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案例分析怎么写?
回答如下:教育案例分析的写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案例概述:简要介绍教育案例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目的。
2.分析方法:说明使用的分析方法,例如SWOT分析、PESTEL分析、教育管理模型等。
3.问题诊断:分析案例中的主要问题,包括根本问题和表象问题,并进行分类和排序。
4.解决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宏观策略和微观措施,并进行评估和比较。
5.实施建议:提出实施方案的具体建议,包括时间表、责任人、资源需求等。
6.效果评估:对实施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总结。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案例分析应该具有针对性,即根据不同的教育案例,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和解决方案。
2.注意案例分析的逻辑结构,避免重复和遗漏。
3.案例分析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即提出的解决方案和实施建议应该具体、可行。
4.案例分析应该具有客观性,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性。
二、教师教育理念案例分析?
互动式活动参与度高,活动创造力强
三、stem教育理念及案例分析?
江丰光博士。台湾高雄师范大学工业科技教育系教育科技组博士,台湾大学博士后研究。现职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特聘教授,曾任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副教授。国际研究经验丰富,公费至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教育工学研究室、德国伊尔梅瑙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所。2017 榮獲第六届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北京师范大学京师英才一等奖,励耘优秀青年教师,校级优质课程优秀奖等奖项。研究领域为STEM教育、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学习空间等研究。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介绍STEM教育:一、STEM背景与目标二、三种STEM类型与教育理念三、STEM教育的评估方法四、STEM教育的实证研究
1:STEM背景与目标
先进国家为了提高全球科技的竞争力,重视高校STEM学科与提供STEM就业,教师人才培养到推动K12的STEM教育。而STEM教育旨在人才的培养,提升学生共同核心素养、跨学科整合重要性、重视深度学习:知识的迁移运用与创造、正式与非正式学习连结的趋势。
2:三种STEM类型与教育理念
1.基于教室内开展的STEM课程教师以一个主题贯穿整个教学,课堂设计以跨学科整合的学习活动,强调课堂内学生可动手完成的任务与作品。主要是用跨学科整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进行灵活迁移应用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
2.正式与非正式场馆结合的学习活动也即学校教育与场馆学习与体验相结合,其中场馆资源是正式与非正式学习结合的核心特色,它不仅提供了通过“实践”和“探究”获得知识的条件,同时也为师生了解掌握“跨学科概念”提供了便利。
3.学习共同体STEM项目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多样场景、学习共同体及文化要素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学习共同体也可以看作是区域和国家层面的跨单位间合作。它以同一个主题贯穿学习者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过程,逐渐加深学习的难度和广度,配套各年龄段课程资源和评价体系,追求人的终身学习。
3:STEM教育的评估方法
评估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有:学生手稿笔记/图示呈现/课堂观察/学生自我报告/组内互评/反思日志;总结性评价有:纸笔测验封闭式题型/纸笔测验建构式题型/作品集/访谈面试/任务成果展示对于STEM教育的评估,江教授给出几点建议:操作化定义学习目标、明确要考察学生什么能力以及能力水平等级的划分、不同评估方式结合应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可以参与评估体系的建构、给学生自我评估和调整的机会。
4:STEM教育的实证研究
江教授通过几个实证研究,表明STEM教学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对低水平学生学习成效有显著效果,可以培养合作意识、团队领导力、项目学习能力,有效提高科学与工程学科学习成效,提高对未来STEM工作的职业认同与职业认识以及STEM教师培训与交流促进专业成长。
最后,江教授就STEM教育的开展给出如下几点建议:
1、跨学科教师可以合作一个STEM项目;
2、学校培养校内STEM种子教师;
3、区域内、跨区、国内外STEM教师间的交流分享;
4、善用学校已具有的特色、资源;
5、结合社会资源 :非正式场馆 、 当地地理或人文景观;
6、参考国外K12的工程教育课程设计;
7、教师STEM培训涉及课堂教学、教学管理、小组合作、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评价五方面;
8、重视学习过程>成果。
四、什么是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这个大体上从成功和失败两个方面来分析的,从孩子的成绩及学校表现综合分析!
五、教育学案例分析答题技巧?
1 教育学案例分析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方法,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2 原因在于,教育学案例分析需要对教育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这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3 在进行教育学案例分析时,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育实践情况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得案例分析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实践性,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六、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怎么写?
