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阜阳近代历史?

219 2023-12-27 18:18 admin

一、阜阳近代历史?

秦代始置汝阴县,汉属汝南郡。三国魏置汝阴郡。北魏孝昌四年(公元532年)置颍州,隋设汝阴郡,唐设颍州,宋设顺昌府,元属汝宁府,明属凤阳府。清为颍州府。清雍正十三年,颍州更名阜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阜阳地区专员公署,下辖八县一个行政办事处。 1998年2月,亳州市从阜阳市划出,由省直辖。2000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亳州市、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划归亳州市管辖。

目前,阜阳市辖界首市和太和、临泉、颍上、阜南四县及颍州、颍泉、颍东三区。

二、龙岩近代历史?

1962年,永安、宁化、清流3县从龙岩专区划归三明专区,龙岩专区辖县7个:龙岩、长汀、上杭、武平、连城、漳平、永定。1970年,龙岩专区改称为龙岩地区,辖区不变。1997年,龙岩地区辙地设地级龙岩市。

三、柬埔寨近代历史?

近现代史

1862年,法国占领越南的交趾支那三省:嘉定、定祥、边和,然后以交趾支那为跳板,加紧了对柬埔寨的侵略行动。1863年8月,已经担任法国新殖民地交趾支那总督的格朗地耶乘战舰前往柬埔寨首都乌东,会见柬埔寨国王诺罗敦,强迫他签订了乌东条约。这个条约剥夺了柬埔寨的独立主权,柬埔寨沦为法国的殖民地。

1864年,法国接过一向属于暹罗的特权,为诺罗敦加冕,同年诺罗敦把首都从乌东迁到金边。1887年法国把柬埔寨并入印度支那联邦,在金边设置法国留守使,受西贡法国总督领导;并在各省设置直接听命于留守使的驻扎官。西索瓦在位期间,1907年,法国同暹罗签订条约,把1847年割给暹罗的马德望、诗梳风、暹粒三省收归柬埔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国强征10万柬埔寨人作为劳工至欧洲参与一战。

1941年5月,泰国与法国维希政府签约,规定将马德望、暹粒和诗梳风三省(吴哥窟除外),及老挝的琅勃拉邦和占巴塞割让泰国,共约6.5万平方千米,柬埔寨丧失1/3的国土和约150万人口。二战结束后,重返印度支那半岛的法国殖民者于1946年又迫使泰国交还上述“西柬埔寨”地区,并赔偿法属印支殖民地大米100万吨。

四、近代历史故事?

周总理的故事------------- 1 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新学期开始,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问同学们读书是为了什么?于是有人回答说:“是为了家父读书。

”有人回答:“为明礼而读书。

”也有人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当魏校长点名要周恩来回答是,坐在后排的周恩来站起来,庄重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2 周恩来 -------------- 故事2 60年代初,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乘总理出国访问的机会,为了保护与加固建筑物,他们抢时间只搞了点简单的内装修,更换了窗帘、洗脸池与浴缸。

周恩来回国见了十分生气,将他们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事后,他语重心长地对身边人员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

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你们花那么多钱,把我的房子搞得那么好,群众怎么看?一旦大家都学着修起房子来,在群 众中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周恩来的这一番话发人深省。

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提及装修房屋之事了

五、近代中东历史?

一战时期,英国为了应对奥斯曼帝国,做出了三个互相冲突的承诺,致使中东埋下了大量冲突和战争基因。

位于欧亚交汇之地的中东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大国政治博弈和玩弄权术的重要舞台。从奥斯曼帝国灭亡到伊斯兰国的兴起。这近一百年时间里中东乱局,就从没有停止过。

有一种观点认为,正是当年西方殖民列强“人造”中东政治版图,才埋下了大量冲突和战争基因,开启了一个世纪之久的中东政治版图裂变进程。这个“西方列强”就是英法两国。

当今中东的多数国家,原本是奥斯曼帝国的统治疆域或属国。奥斯曼帝国最鼎盛的时候,疆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从东欧一路绵延到阿拉伯半岛南部再环绕地中海地区。

其实,在一战前,曾经辉煌一时令欧洲人闻之色变的奥斯曼帝国已经沦为“欧洲的附庸”。一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竟然不顾国力衰落,加入德意奥三国同盟。这场席卷欧洲的风暴彻底改变了中东的政治格局。

