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债券违约后果?
债务违约,会造成投资人的损失。比如很多信托资产计划,以及债券基金、理财产品,都会对各类债券进行配置,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公司债券,当公司债券出现违约,这些投资人就会踩雷,带来投资损失。
出现债务违约后,公司需要的是尽最大的力量解决违约问题,尽快获得流动性支持,偿还债券利息,让公司经营尽快回归正轨,稳定债券价格以及为后续获得更多流动性支撑提供基础。
二、地产债券违约后果?
1、实际履行。对“实际履行”之界定,各国存在较大分歧。要言之,大陆法把实际履行作为主要救济方法,一方当事人违约,另一方当事人可要求其履行或请求法院判决其履行合同规定的特定义务,而不允许其以金钱或其它方法代替履行。
2、采取补救措施。如质量不符合约定,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如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非违约方可根据标的性质和损失的大小,合理选择要求对方采取修理、更换、重做、退货、减少价款或报酬等措施。
3、赔偿损失。又称“损害赔偿”,是违约人补偿、赔偿受害人因违约所遭受的损失的责任承担方式,它是一种最重要最常见的违约补救方法。损害赔偿具有典型的补偿性,它以违约行为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事实为基础。
4、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在合同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时,向对方当事人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 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未约定则不产生违约金责任,且违约金的约定不应过高或者过低。
5、定金罚则。当事人可以约定定金,定金按民法典规定执行,但如果同时约定定金和违约金,当事人可选择适用其一。
三、什么是债券违约?
债券违约是指债券发行体未能支付或延迟支付利息以及本金的行为。最常见的一种选择性违约,它指的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发行一笔或一组新的债券,以替换原有的债券的安排。
折价交易通常是公司在绝望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债务违约而正式破产所采取的自救措施。
四、债券违约怎么处理?
截至2019年9月30日,中国债券违约数已达379只,违约金额3014.32亿元。债券违约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对于很多资管机构来说,仍然是谈虎色变,难以接受的。倒不是说大家赔不起这几个钱,而是说在处理债券违约的流程上,没有一套成熟的打法。
一般常见的“乱中出错”有四类:
一、违法违规遮掩。
也就是账户转移,办法很多,但不便细说。此处仅举一例,譬如为了保证公募基金名誉不受损,而用专户产品接手负面债券,企图隐瞒踩雷消息。这是妥妥的违规,小事儿变大事儿,坑家败业的招数,在监管屡次出手整治后,金融机构们如今已不大敢了。
二、业务暂停先问责。
这种操作常常出现在公司主管领导并不了解债券业务的情况下。一听说债券违约了,就觉得是出事故了,一定是投研渎职了,得立刻弄清楚谁来背锅。踩雷固然有投研的责任,但其它成因也很复杂。譬如说,违约是人力所不能预料的意外事件引发的;公司信评人手素来不足,本来就不被重视、形同虚设;业绩压力倒逼投资经理信用下沉;关系单位塞过来的烂债;往年遗留的通道业务。如果等公司把谁来背锅这件事儿先掰扯清楚了,往往处理负面债券的黄金时间都错过了。更可怕的是,甩锅型问责,有可能彻底瓦解公司的凝聚力,分分钟上演人性试炼修罗场。
三、谁买的谁处理。
这是处理非标的思路,被很多公司顺手搬到标债条线。问题是债券投资经理们真心不会处理违约啊!他们一不懂法,二没经验,三都是斯文人,怕是一毕业就在金融机构吹空调看报表,哪里见过什么生死存亡之际的实体企业?你派投资经理去讨债,是真心想讨回来么?
四、管他三七二十一全卖。
如果说踩雷账户不差钱儿的话,“方法四”未见得不好,只能说不划算。在2018年,违约加速爆发之时,很多机构变成惊弓之鸟,别说债券负面了,恨不能把民企都出干净。至于价格呢,只要卖得掉,不惜血本。于是出现了本来没什么违约可能的民企债,60元成交;稍有一些瑕疵,但即便破产清算也很有可能拿回10几20块的,5元成交。一时间,敢做垃圾债策略的几家券商自营、债券私募基金和少量外资机构风生水起,赚得盆满钵满,一年翻三番都不是梦!