以下是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分析的几个步骤:
1. 选择合适的案例: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确保案例能够反映出特定的教学问题或目标。
2. 详细介绍案例:客观、详细地描述案例,包括案例发生的背景、参与者(如教师、学生)、事件经过等。
3. 教学问题与目标:明确案例中存在的主要教学问题和目标,为后续的分析提供方向。
4. 分析与反思:
a. 学生分析:对案例中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认知发展水平等。
b. 教学策略分析:反思自己在案例中使用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方法、资源利用等。分析这些策略的有效性和局限性,以及如何改进。
c. 教学理念分析:从教育理念和理论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考虑如何将教育理念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际。
5. 改进措施与建议:根据上述分析,提出针对案例中教学问题的具体改进措施和建议。这些措施可以包括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育资源等。
6. 结论:总结案例分析过程中的主要发现和启示,以及未来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如何运用这些经验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七、学生逆反心理老师怎么教育?
第一,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教师要想教育好别人,必须自己先要学好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和一些被别人总结出来的教育青春叛逆期学生的机智和策略。努力提升自己的心理素养、教育与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等。只有懂得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才能避免盲目性,才能教育好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学生。
第二,转变观念,和学生交朋友:中学教师要摆正好自己的位置,不要把自己当作高高在上的教育者,而应该把自己当作学习者、班级管理的参与者、是学校、家长、社会的协调者。放下身段,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关心、爱护、尊重每一位学生,争取和学生交朋友,让学生没有顾忌地向自己吐露心声。
第三,营造良好环境,转化学生的逆反心理:中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要通过努力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建立良好的班风和融洽的师生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通过集体活动的教育、评价和激励作用,让逆反心理转化为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觉、自制能力。
第四,随时关注学生行为情绪,及时加以引导:每个学生由于家庭、学习和生活上的诸多原因,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甚至过激行为。作为老师,要随时随地的观察到学生的这些不良行为和情绪,并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地运用说服、榜样和道德评价等方法进行正面引导。
第五,加强与家长沟通,合作搞好孩子的教育:老师面对的是众多的学生,由于时间、精力和空间的限制,不可能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方面的表现。所以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很有必要经常加强沟通,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合作协商找到最佳方法解决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及思想上的问题。
第六,掌握一些常见方法,力争做到对症下药:一是疏导方。当学生遇到挫折和失败以后,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也不能认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而产生逆反心理的时候。老师要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客观评价自己。并教会学生利用换位思考法、自我激励法和情境转移法等排解或发泄不良情绪,释放心里的压力和痛苦,避免产生消极的逆反心理。
八、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以及解决方案?
家庭教育的案例分析以及解决方案涉及到多个方面。这里提供一个通用的案例以及解决方案,但请注意,具体的解决方案可能因个人和家庭的情况而异。
案例:
小张是一个12岁的男孩,正在读初中。他的父母最近注意到他学习成绩下降,而且变得孤僻,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经过与孩子沟通,他们发现小张在学校受到了欺凌,因此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也害怕与同龄人交往。
解决方案:
1. 加强沟通:小张的父母需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时刻关注他的情绪和需求。此外,鼓励孩子与家庭成员分享自己的困扰和想法,创造一个温馨和支持的家庭氛围。
2. 解决问题:与小张的学校老师沟通,了解他在学校受到欺凌的具体情况,并协同学校解决这一问题。同时,提高小张的自我保护意识,教会他如何应对欺凌。
3. 提高自信心:鼓励小张参与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培养他的兴趣爱好,让他在这些活动中找到自信。适度的赞扬和肯定也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4. 家庭教育:父母需要关注自己的教育方式,避免过度苛责孩子。同时,尝试采用积极的教育方式,例如鼓励、引导和榜样示范等,让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关爱和尊重。
5. 专业帮助:如果问题持续存在,可以考虑寻求专业帮助。心理辅导、家庭治疗等专业服务可以帮助家庭应对复杂的教育问题,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请注意,这个解决方案只是一个参考,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在应对家庭教育问题时,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家庭环境以及问题的根源,进而采取合适的解决方案。
九、6-12岁孩子教育失败案例分析?
