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教育意义?

76 2024-06-02 04:40 admin

一、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教育意义?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指在个体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顺序和规律。以下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教育意义的几个方面:

1. 身体发展规律:人的身体发展是从出生到成年逐渐完善的过程。在幼儿期,身体各系统的发展和协调能力增强,所以幼儿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动作协调、粗细运动等能力。青少年时期,身体经历了快速发育期,教育需要关注青少年的健康问题和生理需求。

2. 认知发展规律:认知发展指的是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加工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和具体操作阶段等。教育要结合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活动,帮助他们积极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

3. 社会情感发展规律:社会情感发展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交往中形成和发展情感关系的过程。婴幼儿期,重要的人际关系对婴幼儿的情感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关注其依恋与信任的建立。学龄前儿童时期,应培养他们的合作、分享和交流能力。青少年时期的社交需求增强,教育要注重塑造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管理能力。

4. 心理发展规律:心理发展包括人的个性、思维方式、生活态度以及道德判断等方面。根据爱因斯坦的心理发展理论,人的个性和心理特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责任感,促进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

综上所述,了解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助于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学生的成长。教育应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促进全面发展。同时,也要关注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发展潜力,为他们提供有利于发展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二、教育应如何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比如,小孩子自出生到一岁的过程,需要先躺着,其次才学会坐着,继而站立和走路,这就是一个人身心发展顺序性的体现。

在我们的教学中,也应该做到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陵节而施”,应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我国的心理学家把人的一生分为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比如,12—14岁(少年期)的孩子到了心理断乳期,渐渐自我独立意识增强;青年期的人都会遇到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大多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发展速度都比较快。

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也要分阶段进行,不能搞“一刀切”,比如,小学生各个方面发展不成熟,在授课中要尽可能的直观,可以在数学课中利用数指头算数的方式。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例如,从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方式的幼儿园向以上课形式为主的小学的过渡需要慢慢指引。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比如,同样的都是生理的发展,但是0—1岁、青春期的时候生长速度比其他时候都快。另一方面,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和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比如,有的人淋巴系统成熟在先,有的人生殖系统成熟在后。

因此在教学中要遵循不平衡性,适时而教,抓住关键期或最佳期进行教育,比如,狼孩在步入社会后给他教一些文化知识和思想道理,往往会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就是因为教育错过了关键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理机能之间的互补。比如,耳朵失聪,但是嗅觉很灵敏。另一方面,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的互补。比如,身残志坚。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个体角度来看,比如有的人性格活泼,有的人性格内向。另一方面,从群体的角度看,比如,男女智力差异。男性的离散程度要比女性的大。

因此,在教学中,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潜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三、大班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

大班幼儿年龄特点

  

  1、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

  

  5岁以后,儿童的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这一时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评价的能力上。儿童的自我评价从依从性评价向独立性评价发展,他们不再轻信成人的评价,当成人的评价与儿童的自我评价不一致时,他们会提出申辩。同时,儿童的自我评价开始从个别性评价向多面性评价发展,例如;大班儿童在评价自己时会说:“我会唱歌跳舞,但画画不行。”

  

  2、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增长

  

  5、6岁儿童的情感虽然仍会因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但他们情感的稳定性开始增强,大多数儿童在班上有了相对稳定的好朋友。儿童开始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例如,摔痛了能忍着不哭。此时,由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也开始发展;例如当自己的表现或作品被忽视时会感到不安。而当让他们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时会表现得很尽职。

  

  3、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明显提高

  

  这一阶段的儿童在生活自理方面较前更独立了,他们能选择喜欢的、适合自己的衣服,能用筷子吃饭、夹菜,也能不影响别人安静地入睡。

  学前后期的儿童已能将劳动与游戏分开,对劳动持认真态度,关心劳动结果,也能初步理解一些劳动的社会意义:他们喜欢参与成人的劳动,在家里会扫地、擦桌子、整理自己的用品。在幼儿园里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种植、喂养、值日生劳动等:在劳动中表现出一定的责任感。

  

  4、合作意识逐渐增强

  

  在相互交往中,该年龄段的儿童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他们逐渐明白公平的原则和需要服从集体约定的意见,也能向其他伙伴介绍、解释游戏规则。比如,在小舞台表演游戏中几个小朋友能一起分配角色、道具,能以语言、动作等进行表现,并有一定的合作水平。

  

  5、规则意识逐步形成

  

