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仓储成本会计准则?

77 2024-08-13 22:57 回车巷人才网

一、仓储成本会计准则?

企业在对仓储成本进行管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节约的原则

节约就是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节省,它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要求,也是控制成本的一项基本原则。在这个原则指导下,我们对仓储成本管理必须树立新的观念:它绝不应只是消极的限制与监督,而应是积极的指导和干预。

(二)全面性的原则

在仓储成本管理中实行全面性原则,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含义。

1.全员的成本管理

成本是综合性很强的经济指标,它涉及企业的所有部门和全体职工的工作实绩。

2.全过程的成本管理

在现代社会中,应充分发挥物流的整合作用,在涉及仓储及其他各环节中都要加强成本管理。换句话说,成本管理的范围应贯穿成本形成的全过程。实践证明,只有当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著降低,而且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节约成本。

(三)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要使仓储成本管理真正发挥效益,必须严格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经济责任制中,控制责任成本是每个成员应尽的职责,同时也是一种权力。如果责任单位没有这种权力,就无法进行控制。譬如任何一个成本责任中心都制订有一定的标准或预算,若要求他们完成控制成本的职责,就必须赋予他们在规定范围内有权决定某项费用是否能开支的权力。如果没有这种权力,当然就谈不上什么成本控制了。此外,为了充分调动各个成本责任中心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必须定期对他们的实绩进行评价与考核,并同职工本身的经济利益紧密挂钩,做到奖罚分明。

(四)目标管理的原则

目标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产生的,它是指企业管理层以既定的目标作为管理人力、物力、财力和各项重要经济指标的基础。成本管理是目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必须以目标成本为根据,作为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限制和指导的准绳,力求做到以最少的成本开支,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例外管理的原则

“例外管理”是西方国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进行日常控制所采用的一种专门方法,特别是在对成本指标的日常控制方面应用得更多。

二、会计准则关于营业成本是如何定义?

新会计准则报表中营业总成本的填列是:

1、营业总成本包含营业成本、三大期间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公式为:

营业总成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2、营业总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利息支出+手续费及佣金支出+退保金+赔付支出净额+提取保险合同准备金净额+保单红利支出+分保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其他

3、营业成本是指企业所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的成本。营业成本应当与所销售商品或者所提供劳务而取得的收入进行配比。营业成本又分为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三、和收入成本相关的会计准则?

新会计准则中收入的确认原则有: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相关规定如下:第二条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本准则所涉及的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第四条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一)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二)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三)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四)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五)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十条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完工百分比法,是指按照提供劳务交易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与费用的方法。

第十一条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是指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三)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四)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十六条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包括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等。

第十七条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一)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十八条企业应当分别下列情况确定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金额:

(一)利息收入金额,按照他人使用本企业货币资金的时间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

(二)使用费收入金额,按照有关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收费时间和方法计算确定。

如果收入已经产生,但还未到索取期,未开具发票,满足上述收入确认条件的,应该确认收入,不管是否开票,发生纳税义务都应该及时申报缴纳相关税金。流转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规定参考《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或《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财政部将在人民大会堂同时发布新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其中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

值得关注的是,新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2005年,财政部先后发布了6批共22项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此外,对现行的1997年至2001年期间颁布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也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调整和修订,最终在2006年初构建起一套企业会计准则的完善体系。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国际会计标准专家工作组第22届会议上,财政部副部长王军称这套体系为“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能够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

四、建筑业新会计准则怎样结转成本?

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每月根据项目部确认的产值(工程量)或工程部审核的产值(工程量)确认收入,年底根据甲方、监理公司确认的数额确认年度收入,并对年度其他月份进行适当调整。产值确认后,根据合同毛利率等确认合同毛利,记入“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主营业务收入”“与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的差额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在承包经营方式下,应确认的合同毛利应包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结算管理费和内部借款利息。即:

合同毛利=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结算管理费。

1.每月根据项目部确认的产值(工程量)或工程部审核的产值(工程量)确认收入,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五、新会计准则下生产成本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准则下生产成本实务处理

生产成本是指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半成品、提供劳务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企业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应按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分别归集,属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费用,直接记入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属于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提供的动力等直接费用,应当在“生产成本”账户“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户核算后,再转入“生产成本”账户“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户;其他间接费用先在“制造费用”账户汇集,月度终了,再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分别记入有关的产品成本。 为了核算企业的生产成本构成情况,需设置“生产成本”科目,使用该科目时需注意: (1)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 (2)本科目应当按照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如产品的品种、类别、定单、批别、生产阶段等)设置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下同),并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3)生产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企业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②企业各生产车间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③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的劳务和产品,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支出”、“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 ④企业已经生产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产成品以及入库的自制半成品,应于月末,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 (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的成本。

六、新会计准则报表中营业总成本该怎么填列?