奥斯曼帝国的加入对英国的利益影响最大。英国当时正称霸中东,其势力从印度和埃及进入这块辽阔的地区。为了保住利益,英国在一战期间许下了三个诺言,这三个诺言相互抵触,以至于英国根本无法做到,从而导致今天的中东乱局。

奥斯曼苏丹以伊斯兰教领袖的名义,号召世界穆斯林同协约国进行“圣战”。英国为了消除这一威胁,争取阿拉伯人的支持,积极鼓励麦加谢里夫侯赛因对土作战。侯赛因为了摆脱土耳其的统治,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成为全世界穆斯林的领袖,也急需英国的支持,于是双方进行了旨在结为军事同盟的谈判。

侯赛因一开始胃口很大,1915年7月14日,他写信给英国驻埃及高级专员麦克马洪,提出双方结盟的基本条件,欲建立起一个涵盖整个阿拉伯半岛、叙利亚、伊拉克和巴勒斯坦的庞大帝国,并要求英国同意废除外国在阿拉伯国家内享有的特权。英国政府拒绝了这些条件。

经过几次信件讨价还价,在局势的压迫下英国只好做出模糊的承诺,基本同意侯赛因所提出的要求,但列出了两个例外:叙利亚西边地区(考量法国利益)以及巴格达以南(英国利益)。值得注意的是麦克马洪只字不提巴勒斯坦。

1916年,侯赛因恪守信用,履行了和英国人达成的协议,开始了蓄谋已久的反抗奥斯曼帝国的叛乱活动。此举对英军从西奈半岛经由耶路撒冷进军大马士革有着决定性的帮助。英国派劳伦斯组织阿拉伯反抗者进行奇袭。屡建奇功的他名垂青史,被称为“阿拉伯的劳伦斯”。

在长达八月的秘密通讯当中,英国做出了第一份领土承诺。这份通讯在当时从未公开,而通讯本身也非正式文件,事后等到英国反悔时,有些评论便指责侯赛因对于英国人的承诺有过多美好的幻想。

在麦克马洪爵士与侯赛因通信的同时,英国政府又派出了赛克斯爵士和法国政府磋商战后的中东政治安排。法国的代表是曾担任驻贝鲁特领事的皮科,两人于1916年十月达成秘密协议,大笔一划地在中东分出两国的势力范围:巴格达以南为英国势力范围,叙利亚海岸区域为法国势力范围,两者在此地享有直接控制权。

英法同时又对承诺给侯赛因建国的地区划定各自势力范围,英国的涵盖北阿拉伯半岛,从今伊拉克的基尔库克横跨到迦萨走廊。 法国的从大马士革延伸到今伊拉克的摩苏尔。

为获得俄国赞同,英、法同意俄国吞并安那托利亚的东北部。但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公布了这个协定,揭露了英、法的阴谋。让英、法难堪不已。

赛克斯-皮科协定是英、法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秘密交易。协定中谈到的独立阿拉伯国家,实质上是受英、法控制的殖民地,其版图比侯赛因-麦克马洪信件中规定的更小,而且大部分是荒无人烟的沙漠和贫瘠的地区。

由于侯赛因并不知道该协定的存在,事后便觉得被狠狠遭到背叛。该协定同时忽略该地区错综复杂的宗教种族背景,导致今天伊拉克与叙利亚纷乱不断。

1917年11月2日,英国人又做出了一份领土承诺,这一次,不要说阿拉伯人,连法国人也被蒙在了鼓里。英国外交大臣亚瑟·詹姆斯·贝尔福向英国的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保证,“在巴勒斯坦地区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巴勒斯坦被一许三国。

“民族之家”是“民族国家”吗?这又成了日后又一个争议点。如此模糊的承诺却是符合英国利益,因为英国需要博取犹太人的支持却又不至于将自己绑死到锡安主义的运动上面。而英国明确表态同情锡安主义的国际支持也正是锡安主义梦寐以求的。

英国能同意被压迫的犹太人进行民族自决,并大方将奥斯曼帝国的一块领土送给他们,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避免同盟国拉拢犹太人,并因而导致庞大的犹太资金流入同盟国手中;二是随着一战的深入,国际上对英国的帝国主义行径的批评越来越多,特别是来自美国的批评。

三个互相冲突的承诺最终炸开,1917年贝尔福宣言公开发表以寻求犹太人支持,同一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府将赛克斯-皮科协定给公之于世。全世界震惊,各方也知道自己都被卖了。

