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什么是教育新闻?

59 2023-08-09 07:11 admin

一、什么是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传播对教育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如传达教育信息,引导教育舆论;展示教育形势,提供工作经验;传播新理论、新知识、新观点,提升受众思维文化水平;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促进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的解决等。

教育新闻传播的这种作用是由新闻传播致效功能所决定的。但是,当前教育新闻传播中还存在着诸多缺失,教育新闻传播者应该培养对受众的角色期待意识、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改善传播方式等来加以改进。

二、学生摘抄教育新闻有哪些?

教育是神圣而崇高的。

  教育是育人的事业。

  教育的伟大使命是让人们从无知走向睿智,从幼稚走向成熟。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

  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

  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

  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

  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

  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

  激情、诗意、机智、活力、恒心的源头活水是理想。

  理想也是神圣而崇高的。

  理想是行为的动力。

  理想是人与动物的界限,理想使人成为万物之灵。

  理想是伟大与平庸的分野,理想使人与众不同。

  理想产生激情,激情使理想的主旋律铿锵有力。

  理想产生诗意,诗意使理想的调色板光彩照人。

  理想产生机智,机智使理想的追求充满智慧的美感。

  理想产生活力,活力使理想的实现有了不竭的源泉。

  理想产生恒心,恒心使理想的探索成为快乐的进程。

  激情、诗意、机智、活力、恒心使理想变为现实。

  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都需要创新。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国家强盛的动力。

  创新是人才成长的基因。

三、教育环境变化怎么写?

教育环境一方面是那个就是单纯的环境布置,要改变的话,就是改改孩子受教育的场景,以及学习用的工具。

教育环境变化的另一方面是人为的,比如家庭教育中,父母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格局。然后学校教育呢,就可以调整某科的代课老师,或者呢,在学校专门有个心理咨询老师,针对孩子的心理教育,以及教室的布置的调整等。

这些教育环境的变化会不会帮助到孩子呢?

四、山东教育新闻网如何投稿?

投稿邮箱:

sdjysxmt@163.com

投稿要求:

一、格式要求

1. 文末应注明作者和来源,且真实准确,无作者应署名,未注明的稿件将不予审核发布。

2. 标题字数不超过30字;正文篇幅适当,内容简明扼要,不超过3000字;逻辑框架清晰,问题观点准确,数据翔实可靠,论证实例鲜活。

3. 投稿内容中如有图片或视频,请与文档分开保存,合并成压缩包发送至邮箱附件。

二、内容要求:

1. 经验做法类。主要指各级教育部门在推进教育重点工作方面的实践成效,在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方面的有益探索,在教育改革发展方面的创新举措,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的新发现新思路,以及其他具有可推广应用价值的典型经验。

2. 动态要情类。主要指全省教育工作中的重点事件或突发事项等,如启动重大活动、开展重要项目、完成重点工作、获得重大荣誉等。

3. 稿件内容客观真实,不得出现带有情感色彩的自我表扬和口号性语句,此类文字较多的稿件不予发表。

山东教育新闻网采用人工审稿,审发时间会有延迟,敬请谅解。投稿中如有疑问请拨打0531-51756531,欢迎来稿。

五、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和新闻业的变化?

若干年后,“新冠时代”一定会是历史书上被大写特写的一笔。关于它的表述可能是:“新冠时代,始于2019年12月末,终于20XX年。主要是指由COVID-19病毒导致的急性呼吸到感染病在全球大肆传播感染的历史。”

血和泪被一笔带过,荣耀和成就却被大肆描摹。

所以你看,历史本就如此,无情又残忍。

对于我们这一代的很多新传人来说,关于“你为什么要学新闻”的问题,答案大多源自柴静的《看见》。

在她这本长达400多页的自传里,柴静首次将她十年央视的工作经历、作为记者的个人成长心路以及国家历史大事件糅合在一起: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华南虎照片事件、药家鑫事件……

在这些举国皆知的大事件背后,柴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个性化的视角,让我们得以了解个人(或者说是作为新闻人的个人)在时代和社会中的使命和担当。

“一个不关注真相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不追求真相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堕落的社会”,试问哪一个一腔热血踏进新传的新传er们不曾有过“铁肩担道、妙手著文”的理想和抱负呢?

