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问行政单位会计科目如何设置?
1、按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行政单位应设置下列科目: 资产类: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暂付款;库存材料;固定资产。 负债类: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暂存款。 净资产类:固定基金;结余。 收入类: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 支出类:经费支出;拨出经费;结转自筹基建。
2、发生的费用支出计入经费支出。经费支出的明细科目很多。收入应计入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
3、平衡公式:资产+支出=负债+收入+净资产
二、会计账户是根据什么分别设置?
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二者的联系是:二者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是一致的,都是用来分门别类地反映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二者的区别是:1.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它只是规定了账户核算的经济业务的内容,本身没有什么结构,而账户却必须有便于记录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结构;2.会计科目是在经济活动发生之前,由政府有关部门对如何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做出的分类规范,具有统一性,而账户则是企业单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根据需要在账簿中开设的,具有相对的灵活性,账户在会计科目按照经济内容分类的基础上,还可以按照用途结构分类。 在会计核算中,账户是分类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的重要工具。设置和运用账户,是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应用复式记账的前提条件。由此可见,各单位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必须依据会计科目开设账户。一方面,应当根据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分类开设账户,另一方面,应当根据会计科目按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别开设总分类账户、二级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以全面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为经济管理提供各种各样的核算资料。
三、会计科目体系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一、按其归属会计要素分类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共同类科目:共同类科目的特点是需要从其期末余额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质。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6、损益类科目:分为收入性科目和费用支出性科目。收入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
费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科目。
二、按详细程度与统驭关系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所做的总括分类,它提供总括性的核算指标,如“固定资产”、“原材料”、“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明细分类科目又称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所含内容所作的更为详细的分类,它能提供更为详细、具体的核算指标,如“应收账款”总分类科目下按照具体单位名称分设的明细科目,具体反映应向该单位收取的货款金额。
(三)按其经济用途分类
经济用途指的是会计科目能够提供什么经济指标。会计科目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盘存类科目、结算类科目、跨期摊配类科目、资本类科目、调整类科目、集合分配类科目、成本计算类科目、损益计算类科目和财务成果类科目等。
扩展资料:
会计科目设置原则
全面性原则
会计科目作为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科目的设置应能保证对各会计要素做全面地反映,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是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中国现行的统一会计制度中均对企业设置的会计科目作出规定,以保证不同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企业应当参照会计制度中的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会计科目,但其设置的会计科目不得违反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在不影响统一会计核算要求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报表的前提下,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是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必须满足对内对外各方面的需要,而设置会计科目必须服务于会计信息的提供,必须与财务报告的编制相协调,相关联。
清晰性原则
会计科目作为对会计要素分类核算的项目,要求简单明确,字义相符,通俗易懂。同时,企业对每个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也必须做到界限明确,既要避免不同会计科目所反映的内容重叠的现象,也要防止全部会计科目未能涵盖企业某些经济内容的现象。
简要实用原则
在合法性的基础上,企业应当根据组织形式、所处行业、经营内容、业务种类等自身特点,设置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科目。会计科目设置应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突出重点,对不重要的信息进行合并或删减。要尽量使读者一目了然,便于理解。
四、科目编码怎么设置?
科目编码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为每个会计科目分配的唯一标识符,用于标识和分类会计科目,方便会计记录、查询和分析。以下是科目编码设置的步骤:
确定会计科目和科目分类:首先需要确定要设置的会计科目,以及它们属于的科目分类。例如,会计科目可以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五个大类别。
分配科目编码:根据科目分类和公司自身的需求,为每个会计科目分配一个唯一的科目编码。科目编码可以采用数字、字母或组合形式,例如资产类科目的编码可以以1开头,负债类科目的编码可以以2开头,依此类推。
建立科目表:将科目编码和会计科目名称、科目分类、科目余额性质等信息记录在科目表中,以备后续使用和查询。科目表可以以电子表格或会计软件的形式进行建立和管理。
设计科目编码体系:对于较大的企业或集团,可以根据公司的业务特点和管理需求,设计一套科目编码体系,使得科目编码更具有层次性和可扩展性。
需要注意的是,科目编码的设置应该遵循会计核算的规范和原则,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在设置科目编码时,也应该考虑到公司的业务变化和扩张,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