1939年2月7日,英国政府召开希望犹太人与阿拉伯人达成协议的巴勒斯坦大会。英国颁布了一份白皮书,限制犹太人的移民数量至75,000人,并且限制犹太人购买土地。这份白皮书被许多犹太人和锡安主义者视为是对犹太人的背叛,并且认为那违背了贝尔福宣言。

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做出的三个互相冲突的承诺以及战后的冲突大致决定了今天中东的政治格局,中东地区一直无法摆脱一战的影响。

在非洲、拉丁美洲以及造成惨烈伤亡的二战后的欧洲,绝大部分国家基本上接受了历史强加给他们的国境线,但是,中东的各个国家却不这样。1914年后中东成立的国家,以及划分的国境线,至今仍被这些国家的国民以及邻国视为非法。

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弗洛姆金的著作《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阐述了现代中东的由来,他认为这一地区国家的合法性只有两个来源:一为传统,二为建国者的权力和血缘。除此之外,即被认为非法。

在这一广阔的区域,只有埃及、伊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这四个国家相对比较稳定,埃及和伊朗因为悠久且未被外族割断的历史,即使遇到艰难的危机,领土完整也得以最终实现。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因为开国者的权力和血缘能够服众,因此相对稳定。

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奥斯曼帝国不参加一战,那么土耳其可以保有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等地。石油资源异常丰富。然后帝国继续推行奥斯曼主义,弱化民族主义,以伊斯兰教和奥斯曼国家主义维持帝国。这样现在中东或许不会像如今这般动乱。

一战已经结束近一百年,中东地区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杀戮。

六、南非近代历史?

南非的最早的土著居民是桑人、科伊人及后来南迁的班图人。1652年荷兰人开始入侵,对当地黑人发动多次殖民战争。19世纪初英国开始入侵,1806年夺占“开普殖民地”,荷裔布尔人被迫向内地迁徒,并于1852年和1854年先后建立了“奥兰治自由邦”和“德兰土瓦共和国”。1867年和1886年南非发现钻石和黄金后,大批欧洲移民蜂拥而至。英国人通过“英布战争”(1899~1902),吞并了奥兰治自由邦和德兰士瓦共和国。1910年5月英国将开普省、德兰士瓦省、纳塔尔省和奥兰治自由邦合并成南非联邦,成为英国的自治领地。

1961年5月31日,南非退出英联邦,成立了南非共和国。南非白人当局长期在国内以立法和行政手段推行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先后颁布了几百种种族主义法律和法令。1948年国民党执政后,全面推行种族隔离制度,镇压南非人民的反抗斗争,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制裁。1989年,德克勒克出任国民党领袖和总统后,推行政治改革,取消对黑人解放组织的禁令并释放曼德拉等人。

1991年,非国大、南非政府、国民党等19方就政治解决南非问题举行多党谈判,并于1993年就政治过渡安排达成协议。1994年4~5月,南非举行了首次由各种族参加的大选,南非举行首次不分种族大选,非国大与南非共产党、南非工会大会组成三方联盟并以62.65%的多数获胜,曼德拉出任南非首任黑人总统,非国大、国民党、因卡塔自由党组成民族团结政府。这标志着种族隔离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平等新南非的诞生。1994年6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南非在联大的席位。1996年12月,南非总统曼德拉签署新宪法,为今后建立种族平等的新型国家体制奠定了法律基础。

七、古巴近代历史?

20世纪50年代,古巴爆发了一场武装起义,经过5年多武装斗争,于1959年1月取得胜利,在美洲大陆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古巴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岛国。

古巴曾沦为西班牙殖民地。为争取独立和解放,古巴人民从1868年到1898年的30年中,进行了两次独立战争。但是,当古巴人民行将赶走西班牙殖民者时,美国又把手伸向古巴。

1898年,资本主义发展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美国发起了对西班牙的战争。战争结束后,美国在古巴实行新殖民主义政策,扶植亲美势力,强迫古巴接受“普拉特修正案”,规定美国有权干涉古巴内政和在古巴建立海军基地。1902年,古巴宣布成立共和国,但至50年代,历届政府均受美国控制。

八、伊拉克近代历史?