可是,正如豆瓣评论区中的那句“我们面对同一个世界,却无法看见同一个世界”,正如当初怀揣着新闻理想的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新闻业那般灿烂而张扬肆意的十年,再也不会回来了。

所以,尽管课堂上我们仍然会感动于救亡图存时期新闻人的热血,仍然感叹于世纪初一大批新闻人以身作剑划破黑暗的勇敢,可是当现实里面对一次又一次“选题太敏感”“选题不合适”“选题不可能发”的警告,一版又一版被改的面目全非的新闻稿,一张又一张粉饰太平的“真实的不真实”的新闻照片……

或许我们一次又一次不得不承认心中那愈演愈烈的不幸感:原来感觉和知道,梦想和现实,断裂地如此彻底。

2016年11月22日,牛津词典把“后真相”(post-truth)评选为2016年度词汇,这当然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文化范畴内的概念,实际上,它直接扯裂了当下新闻业的遮羞布,预示着一场逃无可逃的新闻业危机:“‘后真相’是与公共舆论的境况所发生的重大转折相联系的,而这种转折又特别是与媒体手段的变革相表里”。

也就是说,“后真相”一词实际上昭示着这样一种不得不承认的尴尬境遇:即真相“永远是经过一定的结构性或程序性处理过的被再现的‘真相’,更进一步的,“很多素质出众的公众并不是不能识别和批判新闻,而是他们压根没打算这么做,因为对于新闻的消费者而言,这么做实在是太无趣了:就算发现是假新闻,那又怎么样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诸如新闻专业主义、诸如对新闻真实与客观的追求等似乎成为一场新传人的自娱自乐。但哪怕在这种残忍的现实下,我们仍然从未放弃努力,这不禁让我想到小学课本上那个执着于将搁浅的小雨丢回海洋的小男孩:

“这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

“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还有这一条……”

——有一种向伟大绝望献祭的虔诚

如果说由新技术手段促成的“后真相时代”是对新闻理想的第一场谋杀,那新冠疫情对所有人来说就是新闻理想的真正挑战:因为前者或许只让我们看到了一种面对历史车轮滚滚前进的无力感,而后者则让我们看到了掩盖在乌云后的另一层“真相”:与我们对抗的,恰恰是在我们之外的另一个我们。

2019年12月末,新冠疫情在湖北武汉爆发。那个时候大概所有人都不会想到,这仅仅是漫长三年“抗疫战争”的开始,而从那时起直到现在的三年里,现实远远比任何电影都奇幻。

回到这场故事的起点:2019年12月30日晚,湖北省武汉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XX在同学群中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提醒大家注意防范,4天后,他因“在互联网发布不实言论”被辖区派出所训诫(2020年2月7日,他因为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打码一个大家都清楚的名字

2020年12月,成都一名确诊女子因为流调信息发布导致隐私泄露,遭到网暴;

2022年1月4日,西安一名孕妇因腹痛到西安高新医院就诊,却因核酸检测问题延误了就诊时间,导致八个月的孩子胎死腹中,最终流产;

2022年7月,一名叫“阿芬”的女子因为自己新冠康复者的身份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受阻,无奈之下只能临时“住”在上海虹桥火车站的卫生间;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北京防疫政策下徒步翻山越岭的农民工,比如内蒙古工业大学的“恐怖列车”,比如郑州富士康那些徒步回家的工人……一件又一件绝望的事件背后至少有一个可以值得充满希望的事情,那就是——至少它们是可以被看见的,哪怕它们很快就被不见。

是的,我们唯一值得骄傲的事情,就是我们从未停止过发声。

最近,新疆火灾一事牵扯着每个人的心,大家之所以如此愤怒,并不仅仅是在这场事故中离开的10条生命,而是他们原本可以不必离开。更令人震惊的事情在于,在深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竟然不允许评论。于是,为了表达愤怒和不满,网友们开始自行发声,但是......

随后,一条新的消息开始在朋友圈被疯转:新闻信息跟帖评论先审后发!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新修订的《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自2022年12月15日起,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而这一政策对应的主体是“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以及其他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网站平台”。

暂时抛开「理性」和「控制」本身的有限性不谈,这种逻辑所建立的价值观造成的危害是,受到不公待遇的人的哭声、控诉可以轻易地被衣冠楚楚的「冷静」权威噤声,任何故事一旦被贴上「情绪化」的标签就直接失去了一切价值。

这个时候,我们的坚持或许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当下,如何才能保持新闻人的理智和冷静,如何才能坚持审视和批判的目光,如何才能做到像柴静书里所写的那样:“公众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要求是揭示这个世界,不是挥舞拳头站在什么东西的对面?”