  大班儿童的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他们开始学习着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的一些共同规则,例如,游戏结束了要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上课发言要举手等等。大班后期的儿童特别喜欢有规则的游戏,像体育游戏、棋类游戏等。对在活动中违背规则的行为,儿童常常会“群起而攻之”。但这一时期的儿童对于规则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自律。规则对儿童来说还是外在的,因此,儿童在规则的实践方面还会表现出自我中心。

  

  6、动作灵活、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5岁儿童的走路速度基本与成人相同,平衡能力明显增强,可以用比较复杂的运动技巧进行活动,并且还能伴随音乐进行律动与舞蹈。手指小肌肉快速发展,已能自如地控制手腕;运用手指活动,例如,灵活地使用剪刀,会用橡皮泥等材料捏出各种造型等,还能正确地使用画笔、铅笔进行简单的美工活动。

  

  7、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

  

  学前后期的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他们不但爱问:“是什么?”还想知道:“怎么来的?”“什么做的?”儿童还常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月亮会跟着我走?鱼儿为什么能在水里游?”“电视机里的人怎么会走路、说话?”有的儿童喜欢把玩具拆开探索其中的奥秘。儿童开始对自然现象的起源和机械运动的原理等产生兴趣,渴望得到科学的答案。

  

  大班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一、语言的发展

  1、词汇:

  (1)3000—4000个,词类范围扩大,对词义理解加深,连贯性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有较大提高,此时的幼儿能用清楚的、连贯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和别人交谈时,用词较恰当,能够完整地复述较长的故事,能看图编故事,还能围绕一个主题编故事。

  (2)能掌握一些更高级、抽象、概括的词,如:动物、植物、家禽、野兽等。

  2、语音:能够做到发音正确,咬字清楚,而且能分出四声,能按语句内容调节自己的音调。

  3、语法结构:不仅能熟练运用简单句,而且还会使用各种复合句,突出表现在讲述活动中,能够用一些“因为……所以……”,“虽然……但是……”这一类的连接词,连贯有条理地独立讲述。口语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

  4、内部言语产生:由出声的自言语逐渐过渡形成内部语言。

  内部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既无声音,又无字形作为物质外壳,不具有实际功能,只为自己所有,与个人的思维活动直接的联系。

  

  二、抽象思维能力萌发

  1、思维仍然是具体的,但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发。

  2、能够掌握“左右”这样较抽象的概念,而不需要以具体事物作为左右的标志,并且此时幼儿对因果关系也有所理解。

  3、在记忆一些具体事物时,也会自动地把事物进行分类,按类别记忆。在进行有意记忆时,幼儿也会用多种方法,如:在“跟读数字“的测验中,幼儿一边听任务,一边默默地跟着念;在实际图片时,暗暗地手势帮助活动;在识记字形或其它不熟悉的形状时,会自行作出各种联想,使无意义的形状带有一定意义以帮助记忆。

  

  三、开始掌握学习的方法

  在正确的教育下大班幼儿观察事物的目的性、标准性、概括性都有了一定的增长,并且出现了有意地抑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方法。

  1、在认知活动方面,无论是观察、注意、记忆过程或是思维和想象过程,都有了方法。如:在观察图片时,大班幼儿不再是胡乱地看,而是能够按照一定方向或路线(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扫视;

  2、在注意活动中,大班幼儿能够采用各种方法使自己不分散注意。如:自觉地把盯着需注意之物,把双手放在身旁或两手掩着耳朵防止杂音干扰等;

  3、用思维解决问题,大班幼儿会事先计划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行动过程;

  4、大班幼儿不仅在认知过程中能够采取行动计划和行动方案,在意志行动中,也往往用各种方法控制自己。

  

  四、情绪情感的发展

  大班幼儿情绪体验日益丰富,表现为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以及情感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多,幼儿的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逐步加强。

  1、高级道德情感明显发展;

  大班时期,成人体验到的情感,也大多为他们所体验到。并且此时幼儿的情感体验与社会的需要有较多的联系,并且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感情。高级情感特别是道德感明显发展。幼儿已能把自己的行为和行为的规划相比较,产生强烈的道德体验,是非感、集体感、友谊感,爱周围人的情感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时期理智感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突出得表现为好奇好问,对一些智力活动、智力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情绪、情感仍有外露性,但不象以前那么容易变化,不愉快的情绪有时持续时间较长;

  3、思想情绪感已不那么外向,渐有了内隐性;

  大班幼儿情绪情感的调节能力虽已逐步加强,但是情绪仍有不稳定性和易冲动性,也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

