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业单位坏账处理依据?
事业单位坏账处理的依据是:按照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中规定,对确定夫法收回的预付款,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报经主管部门或者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核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8号)规定:“事业单位的往来款项,年终前应尽量清理完毕。按照有关规定应当转作各项收入或各项支出的往来款项要及时转入各有关账户,编入本年决算。坏账是指无法收回或者收回的可能极小的应收款项。
二、事业单位脱岗怎么处理?
事业单位脱岗处分的种类为:
(一)警告;
(二)记过;
(三)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
(四)开除。其中,撤职处分适用于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第六条 受处分的期间为:
(一)警告,6个月;(二)记过,12个月;
三、事业单位空岗怎么处理?
如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长期不上班,可以按照旷工处理,如果旷工或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度30个工作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职工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经批评教育无效,连续旷工时间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三十天的,企业有权予以除名。
四、事业单位呆账处理程序?
事业单位呆坏账账务处理
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
贷: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8号)规定:“事业单位的往来款项,年终前应尽量清理完毕。按照有关规定应当转作各项收入或各项支出的往来款项要及时转入各有关账户,编入本年决算。
呆账是三年以上既不增加也不减少的无法收回的往来账,并且不能确定将来是否能收回的往来账。
坏账是指无法收回或者收回的可能极小的应收款项。
根据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关于资产管理的规定,行政单位应当严格控制暂付款的规模,并及时进行清理,不得长期挂帐。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关于资产管理的规定中,也要求对应收款项和预付款项按时清理结算,不得长期挂账。
现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会计制度中没有引入“坏帐”的概念,也没有提及暂付无法收回时的处理方法。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中规定,对确定夫法收回的预付款,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报经主管部门或者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核销。
五、事业单位盈利怎么处理?
事业单位的经营利润收入是否上缴国库,要根据财政管理部门的规定来办理。原则上,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的利润收入,要全额上缴国库;财政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要部分上缴经营利润收入;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的利润收入应该全部留给事业单位,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事业单位旷工处理规定?
如下
人保部2011年出台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新进人员应公开招聘。
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能完成岗位职责任务,或者不能达到工作标准的;
(二)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个工作日的。
七、处理事业单位违纪人员
处理事业单位违纪人员的问题一直是社会治理中的重要环节。事业单位是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中的一类特殊组织形式,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责。然而,由于一些违纪人员的存在,事业单位的形象和声誉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对于事业单位违纪人员的处置,既要注重惩戒性,也要注重教育性,力求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以下是一些处理事业单位违纪人员的方法和建议。
1. 制定严格的违纪处分制度
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违纪处分制度,明确违纪行为和相应的处分措施。制度要具体、明确,确保处理的公正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要加大对违纪处分制度的宣传力度,确保所有员工都知晓,并且明确知晓违纪行为的后果。
2. 实行依法处理原则
对于事业单位违纪人员的处分,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遵循依法办事的原则,确保处分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对于涉嫌犯罪的违纪人员,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公正。
3. 进行组织调查
在处理事业单位违纪人员时,应当进行充分的组织调查,了解违纪行为的具体情况。要收集相关证据和证人证言,并对案件进行全面、客观的审查。只有确保调查的真实性和全面性,才能作出公正的处理决定。
4. 采取适当的处罚措施
对于事业单位违纪人员,应该根据其违纪行为的性质和情节,采取适当的处罚措施。可以采取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警告处分等方式进行惩戒,也可以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在进行处罚决定时,要充分考虑处分的严重性和合理性,确保公平公正。
5. 加强教育培训
除了惩处违纪人员,事业单位还应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通过培训,加强员工的法律意识、职业操守意识和纪律意识,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只有通过教育培训工作,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违纪行为的发生。
6. 建立违纪人员档案
事业单位应建立违纪人员的档案,记录其违纪行为和处理情况。档案应保存完整、真实,以备后续查阅和参考。建立违纪人员档案有助于加强对违纪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对于预防和处理违纪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
7. 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管理。可以设立监察室或纪律检查组,定期对全体员工进行检查和督促。通过内部监督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纪行为,防止违纪行为的蔓延。
8. 做好舆情管理
一旦发生事业单位违纪事件,就可能引起舆论的关注和传播。因此,事业单位应及时做好舆情管理工作,及时回应和处理舆论关切。要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公告、回应媒体报道等方式,及时向社会公众传递有关信息,维护事业单位的形象和声誉。
综上所述,处理事业单位违纪人员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处理机制和措施,才能有效地处理违纪问题,并最大程度地确保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希望通过以上的建议,能够对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八、事业单位材料处理题写作
事业单位材料处理题写作技巧与方法
事业单位材料处理题是招聘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好处理题的方法和技巧,是成功应对考试的关键。在本文中,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有效的事业单位材料处理题写作技巧。
1. 系统阅读材料
事业单位材料处理题通常会提供一段与岗位相关的文字材料,考生需要首先对材料进行系统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理解材料的主旨和核心信息,抓住关键词语和重要细节,以便后续的写作。
2. 制定思维导图
