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法制教育内容简短

191 2023-07-07 17:15 admin

一、法制教育内容简短

1.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

2.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需要建立健全社会自治体系,使人民团体、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在提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的同时,积极参与法治事业的进程,在与民众切身利益的事务上以及帮助特殊人群、预防违法犯罪方面有更多的作为。

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法律帮助。发展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业,统筹城乡、区域法律服务资源,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

4.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构建对维护群众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落实领导责任制。

二、法制教育内容资料

德育教育是一种基于价值观的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能够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公民。

德育教育主题:

1. 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民族、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全球化意识和国际化素养。

2. 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

3. 人文关怀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平等、宽容、友爱、尊重和关怀的品质。

4. 生命教育: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关注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高生态文明素养。

5. 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端正的价值观和正确的道德标准,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勤奋努力、尊师重道、关爱他人”的品质。

德育教育内容:

1. 学习做人的道理、了解社会伦理规范、尊重人权法律。

2. 培养合作精神,在工作中尊重每个人的不同需求和希望。

3. 学习对待他人的方法,并尝试积极致力于提高自己的情商以及人际交往技能。

4. 培养各类技能,包括口语表达、聆听、构建团队、发展领导能力、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等。

5.通过对历史、传统文化、优秀人物与文学经典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心。

三、法制教育内容写什么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设立的课程,课程主要内容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该课程针对大学生入学后在成长成才过程中所遇到的思想困惑、道德遐思、法律疑问而展开,以问题为导向

四、安全法制教育内容

我国第一个至第十个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分别是:

第一个法制宣传日即2001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第二个法制宣传日即2002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第三个法制宣传日即2003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第四个法制宣传日即2004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

第五个法制宣传日即2005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第六个法制宣传日即2006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第七个法制宣传日即2007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第八个法制宣传日即2008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第九个法制宣传日即2009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第十个法制宣传日即2010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五、幼儿法制教育内容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什么人都要遵守法律,无论什么人犯法都要受到法律追究,不因身份、地位、民族、性别、贫富、职业等而有所区别。所以儿童也不会因为他小犯罪了就不用接受惩罚。

  一、宪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3、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5、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6、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

  二、国旗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3、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

  4、国旗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指定的企业制作。

  5、全日制学校,初寒假、署假和星期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

  6、国庆节、国际劳动节、元旦和春节,各级国家机关和各人民团体应当升挂国旗。

  7、全日制中学小学,除假期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

  8、国旗与其他旗帜同时升挂时,应当将国旗置于中心、较高或者突出的位置。

  9、不得升挂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格的国旗。

  10、在公众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15日以下拘留。

  11、依照《国旗法》规定升挂国旗的,应当早晨升起,傍晚降下。遇有恶劣天气,可以不升挂。

  12、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旗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国歌或者唱国歌。

  三、义务教育法

  1、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2、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3、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4、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5、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6、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

  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8、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9、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10、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

  1、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

  2、“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3、交通信号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警察的指挥。

  4、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占用、损毁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

  6、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门前的道路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施划人行横道线,设置提示标志。

  7、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

  8、根据道路条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划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没有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在道路中间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两侧通行。

  9、在专用车道内,只准许规定的车辆通行,其他车辆不得进入专用车道内行驶。

  10、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

  11、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

  12、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

  13、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14、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15、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

  16、学龄前儿童在道路上通行,应当由其监护人、监护人委托的人或者对其负有管理、保护职责的人带领。

  17、乘车人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不得向车外抛洒物品,不得有影响驾驶人安全驾驶的行为。

  18、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

  五、浙江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

  1、专门接送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的车辆驾驶室两侧喷涂车属单位名称、核载人数,车身按规定喷涂统一颜色,车身后部喷涂“校车”字样、高速公路最高行驶限速。

  2、二轮摩托车只允许在后座位置搭载一人。

  3、非机动车和行人不得进入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

  4、在没有划分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道路,非机动车和行人应当在道路两侧通行。通行宽度从道路(不含路肩)右侧边缘线算起,行人不得超过一米,电动自行车、自行车不得超过一点五米。

  5、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一千五百元罚款。

  六、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的举办者应当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

  2、学校应当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应当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当发生伤害事故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救助受伤害学生;并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

  3、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在不同的受教育阶段,应当根据自身的年龄、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避免和消除相应的危险。

  4、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5、学生的行为侵害学校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组织、个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成年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6、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由于过错,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1)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2)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3)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4)未成年学生的身体状况、行为、情绪等有异常情况,监护人知道或者已被学校告知,但未履行相应监护职责的;(5)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有其他过错的。