六一十二岁孩子教育失败,说明这个家庭教育方法不对,还有父母方面肯定有一个脾气非常暴燥的人,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作为父母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怎样教育孩子,教育孩子要从小开始,对别人要有爱心,要多帮助有需要的人,不能自私
十、幼儿家庭教育案例分析开头怎么写?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教育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小辰是个聪明的孩子,头脑灵活,思维活跃而且模样长的也非常讨人喜欢。虽然刚进学校上一年级,但他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特别强,学习成绩始终是在班里名列前茅,甚至在年级中也数一数二。照道理这么聪明又活泼的孩子老师应该是非常喜欢,同学也很愿意跟他做朋友的,事实却恰恰相反。在校的老师无不见他直摇头,同学只要见到他就立马躲得远远的,就想老鼠见到猫似得害怕。原来,小辰有个坏毛病,喜欢欺负其他同学,经常是看到班中的同学被他打,因此同学们都非常害怕他。另外,小辰有多动的毛病,无论是上课还是其他活动,他始终没有办法让自己安静下来,造成老师经常为了他而停下来没办法正常上课。教学进度没法完成,他的特殊行为也影响到班里其他同学的听课、学习情况,就这点也让老师非常头大。
在这个案例中,孩子的表现的确让我们很担忧,这么小的孩子就如此行为,等他长大了,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后果不堪设想。那么,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让孩子变成了这样的呢?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辰,男,民族:汉族,出生年月:2000.10.2
二.个案背景
父亲是长途客运司机,长期在外工作,家中只剩母亲和他两人。母亲负责照顾料理他的生活以及对他学习进行辅导和督促。母亲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没有工作在,家庭经济收入一般。由于父亲很少在家,因此小辰跟父亲的沟通和交流很少,他根本不了解父亲其实是怎样一个人。小辰的父亲文化程度也较低,平时只要小辰犯错误或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会用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把孩子打一顿来解决问题。父母亲常常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而产生矛盾,可以说小辰生活在一个不够安定、和睦的家庭环境中。
三.个案分析
事实上,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多半是源自对父亲行为的模仿。家庭环境中父母的行为方式是幼儿模仿的主要对象,父母有爱动手的习惯,孩子就也很快地表现出这样的行为特点。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一些不好的东西传递给了可爱的孩子。希望孩子好,就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这是一方面的提示。
仔细分析案例还可以发现,当孩子表现出错误倾向时,家长没有去寻找孩子出现问题的缘因,而是将孩子痛打一顿以解决问题,这样的办法并不有效。原因在于父亲没有让孩子“心服口服”。以暴力解决问题时,由暴力产生的不满情绪就会储积下来,它像洪水猛兽,必须找到发泄的途径,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疏导,就会造成孩子心灵的扭曲,最终产生过激行为。正如我们在物理中学过的经典力学原理,你用多大的力,就会产生多大的反作用力。“你打我,我打猫”是孩子潜意识中典型的反作用力心态。该怎么办呢?我想起了大禹治水的故事。据传说,禹的父亲鲧花了9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治服。因为他是水来土掩,造堤筑坝,采取的是“堵”的办法。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而大禹总结经验,采用了疏导的方法,开渠排水,疏**道,使滔天洪水“决九川,距四海”,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结果治服了洪水。当孩子表现出错误倾向时,重要的是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并能像大禹治水那样,从源头上给予“疏导”和正确的引导,使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的指导,改正自己的错误。
四.个案指导
(一).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1、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
2、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
3、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不过,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
五.个案指导成果
小孩这样的性格不是一两天养成的,让她在短期内完全改变,那是不可能的。目前,她的情绪稳定多了,脸上的那仇视的表情已经不见了,笑容也渐渐地增多了,和一部分同学的关系也还不错,我想,这是学校家庭合力的结果
六.结论与反思
通过个案,我意识到家庭内不正确的教育手段必然促使孩子对爱的情感的“餍足”,对爱的情感的麻木不仁,亦抑制了其对周围人产生爱,容易滋长狂妄自大、唯我独尊的心理,加剧对孩子心灵的伤害。小辰家庭教育的恶性循环,加重了孩子仇视学校、老师、同学的心理。家庭因孩子的问题失去了往日的欢乐,从溺爱到打骂,对一个心智还不成熟,分辨能力不强的孩子来说,心理的不适应是显而易见的,导致孩子问题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于是只能通过不恰当的方法宣泄内心的不满。儿童青少年学习不良、反社会行为、违法犯罪行为与家庭教育气氛、父母教育方式及心理环境等密切相关,任何一个学生的心理偏差以至于最终的行为偏差都可能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人际关系中找到某些直接或间接的根源。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业产生负面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制约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把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作为一种责任,以此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整合,共同雕塑具有完美人格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