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旗渠总工程师是谁?
杨贵,被誉为红旗渠总设计师,1928年出生,河南卫辉人,其在任林县县委书记期间,主持修建了举世瞩目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人们都如此评价杨贵说:“古有都江堰,今有红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杨贵。”
杨贵,1954年4月,26岁那年被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当时就下了决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非得把林县贫穷落后的面貌给它改变了不可!他当年在林县整整工作了21年。
林县位于河南正北靠近山西、河北两省交界的地方,是个山高坡陡、土薄石厚、水源奇缺、十年九旱的贫瘠山区。面积2046平方公里,其中一半是荒山。他率领林县人民,历经数载,修成了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工程动工于1960年2月,参加修渠的干部民工每天每人只有0.5公斤原粮,1.5公斤蔬菜,在艰难的施工条件下,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没有款项、物料自己筹,不会技术干中学,知难而进,坚持苦干10个春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硬是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共挖砌土石垒筑成宽2米、高3米的墙,可以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和哈尔滨连起来。
红旗渠的建成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水利建设上的一面旗帜。
二、华为技术总监和总工程师是谁?
华为总工程师是郑宝用。
郑宝用,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工程师,常务副总裁,美国华为北美公司总裁,华为公司财经管理委员会主任,教育部认定的华为博士后流动站主任导师,广东省人大代表,深圳市政协委员等。
华为技术总监有郭平,徐直军,胡厚昆,孟晚舟,丁耘。
三、总工程师与技术总监谁职位更大?
这两个职位称呼可能会在不同单位出现,他们的职位应该差不多只是改变称呼了,如果在同一单位或公司,也应该同级,总工程师是技术职位,技术总监是行政职位,分管具体业务不同,但都是对公司的技术及工艺总负责。
所以说总工程师和技术总监应该是同单位平级职位,只不过一个是技术负责人,另一个是行政负责人。
四、兴修红旗渠的技术人员到底是谁?
兴修红旗渠的主要技术人员名叫吴祖太,是新乡专区原阳县人,郑州黄河水利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新乡专区水利局,了解到林县缺水情况后主动到林县工作,主持制定了从山西引水到林县的规划设计。1960年春天在察看隧道塌方时牺牲,是八十多位红旗渠牺牲者中的唯一外地人。
五、红旗渠是纪念谁?
是为了纪念六十年代林县人民为了改变缺水旧面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修造红旗渠。
红旗渠于1960年2月动工,1969年7月竣工。10万人苦干10个春秋,削平1250个山头,架设152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共挖砌土石1515.82万立方米,建成总干渠长70.6公里,灌区渠道总长4013.6公里,中小型水库和塘堰396座,库容6000余立方米,形成为引、蓄、提、灌、排、电相结合的大型水利工程。被称为“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奇迹”。
六、红旗渠导演是谁?
红旗渠导演是康宁。
国家一级导演,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北京中视长城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作品有《大雪无痕》《一诺千金》《离开雷锋的日子》《敌后武工队》《母亲》《绝不放过你》《生存之民工》《那些年那些事》《咱们的工会主席》等诸多作品,曾多次获得电影金鸡奖;电影百花奖;电影华表奖等诸多奖项。
2018年5月,执导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人民总理周恩来》。
2020年9月19日,执导的电视剧《红旗渠》开机。
七、神舟总工程师是谁?
周建平,1957年1月13日出生于湖南长沙,航天工程系统设计与技术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13]。
周建平于1982年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1984年获得大连工学院硕士学位,之后进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力学系工作;1989年获得国防科技大学博士学位;1989年晋升为讲师;1991年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至1995年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机械系工作,担任研究员和访问教授;199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年调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工作;2000年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工程总体室室主任;2002年担任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总设计师;2004年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2006年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4];2019年获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1]。
周建平长期从事载人航天工程总体设计及技术管理工作[
八、北斗总工程师是谁?
杨长风,男,1958年2月出生于湖南益阳南县,中国共产党党员,航天系统总体技术与工程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正军级少将军官。
九、红旗渠技术员挑了谁当媳妇?