  

  五、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

  能够初步认识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外部行为和内部活动,并形成了对自我的某种看法,能够评价和支配自己的认识活动、情感态度和动作行为。因此,逐渐形成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等性情特征。

  2、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幼儿交往中,游戏的社会化程度大大增强,同伴交往中,幼儿的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得到发展。规则意识不断提高,并且比较自觉地按照道德规范和行为调节约束自己的行为,建立与维持同伴关系,幼儿交往的主动性、目的性也有明显变化。他们更喜欢集体活动,喜欢与周围人交往,并能按自己的兴趣独立地选择玩伴和活动内容。

  3、游戏的发展

  (1)在形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开始能事先计算自己的游戏,商量分配游戏的角色,而且也能更多地理解和坚持游戏的规则。在游戏中如果发生争执,一般能用游戏规则来解决问题,而且对参加游戏的成员提出严格遵守游戏规则的要求;

  (2)在内容上,更加丰富、更加复杂,游戏中可以经常看到反映社会政治事物为主题的游戏。如:“公共食品”、“医院”、“超市”等;

  (3)在时间上,幼儿往往能好几天内连续做一种有趣的游戏;

  (4)在成员上,多半是集体性游戏,这种游戏能反映较为复杂的合作关系,并且分工明确、目标明确,幼儿都能按自己的角色完成任务,社会性程度明显提高。

四、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教育怎样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一、顺序性

顺序性就是指个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即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强调的是发展的过程,并且方向是不可逆的,比如拔苗助长。

二、阶段性

个体身心发展也有一定的阶段性,它反映了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它表现为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即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身心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不同年龄阶段,发展特征不同,所以我们要分阶段教学,不搞一刀切。就比如小学生学习加减乘除,大学生学习微积分一样,这是由学生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思维发展特点决定的。

以上两个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三、稳定性和可变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其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都大体相同。就比如在班级里,大部分人不论学习成绩还是身高体重都是处于中间部分。

然而,在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中,同一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就比如我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青少年他们的平均身高体重都低于现在的青少年儿童,或者在城市与乡村做个对比,差异可能也比较显著。这说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身心发展具有可变性。我们也可以说是具有可塑性,青少年的发展还有无限的可能。

四、不均衡性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主要是指人的身心发展在同一方面的不同时期发展不均衡,在不同方面同一时期也不均衡。比如个体的身高、体重有两个发展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的第一年,第二阶段在青春发育期,这两个高峰期,个体的身高体重的发展较之其他年龄阶段更迅速。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师要把握其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教育措施,使其获得最佳发展。或者说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采用鼓励教育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关键期是由奥地利人劳伦兹提出,我国《学记》中也有相关记载,“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都是在强调我们要抓住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狼孩儿、猪孩儿等,在被解救后仍然不能融入人类社会,成为一名社会人就是因为他们已经错过了学习的关键期。

五、个别差异性

个体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同一年龄阶段儿童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有个体差异,而且在相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也有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每个个体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水平,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我们人之所以为独一无二就是因为我们的个体差异性。

六、互补性

互补性用比较通俗的话说就是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开扇窗,总之一个人身上一定是既有缺点又有优点,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扬长避短。在生理上来说比如盲人的听觉就比普通人要灵敏很多。所以我们也要有效地利用互补性。

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包括一致性?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指人的身心发展所具有的有低级到高级,有量变到质变按次序发展的特性。 要求教育活动的进程需打致适合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不能“颠三倒四”更不能逆人的发展顺序而行。

人的发展阶段性,人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要求教育须从教育对象的世界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发展特征,有区别,有重点的提出发展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类容和方法。 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指人的身心发展在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时间的早迟上的不一致性。要求教育者要善于捕捉人的发展的关键期而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实施教育,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的发展的互补性,指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所具有的相互补偿的特性。 要求教育应该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取长补短”和“扬长补短”

人的发展的整体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所具有的的相互牵连,相互制约的特性。 要求教育必须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和各方面教育的相互协调与配合。 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指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具有的相对稳定的不同之处。要求教育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人的性别差异,要求教育坚持男女平等,适当“因性施教”

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指的是?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指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发展,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和特点。一般来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身体发育规律:学生的身体发育受到遗传、环境、营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总体上呈现出“先高后低、先瘦后胖、先轻后重、先弱后强”的规律。

2. 智力发展规律:学生的智力发展经历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简单认知到复杂认知的过程,从具体操作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3. 社会性发展规律: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包括了自我认同、人际交往、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4. 心理发展规律:学生的心理发展经历了从单一情感到多元情感的过程,从依赖性情感到自主性情感的过程,从情感经验到情感意识的过程。

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助于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七、11~12岁孩子身心发展规律?