鲁迅先生在《呐喊》中提出了一个关于铁屋子的故事,“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现在我想问的是,如果是你,你是选择清醒地做必会失败的抵抗,还是选择跟其他人一样糊涂但无痛的死去?

最近发生的很多事情让很多爱宝们开始迷茫:学新闻是为了什么?新闻理想还会实现嘛?对此,大仁老师从“教书匠”的角度给出了他自己的解读:

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新传er,我们必须放弃对现实的任何不切实际的期待,但这并不意味着一种绝望。就像最近跟朋友的聊天:

“我朋友圈几乎所有都在转”

“转了还是被删,有什么意义呢?”

“发声就是意义啊”

是啊,发声就是意义,不麻木也是意义,在裂缝中抗争也是意义。当然,前提是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清醒、保持理性,不沦为他人的匕首。

我还是愿意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当关于新冠历史的宏大叙事都在欢呼这场旷日持久的胜利时,当有人开始从各个视角评价整个社会为此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时,一定有一段历史是属于我们的:

——那是关于清醒、努力、勇敢、不放弃和坚定抗争的历史,是用一次又一次点赞、评论、转发、截图、发声堆砌起来的,关于历史的真实的记录。

如果关于新闻的梦碎了,那就再造一个。至少做一个清醒而勇敢地记录历史的人,也很酷,不是么?

作者:小可

审校:大仁、羽生

参考文献:

1.张华.“后真相”时代的中国新闻业[J].新闻大学,2017(03):28-33+61+147-148.

2.《理性客观中立,有问题》, Philosophia 哲学社公众号,2019=07-16

六、互联网新闻生产发生了哪些变化?

传播方式不断增多。现在的互联网技术被各个领域所应用,运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在新闻传播方面,互联网的应用app也越来越广泛。 互联网技术的提高,使的参与新闻的二次传播方式方法也变得多种多样,转发链接即分享,热点新闻讨论在微信朋友圈时常引发热议。为适应各式各样的新闻受众需求,而生成的多种传播方式,正在逐步改变着新闻传播现状。

七、甘肃教育的变化作文

《甘肃教育》伴我成长

   20世纪90年代初,我刚从学校一毕业,就被分配到陇东偏远山区的一个小乡镇的初级中学。让我感到幸运的是,我这个“科班”出身的毛头小子不但被学校破格任命为理化生教研组组长,而且学校还给我这个组长配发了在甘肃教育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甘肃教育》杂志。从此,我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19年的教学生涯中,《甘肃教育》伴我不断成长。她是我最得力的教学助手,是她陪伴我度过了山区寂寞难耐的日子,是她让我坚定了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信念,也是她不断丰富我的教育思想,增长我的教育智慧,使我从一个教学新手逐渐成长为一个教坛胜任者。19年间,《甘肃教育》是我唯一完整保留的学习资料,看着摞起来将要超过我1米80身高的《甘肃教育》,我不禁思绪万千。  能够阅读《甘肃教育》,我感觉是幸福的。每本《甘肃教育》都载着我苦苦的期盼,就如同等待恋人一般,其中充满了焦急和甜蜜,当收发员喊着“你的《甘肃教育》来了”,我便会飞快地跑到收发室把她捧在手中,仔细端详她的面容,“甘肃教育”几个字一直是那样的亲切。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页,则是我每次要逐字逐句阅读的卷首语,虽然只是千字短文,但字里行间却能针对教育时弊直言不讳,那紧扣心弦的语句不断给我以启示,让我每次都能有着沉重深入的思考,进而使我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记得有一篇《太阳的味道》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人性的温情,缺失了对生命的尊重,缺失了对人的成长过程的人文关怀,面对心灵的荒原和精神的枯萎,我们追求那些由数字所组成的考试成绩又有什么意义呢?我阅读着、思考着。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最信奉的题海战术甚至暴力手段逐渐从我的教育手段中消失,我尝试着给教育注入人性的温情,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潜能得到开发,也让他们能闻见“太阳的味道”……我深切地感受到:接受教育是每一个人成长必经的一个过程,但这一过程不应是冷冰冰的,一味追求所谓的分数,只会让原本健康活泼的生命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课程改革”栏目使我及时了解了新课改理念,并让我深切地认识到,时代的发展变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无以回避的挑战,我们必须重新思考,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努力使自己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单纯的授课者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课程的消费者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的从教者变为社区文化的传播者。   “教法”、“学法”栏目则不断丰富我的教学技巧,提高我的教学水平,填补我的知识空白;“管理”栏目为我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指点迷津,帮助我树立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理念;“视点・人物”栏目中介绍的诸多名师为我树立了榜样,使我不断克服职业倦怠;而在“茶座”稍事休息,则让我顿觉浑身舒畅,忘记了阅读的疲劳,从而再一次畅游在知识的海洋。  更让我欣慰的是,《甘肃教育》上刊登了我的拙作。对于一个农村初级中学教师来说这是一种荣幸,更是一种荣誉。当校长在教职工大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时,同事们都向我投来了赞许、羡慕的目光,那一刻我感觉真好,看着同事、学生在学校阅读栏里拥挤着看我在《甘肃教育》上发表的文章,我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甘肃教育》已陪我走过了19个春夏秋冬,并不断引领我成长。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还会继续用好《甘肃教育》,她是我教书育人方面的知己。   在《甘肃教育》创刊30周年之际,我衷心地祝愿她走得更加坚实,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八、关于部队教育的新闻稿范文?