那么,应对债券违约,相对理智的做法应该是什么样呢?我们按着时间线索从头到尾捋一遍吧:
一、违约前:
首先,处理违约债券最好的时机,当然是在市场普遍还没意识到它要违约的时候。如果你的债券投研团队在风起于青萍之末,便明察秋毫,料敌先机,早早断定这支债八成要坏菜,那么按照正常的市场价格,或者稍微高一点点的价格(注意不可过高,反而引人生疑)赶紧出掉,是最风骚的操作。但同时也要注意,你的研究判断必须是基于合法合规的信息来源,不能是靠内幕消息。否则真等到债券违约了,大家都扣在里面,提前跑掉的人家难免吸引仇恨,被追翻旧账。
如果等负面消息公之于众了,譬如企业实际控制人前一天夜里被警方带走了;年报、季报突然变脸,账上现金不见了;甚至评级公司都已经下调评级了!那就只能折价卖给风险偏好较高,专门做高收益债或者垃圾债策略的机构了。这种情况下,卖方往往只能任人宰割。因为目前全市场活跃买盘加起来也就只有百十来亿,对于存量尚有2000多亿的违约债券,和数量更为庞大的可疑负面债券来说,流动性杯水车薪。由于买盘少,买盘自然可以高坐城楼,挑挑拣拣,任性出价。而卖方呢,要么担心名誉受损,要么账户眼看到期,不敢影响正常兑付,所以在价格谈判中总是弱势的一方。
现在各大债券交易所都支持债券违约停牌后交易,因此,违约后也可以选择折价卖出。另外还有匿名交易平台,采用公开拍卖,竞价成交的方式成交,一方面可以保全卖方的脸面,另一方面让买方实现竞争,也能起到提高“负面、违约债券”流动性和价格透明度的作用,但这些都只是起步阶段,成交量十分有限。
二、违约后(有担保):
其实当前有担保的债券数量是比较少的。以前我们常常觉得有担保的债券特别让人放心,你可以向担保方求偿。但打脸的现实是担保方也不总是靠谱,有个别案例,企业还没违约呢,担保方已经先倒闭了。还发生过担保方的实际控制人也已经被警方带走了的情况,还有担保方就是还不起的。总之,绝不是说债券有了担保,就可以高枕无忧。
另一种方法是处置抵质押物。有抵质押的债券的确是比纯信用债多了个抓手,但形势也很复杂。大部分金融机构债券持有人并没有什么处置企业抵质押物的经验,有时是陷于法律诉讼的泥潭(譬如抵押物是块地,然而地上早盖了属于别人的房子,你要怎么处置?);有时呢,是对抵质押物的管理和变现一筹莫展。(你是会经营酒店啊?还是能卖得出去企业自己都卖不掉的存货呢?)总之,绝不是说得到了抵质押物,就相当于还上钱了。
三、违约后(无担保):
无担保债券违约才是最常见的情况。它的处置方法分为三种,我们按照一般意义上的优劣排个序:上策是“自主协商”;中策是“仲裁”,下策是“司法诉讼”。
(一)上策“自主协商”。
1、自主协商里面也分三种类型,上上策是“自筹资金”。
就是企业自己去想办法,是从银行借也好,是跟股东要也罢,当企业还有希望能自己筹到钱,说明企业还没有放弃,觉得还能经营下去,要主动维护它的商誉,这种情况下常常能够实现本息全额兑付。
2、上中策是“第三方代偿”。
最常见的是股东代偿,这说明股东还没有放弃自己的下属企业,它肯出面来还也是很好的结果,有可能本息都付,也有可能大股东只肯付本金,或者大股东愿意折价受让全部债券。虽说债券持有人可能受到一些损失,但大股东出面解决,一般都很快,几个月之内就有结果。要知道时间对于资管机构来说也是命啊!不过呢,近两年随着违约的大面积爆发,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竟有企业主动选择违约或者频频放出负面消息压低估值,再通过第三方折价收购债券予以冲销,最终实现100块钱借债,60块钱还完的结果。只可惜对于这种要钱不要脸的恶意逃废债行为,债券持有人当下也没什么有效的应对手段。
3、上下策是“债务重组”。
企业肯定是没办法了,股东也不管了。这时候政府或者战略投资者出面介入,帮助企业债务重组是一种绝处逢生之法。还有一种“债务重组”是企业全额兑付本息肯定办不到了,但如果持有人肯做一些让步,譬如展期——晚点儿还;打折——少还点儿;增信——现在还不上,但是先补充一些担保品,您看行不行?最后“债转股”——债是还不上了,要不您当我股东得了。
