产业政策调查(事前经济分析)、产业政策制定、产业政策实施方法、产业政策效果评估、产业政策效果反馈和产业政策修正等内容; 从横的方向来看包括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从其作用特征来看包括秩序型(或称制度型)产业政策以及过程型(或称行为型)产业政策。 产业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 产业经济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最先发展起来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筱原三代平、马场飞雄、宫泽健一、佐贯利雄。 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 一、研究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意义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二、研究产业经济学的实践意义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三、研究产业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六、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不包括?

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自治法规、经济特区的经济法规、国际条约与协定。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包括判例、习惯、道德规范和正义观念、理论学说特别是法律学说。

在实践中, 法的非正式渊源则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 这些准则和观念尚未在正式法律中得到权威性的明文体现,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政策、道德信念、社会思潮、 习惯等。不在此范围内的都不属于法的非正式渊源。

七、我国法的渊源是不是包括制定法等正式渊源和国家政策、习惯等非正式渊源这两个部分啊?

法的渊源分为形式的渊源和实质的渊源,一般来说我们讲法的渊源,就是讲法的形式渊源,也就是法的表现形式。 我国法的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国际惯例、条约,政策、习惯等。其中,后两者就是法的非正式渊源,前面的一般视为法的正式渊源。

八、新公务员法的修订原则包括哪些?

新公务员法的修订原则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突出了政治要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公务员制度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一系列政治要求,体现到立法目的、管理原则、条件义务等规定中,把落实好干部标准贯穿公务员管理全过程和主要环节,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

二是调整完善公务员职务、职级等有关规定。进一步推进公务员分类改革,改造非领导职务为职级,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对领导职务与职级的任免、升降以及与此相关的条文进行了修改。

三是调整充实从严管理干部有关规定。将第九章章名“惩戒”调整为“监督与惩戒”,增加了加强公务员监督和公务员应当遵守的纪律等规定,修改完善了回避情形、责令辞职、离职后从业限制等规定,增加了在录用、聘任等工作中违纪违法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

四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正向激励的要求,健全完善公务员激励保障机制,加强了对公务员合法权益的保护。

五是根据公务员管理实践需要,对分类考录、分类考核、分类培训等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对公务员考核方式、宪法宣誓、公开遴选等方面作了修改。

九、公务员法学类包括哪些专业?

主要包括:

1.法学(含民法,商法,刑法,经济法,行政法,国际经济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环境资源法,财税金融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方向法学);

2.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

3.诉讼法;

4.法律(事务);

5.国际法;

6.刑事司法;

7.律师;

8.涉外法律(事务);

9.经济法律事务;

10.公安法制等专业。

十、法律渊源与法的渊源?

两者不属于同一概念,法的渊源较法律渊源更狭隘,法律渊源更宽泛一些。

法的渊源:简称“法源”。

通常指法的创立方式及表现为何种法律文件形式。分为直接渊源和间接渊源两种。

前者为成文法,后者可以是判例、惯例甚至法理。法律渊源:是一个应用很广泛的概念,几乎在各种法学学科中都可以看到,像法理学中讲述法律渊源的一般理论;比较法学中都有关于法律渊源的比较;

法制史中也都讲述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律渊源,宪法学中讲宪法的渊源,经济法中讲经济法的渊源,民法学中讲民法的渊源,诉讼法中讲诉讼法的渊源,行政法讲行政法的渊源,国际法更是在开章就讲国际法律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