新会计准则报表中营业总成本的填列是:

1、营业总成本包含营业成本、三大期间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公式为: 营业总成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2、营业总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利息支出+手续费及佣金支出+退保金+赔付支出净额+提取保险合同准备金净额+保单红利支出+分保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其他

3、营业成本是指企业所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的成本。营业成本应当与所销售商品或者所提供劳务而取得的收入进行配比。营业成本又分为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七、国内会计准则

国内会计准则是中国财务会计报告的核心框架,是中国企业依法履行财务报告义务的基础。它对于企业的财务数据记录、报告及相关披露提出了准确性和透明度的要求,确保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真实性。

国内会计准则的背景

国内会计准则的制定源于中国经济改革的需要和国际规范的参考。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逐渐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企业面临着新的经营环境和挑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中国会计准则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形成了国内会计准则体系。

国内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主要由财政部会计司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相关单位组成。这些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相关法规,负责制定、修订和发布国内会计准则。他们的目标是保证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一致性,在满足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定的一致性。

国内会计准则的重要性

国内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披露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它规范了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记录、处理和报告程序,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

国内会计准则的应用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

  1. 会计政策选择:国内会计准则允许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用的会计政策,并在财务报告中进行披露。这样可以保证企业的财务报告更加真实可信。
  2. 会计估计方法:国内会计准则规定了合理估计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确保企业对财务信息的估计与实际情况一致和可比。
  3. 披露要求:国内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中的披露事项作出了详细规定,包括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要求和财务报告的披露周期。这些披露要求使得企业的财务信息更加透明可读。
  4. 财务报表格式:国内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的格式和内容进行了规定,使得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具备可比性。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比较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做出更为准确的决策。

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

随着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国内会计准则逐渐趋向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为了促进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外资,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对齐。

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准则收敛:国内会计准则不断修订和更新,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中国在修订会计准则时,充分参考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使两者的内容更加一致。
  • 合并报表准则: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合并报表的编制方法上达成了一定的一致性。这使得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财务报告更加可比,提高了投资者和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信任度。
  • 金融工具会计:国内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会计方面进行了重要修订,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这样可以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规范性和竞争力。

总的来说,国内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国际接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会计准则通过不断修订和完善,逐步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外部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结语

国内会计准则在中国企业的财务报告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规范了企业财务信息的记录和披露,提高了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将继续加强,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和投资者的决策提供更好的支持。

八、新会计准则和旧会计准则区别?

新企业会计准则除了对原有的16条准则进行修订之外,此次新增22条准则。原有的的16条具体准则偏重工商企业,新准则扩展到横跨金融、保险、农业、石油等众多领域。覆盖了存货、债务重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企业年金等项经济业务,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空白。

(1)存货准则。这是对原准则的修订。主要修订内容为:

新企业会计准则取消后进先出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原先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较多、存货周转率较低的公司,采用新的存货记账方法后,其毛利率和利润将可能出现不正常的波动。

对于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问题,允许为生产大型机器设备、船舶等生产周期较长的资产所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利息资本化,计入存货价值,而不再直接计入损益,也就是可资本化的资产不再限于使用专门借款购建的固定资产。

(2)固定资产准则。主要变化是在确定净残值时,引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概念。取消了后取消了固定资产减值转回,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增加了资产减值准则,其明确规定,减值损失不允许转回。

九、会计准则就是企业会计准则么?

不是的,你要问是不是会计职业道德要坚持准则的准则指的是什么。这里的准则不仅仅是企业会计准则。还包括会计法以及一系列与会计有关的法规、部门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等、###会计准则不是只指企业会计准则。同样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

十、新会计准则成本法与权益法出资比例有无规定?

新准则下成本法及权益法适用范围:

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以下,或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或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

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通常情况下,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的20%或20%以上,或虽投资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简而言之,百分之二十以下成本法百分之五十以上成本法,中间的为权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