战略投资者介入的债务重组,也往往会调整条款,不大肯全额兑付。反正,沦落到“债务重组”了,债券持有人要有心理准备,怎么也得放点血了。而且债务重组是不断谈判协商的结果,往往耗时很长,还有随时谈崩了的可能。要不怎么说是上下策呢。
在谈判的过程中,大型债券持有人往往有比较多的发言权,甚至可以主动帮企业引入战投,或者解决融资问题,也有因此能力而单独、提前、暗搓搓地获得全额偿付的,令只能被动等待的小型债券持有人欲哭无泪,自叹弗如。
(二)中策“仲裁”。
仲裁其实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法子,它比司法诉讼要快,但它需要发债机构与债券持有人协商一致。如果企业都违约了,哪那么容易协商一致啊?所以能事先在债券发行条款中约定好“仲裁条款”是最完美的了!一旦违约,按照仲裁条款,该怎么执行,就怎么执行。
但因为我国债市违约经验尚浅,绝大多数债券合同里并没有仲裁条款。所以现在也很少有债券持有人能通过仲裁实现违约处置的。但国内企业在海外发行的债券就常常有保护持有人的“仲裁条款”。
近年来常听到违约企业拼着坑了国内债券持有人,也要先把外债还了。大家都不忿,凭什么啊?这不是崇洋媚外么?但其实,外债条款更具约束力是原因之一。咱也不用羡慕,这自然是人家发达国家们踩过多少雷才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我们很多资管机构,是有能力左右一级市场发行的,如今何不借他山之石,把有利于债券持有人的“仲裁条款”早早埋伏进合同里呢?
(三)下策“司法诉讼”。
上兵伐“自主协商”,其次伐“仲裁”,其下“司法诉讼”。“诉讼”之法,为不得已。
因为一旦沦落到诉讼,耗时就会非常漫长,债券持有人肯定有得煎熬了。“司法诉讼”绝不是派公司一个信用研究员,一个法务去就能解决的,你需要一个专业的法律团队帮助你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时点、最恰当的理由、最恰当的方式。“司法诉讼”也不是要等到“自主协商”和“仲裁”都没戏了才开始。你得从将要违约,甚至刚出现负面时,就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边打边谈。
“司法诉讼”里面又分两种:下上策是“求偿诉讼”,下下策是“破产诉讼”。
1、“求偿诉讼”的结果往往比破产诉讼要好一点。能求偿,说明企业还活着,你还可以跟他去商量,你要怎么赔给我。
2、一旦是破产诉讼的话,企业已官宣“死亡”,直接躺倒了。
在破产诉讼中又分为三种:下下上策“破产和解”,下下中策“破产重整”和下下下策“破产清算”。
(1)“破产和解”有可能是其中结果最好的,因为和解的话,相当于企业置之死地而后生!它又挣扎着爬起来配合你偿债了!
(2)“破产重整”次之。说明企业还有价值,有一个第三方,愿意出手来盘活他。你可以跟重整方来谈。但是这个时间又会拖得奇长无比,毕竟企业重整是多大的事啊!是死马当做活马医,一不留神就会重整失败。
(3)最后一个办法是“破产清算”。这个真是万不得已去抄家了。可抄家是有顺序的,作为买信用债的机构投资者,你的排位真是要多靠后就有多靠后,执行时间也往往遥遥无期……
从2014年中国债券市场发生实际违约以来,大家处置违约债券的方法基本如上。
在“打破刚兑”的新时代里,任何资管机构以为自己能凭借信评的力量永不踩雷是不科学的;用脚投票,躲到国企里,躲到AAA里,也不是长久之计;即便是城投的金身,也总有打破的一天,你还能躲去哪里呢?尽早制定应对之策,免得临敌自乱才是王道。
不过,道理虽好懂,现实却难缠。如今“资管新规”倒计时还剩一年冒头,金融机构普遍过着艰难的日子,尤其中小型机构,时刻挣扎在“盈亏平衡线”甚至“生死存亡线”上,在赚钱如此急迫的节点上,谁愿意来推动“违约制度搭建”这种费力不讨好,短期不见效的工作呢?
