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104 2024-06-08 13:36 admin

一、关于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学前教育要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时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教会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

二、浅谈高职护理教育改革论文从哪些方面来写?

高职护理教育。

从教学视角来说,以下几点教育目标或许是当前研究热点。

护生的护理伦理决策能力、中高职衔接、教医结合等等倒是还有可以创新化讨论的点。

但我今天想说是,从改革视角来说,我认为,教师的职业素质及专业水平的考核是非常大的一个问题。

话不多说,实际举例吧。

这是一个学生,找我指导文章撰写修改,图中是她老师的论文批注意见。

看到这个,我是火冒三丈!!

支持性心理护理,这一名词,我国最早在1996年的一篇文献中可查阅到,也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

还是上面那位老师,竟然说知情同意书与伦理学要求与文章无关????看到这个我都蒙了,这真的是带教老师?

仍旧是这位老师,我又发现她的理解能力存在一定问题。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此话有什么问题? 这种表述在知网一搜一堆,难道学术界那么多人都是错的?

还有几个案例,我就不过多赘述了,太气人了。

这个学校是四川这边的一个学院,具体的老师名字我就不说了。

但这些老师的言论,很明显能够表现其专业水平不高、职业素质也存在一定问题。

试想,这样的老师,指导学生,真的能培养出适合临床的多专多能的人才吗?

能否培养出人才,老师的水平是先决条件。

可以说,职业教师的准入资格、考核机制等等仍是高职护理教育或者说此类实践科目类教育的重点研究话题。

三、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意见颁布时间?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意见》的颁布时间:1999年6月13日。

《意见》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教育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缓解,政府依法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有序参与、各方合力推进的格局更加完善,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提供制度支撑。

四、教育改革和发展背景?

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以上,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五、全面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化育人体系改革,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1.突出德育实效。坚持德育为先,推动“一校一案”制定中小学校德育实施方案,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认真贯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丰富教育形式和载体,组织时代楷模等先进人物进校园活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全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强化以“沂蒙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文化教育。

2.注重全面发展。改进科学文化教育,统筹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着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认知能力,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学习能力。严格落实早操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体育、艺术活动,发展特色社团,每年降低中小学生近视率1个百分点。出台体育、文化、艺术项目购买服务办法,鼓励专业社会组织提供体育、文化、艺术教学支持。用足用好用活课后延时服务时间,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拓展活动。做好学生发展指导,加强学生人生规划教育,开展职业体验。

3.强化实践育人。发挥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各类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公共设施的育人作用,每所学校至少设立1处校外实践基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丰富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内容,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突出劳动教育,创建一批劳动教育实验区,坚持学生值日制度,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适当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养成劳动习惯。

4.注重家校共育。密切家校联系,强化学校、老师、家长联动机制,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和家长委员会协同作用,办好山东省网上家长学校,丰富家庭教育课程资源,扩大家长参与度和覆盖面。推动每个城镇社区和具备条件的农村社区,建设一所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为家长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5.搭建协同机制。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打造“乡村温馨校园”,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建立教育结对帮扶机制,推进区域间教育协调发展,全面实现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的结对办学。推广青岛支教岛经验,打造教育志愿者专业团队,建立名师名校长支持服务乡村教育制度。

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6.加强课程教材建设。颁布地方课程管理办法和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建立质量监测评估制度,提高课程实施质量。以课程为载体,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试点,提升中小学生国际素养。制定中小学教材管理实施办法,组织编写优质地方课程教材,规范中小学教材教辅管理。

7.优化教学方式。实施课题引领计划,带动育人方式改变。倡导启发式、互动式、情景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融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坚持因材施教,注重分层教学,全面建立学情会商制度和学困学生帮扶制度,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注重发现、培育、推广优秀教学成果,每2年组织一次省级优秀教学成果评选。

8.加强资源建设。整合资源,搭建覆盖基础教育各年级各学科的数字教育资源平台。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和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加强信息化终端设备及软件管理,建立数字资源进校园审核监管机制。

9.规范教学管理。修订《山东省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制定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指导学校建立教学管理规程。科学安排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坚持并完善课业负担调查制度,推行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三、深化考试评价改革,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10.健全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县域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教师育人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开展质量检测评估。完善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健全山东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课程实施评估标准,全面开展教学评估。

11.完善招生考试制度。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制度,建立入学通知书制度,落实控辍保学责任。统筹公办、民办学校招生,严禁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掐尖”招生、违规招生。完善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推行等级评价、等级呈现、等级录取,推进高中学校通过课程特色、学生特长彰显办学特色。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

