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编制类型属于参公类型吗?
排普通高校中小学的老师,属于事业编
党校、警察学院的老师,属于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人员
二、参公编制人员调入公务员编制单位有哪些方式?
在我们江苏,满五年后,你可以再考省公务员;还有就是走遴选。
三、参公编制有机会转为公务员编制吗?
先厘清一下编制的概念。
在体制内只有三种编制:事业编、行政编、行政工勤编。参公不是编制,只是一种身份,参公人员实际上使用的是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执行公务员晋升机制和工资待遇。成为参公人员,按规定必须参加公考,并进行参公登记。因此除了一纸编制略有区别外,在大部分时候和场合,参公人员与公务员并无两样。不过,由于政策限制,在部分地区参公人员与公务员的交流仍有障碍,无法自由流动到行政机关,加上机构改革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参公人员,而公务员却毫不受影响,因此尽管参公人员享受了公务员的待遇,但出于稳定的考虑,他们仍会期望转变身份。
那么,参公人员怎么才能转行政编制?
有三种方法:
第一、调任。根据岗位和工作需要,调到行政机关任职,人员身份随岗位定编转为公务员身份。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也是目前参公人员转身份最合适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第二、机构改革划转。行政类事业单位取消,单位职能划转到行政机关,人员随职能划转分流到机关安置,按照规定,身份也要置换为行政编制。但实际上受机构和编制限额管理影响,这种几率非常少,很多参公人员划转到机关后,因为不影响后续的提拔晋升,因此并不置换行政编制,而是继续保留参公身份。当然,部分编制富余的单位或地区,类似的人员划转会置换身份,但毕竟是少数。
第三、参加考试。通过公务员考试直接进入行政机关,一切从头开始。作为参公人员,除非有特殊原因非得考,否则,不建议重考公务员。一来以前的履历全部作废,不划算,二来在职参公人员和公务员一样,是不允许参加公考的,除非辞职,裸辞参加公考不一定能考得上,风险太大。与其这样冒风险,还不如努力工作,争取早日提拔。只要走上领导岗位,所谓的参公和行政编制其实已经没有区别。
换而言之,真正在乎身份的往往是基层人员,是参公还是行政,在某些环节上对他们会有致命影响,一旦当上领导比如处级干部,他们的关注点就不会停留在这些方面,而会更在意岗位和职务,所谓的编制对他们而言就没有了意义。
四、参公编制能否调入公务员编制单位?
参公事业编制人员当然可以调入行政机关任职,在行政编制有空缺的情况下,还可以置换身份转为公务员呢
所谓参公人员,实际上就是事业编制人员,不过这类人员不同于普通事业编制人员,他们不执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而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执行公务员工资福利和晋升待遇。他们和公务员之间,除了一纸编制区别外,其他方面和公务员无异。
由于两者几无差别,很多地区已经出台政策,实现参公人员和公务员无障碍交流,参公人员可以在行政机关有编制空缺的情况下,调入行政机关任职。反之,公务员也可以随时调入参公单位任职。
但参公人员毕竟是事业编制,不是公务员,在很多地区从参公到行政机关仍属于逆向流动,需要走调任程序,才能解决调动和身份问题。除此之外,因机构改革单位撤并整合,参公人员也可以随职能划转分流到行政机关安置,不过,这种安置受机构和编制限额管理,只是人员的单纯划转,不会轻易改变身份。换而言之,参公人员因机构改革并入行政机关后,一般不会置换为行政编制,变为公务员,而是继续保持参公身份。
综上,参公人员调入行政机关在目前形势下,并无大的障碍,只要有接收单位,接收单位有空编,完全不是问题。
五、事业编制怎么转为参公
事业编制怎么转为参公
对于许多事业单位的员工来说,如果想要实现职业发展或获得更好的薪资待遇,将事业编制转为参公是一个常见的选择。事业编制和参公编制是两种不同的工作岗位类型,其性质和待遇有所不同。下面我们将探讨事业编制如何转为参公,以及可能涉及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一、参公编制的特点 参公编制通常是指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行业中,工作人员所属的一种岗位编制。与事业编制相比,参公编制的工作性质更倾向于政府机构,并且一般拥有更稳定的工作岗位和薪资待遇。
二、如何将事业编制转为参公 1. 了解政策规定:首先需要了解相关政策和法规对事业编制转为参公的规定,不同地区和单位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提前做好调研。 2. 符合条件: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定年限,且具备一定条件的员工才有资格申请转为参公编制。 3. 申请流程:根据单位规定,递交相应的申请材料,并按要求参加相关考核评定。 4. 审批通过:经过审核评定通过后,单位将调整员工的编制类型,并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
三、注意事项 1. 政策变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政策的变化,相关政策规定可能会有所调整或修改,申请时需留意最新的政策文件。 2. 个人条件:转为参公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标准,建议提前了解自身是否符合条件,以免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3. 办理流程:熟悉办理流程和材料准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避免在申请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4. 单位支持:在申请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或困难,可以咨询单位相关部门或人员,获得支持和指导。
结语 事业编制如何转为参公是许多员工关心和探讨的话题,通过适时的了解政策规定、符合相关条件以及积极申请办理,是实现转岗的关键步骤。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愿您在事业发展的道路上获得更多的成功与成就。
六、怎么看是公务员编制还是参公?
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具有行政编制、有国家财政供养、行使管理国家职能,三者缺一不可。因此,毫无疑问,不具有行政编制的,都不是公务员。关于参公人员身份,《公务员法》提及,事业单位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授权行使管理国家职能的依必要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因此,参公身份,是事业编制,不是行政编制。参公身份与公务员和普通事业单位人员的主要区别:与公务员的主要区别:不是行政编制不是公务员,到了退休后按事业退休人员处理。
与普通事业编制人员的主要区别:可以参加公务员交流、有非领导职务、和公务员一样仅扣两金。
参公身份是介于行政编制和普通事业编制之间的一种特殊事业编制身份。
七、什么是参公编制?
参公编制全称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编制,也就是说虽然不属于公务员序列里的行政编制,但是和公务员享受同等待遇。参公编制产的生原因可以追溯到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当时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由于行政编制给予太少远远无法满足需要,一些完全或者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里就产生了参公编制。
八、参公的编制问题?
参公指的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类职能的,参照公务员规范化管理。
其中的处级以上编制可为行政编制,也有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一般都为事业编制。
九、公务员编制和参公待遇一样吗?
待遇一样。参公的含义就是待遇各方面参照公务员执行,参公单位也同样享受公车补贴,但是在提拔方面公务员编制比参公有优势。
十、行政编制、依公、参公的公务员有什么区别?
根据以前的公务员条例:国家行政机关里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为公务员,他们肯定是行政编制,比如某市市长;党的部门的工作人员不是公务员,为参照公务员管理,也是行政编制,如某市市委书记;还有委托授权行使管理权的事业单位,为依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管理,如某某市劳动局劳动监察大队。根据最新的《公务员法》凡有行政编制的都是公务员,也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和党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定义为公务员,也就是以前所说的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党的部门如市委、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的工作人员都由以前的参照管理变为公务员,因为他们都是行政编制。新的《公务员法》把除行政编制以外的委托行使管理权的事业单位统称为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 也就是说以前参照管理现在就是公务员,而现在所称的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却是以前所称的依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