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的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处于少年期(11、12-14、15岁)的孩子心理非常抗拒父母的安排,他们渴望自由,不受束缚,出现青春期的叛逆心理,这时期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八、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身心发展规律指的是两方面:身体和心理两方面.

(一)小学生身体发育的一般特征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为6~7岁至11~12岁。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正处于两个生长发育高峰之间的相对平稳阶段。身高平均每年增长4~5厘米,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 3千克,胸围平均每年增宽2~3厘米。男孩身高的生长高峰年龄为12岁,年增长为厘米。女孩子身高的生长高峰年龄为11岁,年增长为厘米。男孩体重增加的高峰年龄为13岁,年增重为千克。女孩体重增加的高峰年龄为11岁,年增重为千克。从发育时间看,女生不仅发育加速期比男生早1~2年,而且身高生长高峰期和体重增加的高峰期,也比男生提早1~2年。

小学生的骨骼骨化尚未形成。骨骼系统的许多软组织、椎、骨盆区和四肢的骨骼还没有骨化,骨骼组织含水分多,含钙盐成分少,使骨骼硬度小、韧性大,富于弹性,易弯曲变形。因此,要特别注意孩子坐、立、行、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的培养训练,尤其要防止驼背的产生。

小学生的肌肉发育呈现两个特点:第一是大肌肉群的发育比小肌肉早;第二先是肌肉长度的增加,然后才是肌肉横断面的增大。因此,小学生能做比较用力和动作幅度较大的运动,如跑、跳、投、掷等活动,而对他们小肌肉运动精确性要求比较高的运动则很难做好,也不能提出太高的要求,特别是手部活动,由于小学生的腕骨尚未完全骨化,不能长时间连续地书写、演奏乐器和做手工劳动。在小学阶段,家长要注意配合学校帮助孩子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矫正错误的用笔姿势,防止写太小的字。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 小学1~2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

大脑重量达到1280克,学生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进一步增强,并向平衡发展。这一阶段,学生的条件反射比以前更容易形成,形成后也比较巩固,不易泛化,从而保证了学生能学习更多的内容,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精确的辨别。

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依赖第一信号系统。小学视觉感受性增长速度最快,在体育学习活动中运用视觉的机会特别多,学生初步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观察事物与学前儿童相似,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概括性都较差。

观察事物往往注意事物的新鲜性、有趣性或是较为明显的特征。刚入学的儿童擅长具体形象记忆,儿童的有意记忆、有意再现逐渐发展。儿童往往易于掌握具体、可感知事物的概念。

已经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概念,并能进行初步的判断、推理,但不能自觉地调节,

九、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阶段性特征要求?

1.具体表现

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不存在逆向发展)人的身心发展核心强调序列性,是一个先行后续的关系,不超前,不可逆。

2.教学启示

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等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学记》中体现这一点的有: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学不学不躐等也)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具体表现

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的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人的发展要经历不同阶段,不同阶段有每个阶段自己的特征和发展任务)。

2.教学启示

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注意:少年期(11/12-14/15岁)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指人在身心发展中速度有快有慢,有关键期),题干中若出现速度的不同,则是不平衡性。

1.具体表现

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

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

2.教学启示

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敏感期)或最佳期及时的进行教育。抓住关键期(比如:狼孩)

发展的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的某一方面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关键期"这一概念最早提出者是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

十、中职学生身心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

一般的来说,中职生的学习都不是很好,所以不是很自信。到了职校后,由于年龄问题,很多人开始暗恋,开始注意成人的行为举止,尤其看到自己喜欢的人与事物,往往会很偏执、很坚持。所以大部分中职生给人的印象是比较贪玩、贪恋、不务正业、甚至比较自虐、自卑。

这里也不排除他们的要强和达不到目的不得不屈服于现状的无奈和纠结。诸如此类,中职生的心理发展就决定了他们的人生道路,其特点就是把自己的这些行为体现转化为心理作用,可能带动了身体的发育,也可能影响了身心的健康。

当然,这里还有许多原因,比如家庭环境的制约、自身能力的限制、学区化的影响、后天努力的因素等等,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关键在于发现自己本身的心理特点一一攻破,及时调节,这样才能让他们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正常地投入到社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