该部队积极探索教育模式,使教育更加多元化。

九、考研,教育学,新闻传播选哪个?

新闻相对教育来说分数要高,你可以考教育,方向也比较多,学校也比较多。

十、新闻编辑怎样随着媒介形态变化和发展的?

从报纸诞生到网络媒介问世,伴随着新闻载体的形态变化,新闻编辑业务的变革和发展从未停止过。西方学者在研究媒介形态变化时发现并总结出若干原则,其中“共同演进与共同生存”的原则、“形态变化”的原则和“增值”的原则为我们了解新闻业务活动的发展演变规律提供了一个传播学的视角。

(1)“共同演进与共同生存”原则是指“一切形式的传播媒介都在一个不断扩大的、复杂的自适应系统以内共同相处和共同演进,每当一种新形式出现和发展起来,它就会长年累月和程度不同地影响其他每一种现存形式的发展”。

(2)“形态变化”原则是指“新媒介绝不会自发地和孤立地出现——它们都是在旧媒介的变化中逐渐脱胎出来的。当比较新的形式出现时,比较旧的形式就会去适应并继续进化而不是死亡”。

(3)“增值”原则是指“新出现的传播媒介形式会增加原先各种形式的主要特点”。

事实上,媒介形态变化与传播手段和方式演进分不开,正因为有广播、电视和网络这些后起之秀的一轮轮冲击,报纸的新闻编辑业务才得以不断改进。最终使这一历史最悠久的媒介的特点更鲜明,使其潜在优势更充分地发挥出来。同时,报纸编辑本身又为新媒介的编辑业务奠定了基础,新媒介的编辑特点总是在汲取传统媒介的编辑经验中衍生出来的,而且这种特点后来还会反过来影响传统媒介的编辑改革。也正因为各类型新闻媒介共同演进和共同生存,新闻编辑才从最初的单一文字编辑发展到多媒体形式并存的编辑,其工作内容和操作手段都在日益丰富和变革之中。

①广播诞生之初,新闻主要靠报纸提供。广播在新闻采编方面独立运行后,使这一新兴媒介突破了报纸的压制,广播定位的个性化、内容的结构性调整、节目设计的“板块式”、重视现场直播、运用互动性传播方式等,充分显示出固有的优势,使新闻编辑这一特殊的职业在广播电台开始占据重要的位置。

②电视新闻编辑伴随着电视新闻传播技术的发展一步步成熟起来,从口播新闻到电子摄录新闻,从国内新闻报道到国际新闻报道,从新闻录播到现场实况转播,从新闻栏目到新闻频道,无一不是现代科技与新闻采编业务相结合的结果。

③新闻编辑工作在网络媒介诞生之后,表现出两种趋势:

a.对各类传统新闻媒介编辑业务的融会和整合,即将报纸的文字、图片、版面编辑方式和广播的音频编辑、电视的音频与视频编辑相融合,同时根据网络的传播特点进行整合,形成真正的多媒体传播模式;

b.新闻编辑业务与新闻信息采集的一体化趋势。网络中受众也是传播者,集新闻信息采集、编辑和发布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