  7、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1)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2)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3)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4)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

  七、教育法

  1、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3、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5、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6、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7、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8、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9、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1、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1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应积极参加当地的社会公益活动。

  八、未成年人保护法

  1、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

  3、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4、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5、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6、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7、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8、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9、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

  10、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11、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12、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13、学校应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

  14、学校应当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15、学校应当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

  16、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17、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18、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19、对于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20、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并采取措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的和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义务教育。

  2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以及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2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校在节假日期间将文化体育设施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23、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推广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

  24、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以上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

  25、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

  26、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27、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28、禁止拐卖、绑架、虐待未成年人,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

  29、禁止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或者组织未成年人进行有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动。

  30、公安机关应当采取有力措施,依法维护校园周边的治安和交通秩序,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31、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不得侵占、破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场地、房屋和设施。

  32、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

  33、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和受遗赠权。

  34、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的,应当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的未成年子女的意见,根据保障子女权益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依法处理。

  35、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询问未成年证人、被害人,应当通知监护人到场。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2、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

  3、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4、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

  5、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6、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7、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使其离家出走,放弃监护职责。

  8、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异的,离异双方对子女都有教育的义务,任何一方都不得因离异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

  9、继父母、养父母对受其抚养教育的未成年继子女、养子女,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预防犯罪方面的职责。

  10、任何人不得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本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为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提供条件。

  1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含有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读物、音像制品或者电子出版物。

  12、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节目,不得有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13、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14、被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遗弃、虐待的未成年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或者学校、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请求保护。

  15、对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

  16、人民法院审判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应当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员或者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依法组成少年法庭进行。

  17、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18、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十、浙江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引

  1、台风预警信号分五级,分别以白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2、台风黄色预警信号表示:建议幼儿园、托儿所停课,停止露天集体活动。

  3、台风橙色预警信号表示:建议中小学停课;居民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

  4、台风红色预警信号表示:建议停业、停课(特殊行业除外),尽可能呆在防风安全的地方。

  5、暴雨、高温、寒冷、大雾、森林火险预警都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6、暴雨红色预警信号表示幼儿园、托儿所和中小学校应停课。

  7、灰霾天气预警信号,以黄色表示。有呼吸疾病的患者尽量避免外出,外出时可带上口罩。

  8、雷雨大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9、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表示:学生应停留在安全地方。

  10、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表示:千万不要在树下、电杆下、塔吊下避雨,出现雷电时应当关闭手机,停止露

  天集体活动。

  11、雷雨大风橙色预警信号表示:人员切勿外出,确保留在最安全的地方。

  12、森林火险黄色预警信号表示:在林内或林缘用火要做好防范措施,勿留火种、乱丢烟头。

  13、森林火险橙色预警信号表示:在林内或林缘禁止户外用火。

  14、森林火险红色预警信号表示:严禁一切野外用火。

  十一、《浙江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

  1、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参加爱国卫生活动。

  2、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维护公共环境卫生和卫生设施,做好各自的环境卫生和保洁工作。

  3、任何人不得有下列行为:(一)随地吐痰、便溺,乱扔果皮、纸屑、烟蒂、口香糖、废电池、各种食品包装物等废弃物;(二)乱倒垃圾、粪便和污水等;(三)携带犬、猫等宠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室内公共场所和未经许可的室外公共场所。携带犬、猫等宠物外出的,携带者应当负起监管责任,不得让宠物伤害他人、污染环境。

  4、公民应当不吃吃野生动物,不吃法律法规保护、容易传播疾病或者未经检疫的野生动物。

  5、单位和个人应当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经常清除积水、垃圾,密封粪池并定期清理,消除老鼠、苍蝇、蚊

  子、蟑螂等病媒生物及其孳生条件。

  6、禁止在医院、影剧院、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内、大中型商场、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会议厅(室)、体育场馆、学校和专供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吸烟。

  7、禁止吸烟的场所应当设置禁止吸烟标志。

  十二、《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

  1、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文化教育权利。

  2、妇女在入学、升学、毕业分配、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3、学校应在教育、管理、设施等方面采取措施,保障女性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4、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履行保障适龄女性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十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1、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打招呼。

  3、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与老师交流。

  4、尊老爱幼,平等待人。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欺负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尊重残疾人。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5、待人有礼貌,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不骂人,不打架。到他人房间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不随意翻动别人的物品,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6、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