四、强化师资保障,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

12.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岗位设置标准,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管理办法,绩效工资总量向寄宿制学校和开展课后服务的义务教育学校倾斜。加大工作量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权重,全面搞活内部分配。深化“县管校聘”管理机制改革和校长职级制改革,明确校长办学治校的责任和权力,在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框架内,进一步完善校长薪酬分配办法。制定教师教育惩戒权实施细则,坚决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13.提升教师素质能力。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鼓励高水平综合院校举办教师教育。完善省属公费师范生和市级政府委托培养师范生政策,努力提高师范生生源质量。完善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招聘办法,改善教师结构。构建省、市、县、校四级教师培训体系,3年内每名教师至少接受一次集中培训。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每年组织优秀教师送教上门,培训乡村教师10万人次。加强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每3年培养200名齐鲁名师、100名齐鲁名校长。

14.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明确教研机构及教研员工作职责和专业标准,健全教研员准入、退出、考核奖励和专业发展机制。完善省、市、县三级教学研究体系,为教研机构配齐所有学科专(兼)职教研员。积极推进县级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建立县级教研机构兼职教研员制度,组织立经常性教研活动。

五、强化条件保障,筑牢学校高质量发展基础

15.继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科学编制县域中小学布局规划,落实城镇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规划建设政策,建立消除大班额长效机制。做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在留守儿童、特困家庭儿童集中的乡镇建设一批寄宿制学校或博爱学校。加快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16.提高经费保障水平。建立义务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适时重新核定公用经费标准。落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2020年达到每生每年1000元以上,个别确有困难的地区可延至2022年前。完善普通高中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和学费动态调整机制,原则上3年核定一次学费标准。

六、强化组织保障,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17.落实部门职责。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要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教育情怀。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基础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优先保障基础教育,土地等公共资源优先满足基础教育发展需要。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为深化改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供保障条件。

18.强化考核督导。要把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督查内容,并将结果作为干部选任、表彰奖励的重要参考。对办学方向、教育投入、学校建设、教师队伍、教育生态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地方,要依法依规追究当地政府和主要领导责任。

19.营造良好环境。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齐抓共管,抓好思想引领和舆论引导,推动提供更多儿童优秀文化产品,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加强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维护校园正常秩序和师生合法权益,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营造教书育人良好氛围。

六、教育改革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教育改革发展对社会的发展起建设作用,提升教育水平,可以提高全民接受教育的程度,提高全民知识水平,促进社会发展。

七、关于深化义务教育改革的指导意见?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强化教师队伍基础作用,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八、关于幼儿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于什么时候颁布?

2003年,教育部等部门颁布了《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新世纪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总目标是:形成以(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九、高职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高职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为了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改革显得尤为迫切。对于高职教育改革而言,制定一套实施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1. 制定背景

高职教育改革是面向新时代新目标的要求,旨在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与效益,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支撑经济发展。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这类人才的重要渠道,在改革中担负着关键角色。

2. 基本原则

高职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 市场导向:将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
  • 创新驱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 质量第一:建立健全质量评价机制,严把入口关,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 产教融合: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推进校企合作基地建设。
  • 国际化:积极推动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

3. 具体措施

高职教育改革方案应包含以下具体措施:

3.1 课程改革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完善课程设置,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门人才。

3.2 教师队伍建设

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优化教师结构,引入更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3 校企合作

积极拓展与企业的合作渠道,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同时,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合作,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3.4 评价体系

建立全面、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通过对学生的实践项目和毕业设计等进行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能力。

4. 预期效果

高职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预期将取得以下效果:

  • 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 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效益,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就业率。
  • 加强校企合作,使教育与产业更好地结合,推动产业升级。
  •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 推动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5. 结语

高职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制定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实施方案应基于市场导向、创新驱动、质量第一、产教融合和国际化的基本原则,并从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来具体实施。通过改革的实施,预期将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教育质量、推动产业升级和国际化发展的目标。

十、副高职称专家评审意见?

任职期间该同志认真学习,工作责任心强,政治立场坚定,组织观念强,能注重自身修养。

工作中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不断自我提升,自我积累,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生产组织能力强,能较快地熟悉并掌握生产情况,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自进入本单位工作以来,该同志始终从事本专业工作,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显示了较高的生产组织水平、较强的管理能力。

在与同事交流过程中获得较好的评价。

该同志在助理工程师任职工作年度中考核为合格,已具备晋升冶金专业工程师的任职条件,同意推荐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