主管领导可能会想:诸事繁杂,容后再议。
投研人员可能会想:臣虽有心,有心无力。
风控人员可能会想:臣若先提,背锅首席。
就这样一天拖一天,直到违约真的发生,责任谁也跑不了……
借用明代改革家张居正的一段话:
“人皆知金帛为贵,而不知更有远胜于金帛者。谋之不深,而行之不远。人取小,我取大;人视近,我视远。未雨绸缪,智者所为也。”
五、债券违约率公式?
首先,从公司债券(以及其他可交易金融产品比如CDS)得到的违约率是风险中性违约概率,也就是一般来说相对于历史违约概率要高出一个风险溢价。具体多少要根据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情绪。
其次,严格来说从一只债券是无法得到准确的违约概率的,原因在于后者随时间和期限变化,构成一条期限结构曲线(实际是信用利差的期限结构)。要得到整条曲线需要多个不同期限债券的价格。这个过程称为boostrapping,大体上就是一个迭代解非线性方程组的过程,想得到曲线上多少个点的违约概率值就需要知道多少个债券的价格。除非做一些假设,比如将期限结构曲线参数化,这样用少数几个参数就可以刻画整条曲线。总体上来说这种方法的效果并不好,实际当中非参数或者半参数估计仍然是主流。
最后,如果一定从一只债券的价格来计算,不妨假设债券的价格为 , 分别为当前时间和到期期限。假定债券为固定利息,年化票息率为 , 则债券价格为(假设本金为1个单位)
其中 为付息时间, , , 因此上面的价格为债券的净价(clean price)。 为零息债券价格或者无风险贴现因子,可以由无风险债券价格得到。 为生存概率。对于一个时间间隔 , 期间的违约概率为 , 因此得到了生存概率就能求出违约概率,二者是等价的。最后, 为市场的预期回收率, 需要根据债券的优先级以及抵押状况估算。此外,注意上式假定了无风险利率与违约概率相互独立。
整个表达式的三项分别代表票息的现值,到期本金的现值,以及发生违约回收部分本金的现值。
六、债券违约什么意思?
债券违约是指债券发行主体不能按照事先达成的债券协议履行其义务的行为。
七、会计专硕专业的毕业论文,想些债务违约方面的研究,但是看到的文献都是债券违约,债券违约算不算跑题啊?
债券违约其实本质上是是信用风险,而信用风险分析最重要的是基于财务面的偿债能力分析,所以应该不算跑题。再者你写的是案例,而不是实证,实证可能就更偏向金融,案例可以多写一些个案公司的财务问题。
当然财务的背后是业务,分析不要局限于财报,多探究一下数字后业务面的变化及原因。
八、债券违约会不会全部损失?
债券属于有价证券的一种,发行债券的与持有债券的形成一种合同关系(格式合同),双方关于债券的兑现等相关问题在合同中已经约定,如发生违约情况,按照合同约定的罚则执行,一般按照违约金与实际损失相当原则,所以如果只是时间方面的违约,违约金应该不至于高于本金。
九、债券违约对投资人的影响?
不久前,债券市场发生了几起违约事件。 尽管涉案金额不是特别大,并且从后续处理中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一些事件,但仍引起了相当大的社会影响。对于股票市场投资者而言,尽管他们通常不直接购买公司信用债券,而且所涉及的公司也不是上市公司,但他们通常不会引起太多关注。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鉴于这些事件的发生,每个人仍然应该对债券违约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十、债券都违约了,还可以买什么?
你指的是11超日债吧,投资都有风险的,就看是否控制好了。建议你看下合时代,标的都是第三方担保公司全额担保,比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