  7、虚心学习别人长处和优点,不嫉妒别人。遇到挫折和失败不灰心,不气馁,遇到困难努力克服。

  8、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节约水电,不比吃穿,不乱花钱。

  9、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

  10、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放学后按时回家。参加活动守时,不能参加事先请假。

  11、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回答问题声音清楚,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课间活动有秩序。

  12、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13、坚持锻炼身体,认真做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坐、立、行、读书、写字姿势正确。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

  14、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庄稼和有益动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

  15、爱护公物,不在课桌椅、建筑物和文物古迹上涂抹刻画。损坏公物要赔偿。拾到东西归还失主或交公。

  16、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少先队员服从队的决议,不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集体成

  员之间相互尊重,学会合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多观察,勤动手。

  17、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不在公路、铁路、码头玩耍和追逐打闹。

  18、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所守不拥挤,不喧哗,礼让他人。乘公共车、船等主动购票,主动给老幼病残孕让座。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19、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20、阅读、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收听、收看内容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远离毒品,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敢于斗争,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

  十四、新小学生守则和规范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10、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十五、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1、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3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4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

六、中学生法制教育内容

1、不要犯法不要违法不要侵犯别人的合法权益,做个守法的好公民。2、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侵犯时用法律的手段解决;至于怎么解决,遇到具体问题时请询问资深人士,切忌私力救济。3、寻找法律救济的过程是打“证据战”的过程,注意寻找并保护证据。4、平时多看点法律书籍,电视上的法律节目,厚积薄发。

七、青少年法制教育内容

1、教育青少年懂得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懂得在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以及人民的民主权利。

2、教育青少年懂得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一切法律的依据,是保证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强大武器,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又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3、让青少年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辩证统一关系。教育青少年正确使用民主权利,运用社会主义法制这一武器,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打击反革命分子和各种刑事犯罪分子的破坏活动,维护社会秩序。

4、对青少年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并勇于同一切违法现象作斗争。

八、小学法制教育内容

找些法制报刊参考。 教你个最简单的方法,比葫芦画瓢,找一份报纸,找他的排版把线画出来,设计一下报头,在从网上找点素材,抄上,画上点画,就搞定了。如果电脑技术过硬的画,就用电脑做,复制粘贴,一下搞定是法制教育法制:法制泛指法律和制度的总称。统治阶级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方式管理国家事务,并严格依法办事的一种原则,也是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权力建立的用以维护本阶级专政的法律和制度。其基本含义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任何国家都有法,但不一定有法制。法制在不同国家其内容和形式不同。在君主制国家,君主之言即为法;在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排除了奴隶制、封建制国家法制的专制性质,但资产阶级受阶级本性的局限,当有的法律规定不符合本阶级的利益时,就加以破坏,因此,不可能有真正法制。只有彻底消灭剥削制度,实现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法制。 法治与法制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在于实行法治需要有完备的法律制度。区别在于:法制相对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治则相对于人治;法制内涵是指法律及相关制度,法治内涵则相对于人治的治国理论、原则、方法。 法制教育: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我国青少年教育和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较低的。但近年来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日渐突出,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对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法制教育——迫在眉睫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逐渐增多,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前不久,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剧本《法庭内处》,故事内容曲折,感人至深,发人深省。一位十四岁少年因家中贫困被迫缀学,整天闲在家中无所事事,渐渐地就染上了赌的恶习,最后为了还赌债,竟失手杀人,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看了这部影剧,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是啊,现在青少年犯罪记录高得吓人,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航天载人飞船刚刚飞入太空,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怎么不让人忧心如焚呢?在我的身边也发生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的一位堂哥刚满十六岁,学习成绩很不错,但一批毒贩子却盯上了他,假装和他接近,逼他吃海洛因,结果害他染上了毒瘾,从此再也没有心思去读书了,犯瘾时,他要用钱去毒贩那儿买毒品,渐渐地一发不可拾。钱始终会用完,于是他向父亲要钱,父亲知道他是个好孩子,所以每次都给他。慢慢地父亲开始怀疑,直至最后不给他钱,他只好一直欠着毒贩的钱,有一次,毒贩对他说:没钱别担心,你如果愿意,我帮你。于是毒贩让他看准名牌轿车就和兄弟们一起抢它一把,这样就不用他还钱,还给他海洛因,被逼无奈,他趁四周无人,和毒贩们进行抢劫,没料当场就给警察逮住了,抓进了少教所,受到了法律的惩罚。 总而言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法律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国无法则不能立足于世界,更不用说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威信。无论是一个单位,还是一个人,都要以法为重。邓小平爷爷更是在1986年指出:加强法制重要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法制教育。因此,我们每位中、小学生都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