在阅读材料后,考生可制定一个思维导图,用来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各个要点之间的关系,帮助考生在写作时有条不紊地展开论述。
3. 确定写作目标
在开始写作之前,考生需要明确写作目标。根据材料和题目要求,确定要写的内容和观点,明确自己的立场。将目标写在纸上,有助于考生集中注意力、避免偏离主题。
4. 合理组织文章结构
事业单位材料处理题的写作要求考生围绕材料内容,组织一篇完整的文章。通常,文章应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引言部分可以简要介绍材料的背景和主旨,正文部分则是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阐述,结论部分是总结回顾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5. 抓住关键信息点
材料中通常会涉及一些关键信息点,考生在写作时要抓住这些关键信息点进行论述。通过分析这些核心观点和细节,突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使文章更具深度和可读性。
6. 运用逻辑推理
事业单位材料处理题常常需要考生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在写作过程中,要运用逻辑思维,合理分析材料中的因果关系、优劣势等,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展开论述,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7. 注意语言表达
在写作过程中,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明扼要。避免使用太多的修饰词和废话,重点突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观点。同时,注意语句结构的多样性和跳跃性,以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8. 训练写作技巧
事业单位材料处理题写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考生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材料处理题,进行仿写和改写,加强对于题型的熟悉程度和掌握度。
结语
事业单位材料处理题写作作为招聘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考生们必须重视和准备的。通过系统阅读材料、制定思维导图、合理组织文章结构、抓住关键信息点、运用逻辑推理、注意语言表达和训练写作技巧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应试能力。
希望以上的技巧和方法能够帮助到正在备考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的考生们,祝愿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
九、事业单位人员酒驾咋处理?
事业单位人员酒驾被抓,根据具体情况,有以下三种处理方式。
一、酒驾受行政处罚后的处理方式。
党员或公职人员发生酒驾行为,没有发生交通事故,
只是被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后,
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党纪处分条例》)第二十八条,
党员的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应当认定为其他违法行为,视情节给予警告至开除党籍处分;
根据《党纪处分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党员依法受到行政处罚,党组织可以根据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经核实后依照规定给予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
因此,对于酒驾被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根据事实和情节给予相应的党纪处分。
比如结合喝酒的原因、喝酒的时间、有无造成恶劣影响、酒精含量的高低、初次还是多次酒驾、工作一贯表现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通常,在没有造成恶劣影响的情况下,给予党纪轻处分较为合适。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以下简称《政务处分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公职人员有其他违法行为,影响公职人员形象,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政务处分。
《政务处分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监察机关可以根据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和情节,经立案调查核实后,给予政务处分。
通常,在没有造成恶劣后果的情况下,给予政务轻处分较为合适。如果情节特别轻微的,给予党纪轻处分的案件,不一定同时给予政务轻处分。
二、被相对不起诉、免除刑罚的处理方式。
党员或公职人员因为酒驾造成交通事故或者醉驾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检察机关作出相对不起诉、法院判决免于刑事处罚的案件,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刑法的规定,酒驾和醉驾面临的处罚不同,酒驾通常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醉驾通常涉嫌危险驾驶罪,一般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的规定,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对两者均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判处免于刑事处罚。
《党纪处分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一条规定,当被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法院判处免于刑事处罚,党员的行为应当定性为涉嫌犯罪行为,并给予党纪重处分,即撤销党内职务以上的处分。
根据《政务处分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公职人员因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于刑事处罚的,予以撤职;
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开除。在实践中,给予开除党籍的处分,并不必然开除公职,但基于政务处分与党纪处分相匹配的原则,应当同时给予政务撤职以上的重处分。
三、被判处刑罚后的处理方式。
党员或公职人员因醉驾或酒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而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
根据《党纪处分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党员犯罪,被判处主刑(含宣告缓刑);
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的有期徒刑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因此,因醉驾或酒驾涉嫌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一般情况下都应当开除党籍。
需要注意的是,因酒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而涉嫌的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如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在适用党纪处分时,经综合考虑后对个别可以不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需要报请上一级党组织批准。
根据《政务处分法》第十四条和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公职人员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原则上都应当予以开除,但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情形,案件情况特殊,予以撤职更为恰当的,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后,可以给予撤职。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即只要判处刑罚,一律予以开除。
由于《政务处分法》的位阶高于《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二者发生冲突时应当遵循《政务处分法》的规定。
以上处理方式均依据相关条例、历史案例处理。
实际操作中要根据违法人的实际情况,具体判断。
十、事业单位伪造档案怎么处理?
伪造档案按造成影响大小给与警告、严重警告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