1960年3月28日,王家庄隧洞洞顶裂缝掉土严重,出于对人民群众安危的高度负责,技术员吴祖太与姚村公社卫生院院长李茂德一起深入洞内查看险情,岂料洞顶意外坍塌,两人均不幸牺牲。27岁的吴祖太是第一位为红旗渠献身的人,也是为红旗渠献身的81位烈士中唯一的外乡人。而仅仅十个月前,他的妻子慧贞刚刚为救学生而牺牲。
一门两烈士,生离复死别!他呕心沥血设计了红旗渠,却没有看到红旗渠。
田永昌曾在红旗渠总指挥部担任宣传教育股股长,他在渠上工作了十年,渠修成后,又在红旗渠灌区管理处工作了一年,以后又到接待办、外事办。吴祖太遇难时,田永昌就在现场附近。
吴祖太初到林县时,在南谷洞水库建设工地工作,是工地上最忙的一个人。他是家里的独子,母亲几次催促他举行婚礼,他一推再推。1959年农历正月初一,吴祖太和小他6岁的淇县小学教师薄慧贞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农历正月初五,吴祖太就返回了南谷洞工地。
1959年6月,爱人慧贞为了救小学生不幸牺牲了。吴祖太赶到淇县就地安葬了爱人,又赶回南谷洞工地,忍痛坚持工作。他原打算等到引漳入林工程竣工后,再把妻子的灵柩移回原阳县。可是,他却再也不能亲自送爱妻一程了。
据文献记载:1960年3月28日晚上6时许,田永昌同吴祖太及宣传教育股的王文全三人一同在设在山西省平顺县王家庄村的红旗渠总指挥部吃饭。吴祖太说王家庄隧洞不断塌方,为保证施工安全和便于以后通水管理,他计划把原来的单孔洞改成双孔洞。三人约定晚饭后共同行动,到现场去具体研究如何钻洞。走到王家庄村东时,他们碰到了负责该段施工的姚村公社西张连连长,这个连思想工作做得好,施工进度快,有好多典型事迹值得总结。田永昌和王文全就暂时留下,让连长谈谈经验。这时,姚村分指挥部负责安全的姚村公社卫生院院长李茂德过来了,吴祖太就同李茂德一起进洞查看,可是他们进洞后十几分钟突然遭遇塌方,两人同时遇难。
当时的工地上,技术人员本来就属凤毛麟角人才。吴祖太的遇难让县委书记杨贵非常痛心。总指挥部为吴祖太开了追悼大会,会场上一片哭声,县委追认吴祖太为共产党员。
生不同衾死同穴
1960年初,吴祖太参与红旗渠工程设计。为了尽快绘制出红旗渠施工蓝图,确保工程顺利动工,他和其他工程技术人员一起,不畏艰险,爬山越岭,实地勘测,翻阅大量资料,精心设计,每天工作到深夜。在短短的时间内,拿出第一本藍图——《林县引漳入林灌溉工程初步设计书》。本刊记者在红旗渠纪念馆现场看到了这份宝贵的“蓝图”。
红旗渠要通过山崖河涧,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吴祖太和同事们在工作中解决了许多难题,设计出一些切合实际的建筑物。如青年洞一段,原拟绕山挖明渠,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经过反复考虑比较,吴祖太改进设计方案,采用凿隧洞,让渠道通过天险绝壁。在总干渠跨越浊河的地方,他昼夜思考,拜访附近山村老人。掌握河道地质基础和水文资料后,和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科学地设计出“空心坝”,让渠水从坝心通过,河水从坝顶溢流,解决渠水与河水交叉的矛盾。记者在红旗渠纪念馆中见到了“空心坝”的模型,深深地佩服吴祖太的巧思和智慧,可惜天妒英才!
林县人民难以接受吴祖太的突然离去,都说:一个外乡人,为我们付出这么多,如果不把渠修成,就无颜面对吴祖太的在天之灵!
吴祖太生前有一个好友是林县水利局的干部刘合锁。当年是他和姚村分指挥部指挥长郭百锁一起负责把吴祖太的遗体送回原阳老家。
吴祖太的母亲远远相迎,见面后她对刘合锁说:“谁说俺娃不回家,这不俺娃回来了……”闻者无不痛哭。
为了安慰失去独子的大娘,刘合锁主动要求给她当干儿子,照顾老人。此后几十年,刘合锁一直把吴祖太的父母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每年,他都要到吴祖太的老家跑几趟,不仅送去政府的抚恤金,带上林县的特产,更像一个亲生儿子一样,在老人生病住院时无微不至地在身边照顾,直至老人去世。
1984年,刘合锁同薄慧贞的哥哥共同操持,把吴祖太和薄慧贞这对英年早逝的夫妻合葬到原阳县吴祖太的家乡。生不同衾死同穴!这也算是对两位夫妻烈士的一点告慰。1990年,刘合锁突发心脏病去世。刘合锁的儿子刘学林依然视吴家为亲人,吴、刘两家还保持着亲戚关系,来往不断……
据文献记载:“红旗渠”工程历时近十年,共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而这一切都是30万林州人民靠双手甚至是饿着肚子创造的,他们就是想“苦干一辈子,让后代享福”! 1960年春,红旗渠首座拦河坝工程,95米的坝体只剩下10米宽的龙口尚未合龙,河水奔腾咆哮,500多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跳进冰雪未消、寒气逼人的激流中,排起3道人墙,臂挽臂,手挽手,高唱“团结就是力量”,挡住了汹涌的河水……
在红旗渠纪念馆镌刻“献身人员”名字的“山碑”上,第一排第一个名字就是:吴祖太。
也许,旁边还应加上他妻子的名字。畢竟,这对奉献者的爱情同样可歌可泣!
十、红旗渠是谁命名的?
1、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最困难时期,林县(今林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辟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彻底改变千年缺水山区贫困县面貌的大型水利工程。红旗渠是林县的名片,是新中国的骄傲。
2、1959年,林县遭遇前所未有的大旱,本来就水贵如油的山区穷县生产、生活用水更加困难。严酷的现实迫使林县县委四处寻找新的水源,最后选定从邻省山西跨境引浊漳河水,工程的名称最初叫“引漳入林工程”。
3、1960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十五,林县县委发布《引漳入林动员令》,第一批三万七千多名修渠大军浩浩荡荡开进太行山,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开工。《林县报》以“数万英雄显身手,威风凛凛战漳河,引漳入林工程动工”为题进行了报道。
4、工程开工20天后,县委书记杨贵徒步3天考察了七十多公里长的工程沿线,经过深思熟虑,作出了决定引漳入林工程命运的重大决策调整,决定改变原来全线出击的被动局面,改为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段段突击,首先集中力量突击修成山西境内的21公里渠道。修一段渠、通一段水,再修一段渠、再通一段水,以通水促修渠,鼓舞教育群众,并决定把引漳入林工程改名为“红旗渠”。
5、为什么把引漳入林工程命名为红旗渠,杨贵给林县干部群众是这样解释的:红旗象征着革命,象征着胜利,把引漳入林工程命名为红旗渠,就在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了一面旗帜,既表明了林县人民不畏艰险征服自然的雄心壮志,也表明了林县县委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强决心。一句话,高举红旗向前进!
6、1960年3月10日,引漳入林工程总指挥部召开工程全线民工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十几项决议,一致同意正式命名引漳入工程为红旗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