1921年8月,伊拉克宣布独立,成立伊拉克王国, 在英国保护下建立费萨尔王朝。

1932年,伊拉克获得完全独立。这让伊拉克成为凡尔赛和约签署之后,第一个成立的国家。然而英国仍然在其境内保有军事基地;费萨尔一世死后,由加齐继位,直至1939年他因车祸而逝世为止。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一再要求英国人离开伊拉克,但为英国所拒。

独立后,由于政治情势的紧张使英国势力仍存在于伊拉克。政府内部也分裂为以努里·赛义德为首的亲英派,以及Rashid Ali al-Gaylani代表之反英派。

1936年至1941年间,伊拉克军方发动五次政变,迫使当局让步以为回应。

1941年的政变推翻了努里·赛义德,改由Rashid Ali al-Gaylani执政。阿里虽未终结王室,但使之更为顺从;并试图限制英方在1930年的条约中所拥有之权益。

同年4月30日伊拉克军队自行在南部的高地上建立哈巴尼亚空军基地,派特使前往请求。英国拒绝,然后要求伊拉克军队离开该地区。殆5月2日最后通牒到期后,遂于清晨5点开始轰炸伊拉克军队以胁迫之,敌对行动从4月18日持续至1941年5月30号,此后英国又占领伊拉克多年。

英伊战争结束后,赛伊德复任首相并支配政坛直到1958年王室被推翻为止。在他执政期间推行亲西方的政策。

1958年7月14日以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费萨尔王朝,成立伊拉克共和国。

1963年2月8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推翻卡塞姆,建立以该党为主的政权,但由党外人士阿里夫任总统。

1968年7月17日,以艾哈迈德·哈桑·贝克尔为首的复兴党军官集团联合阿卜杜勒·拉扎克·纳伊夫青年军官集团推翻了阿里夫,复兴党再度掌权,推行阿拉伯“统一、自由、社会主义”的 纲领,贝克尔出任总统。

1979年7月贝克尔因病辞职,复兴党人萨达姆·侯赛因接任总统。

1980年伊拉克因同伊朗边界纠纷发动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战争,受到联合国制裁。

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单方面发动伊拉克战争。4月9日,美军攻占巴格达,萨达姆政权被推翻。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伊拉克主要战事结束。

2011年12月20日,美国实现从伊拉克的完全撤军。

2016年10月28日,伊拉克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任期从2017年至2019年。

2017年6月7日晚,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政府发表声明宣布,2017年9月25日将在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以及辖区外的库尔德地区举行独立公投。美国国务院对此回应称,美方理解库尔德自治区的诉求,但是担心这样的公投可能不具备约束力。

2017年12月9日,伊拉克总理阿巴迪宣布收复被恐怖极端组织占领的全部领土,取得反恐战争的重大胜利。

九、近代埃及历史?

1882年9月,英军占领埃及。埃及名义上从属奥斯曼帝国,实际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经济畸形发展,外国投资激增,大片土地被外国人占有。埃及成了英国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政治家和政论家穆斯塔法·卡米勒和穆罕默德·法里德在号召埃及人民反对英国占领、争取民族独立方面作出重大贡献。1907年,卡米勒创立民族党,要求英军撤出埃及。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埃及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于1914年12月18日单方面宣布埃及为其保护国,取消奥斯曼帝国对埃及的宗主权,废黜阿巴斯二世(1892~1914在位),立侯赛因·卡米勒为埃及苏丹。在华夫脱党的领导下,埃及人民开展了全国性的反对英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1918年3月8日,英国统治当局逮捕扎格卢勒等人,开罗和全国许多城市为此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罢课、罢教、罢市和游行示威,一些地方的群众运动发展为武装斗争,甚至建立了政权机构。英国统治当局不得不释放扎格卢勒等人。但1921年底,英国统治当局再次逮捕扎格卢勒等人。埃及又一次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英斗争。英国被迫于1922年2月28日承认埃及独立,但仍保留其四项特权:英军驻守苏伊士运河区;保留防卫埃及国防和交通线的权利;保护在埃及境内的外侨及其财产的权利;保持对苏丹的最高统治权。

1923年4月11日,埃及颁布宪法,规定埃及为君主立宪制国家,拥立前苏丹福阿德一世为国王。1936年8月,英国以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危及埃及安全为借口,同执政的华夫脱党政府签订了为期20年的英埃同盟条约,将英国1922年提出的四项特权用条约的形式确定下来。

苏伊士运河中的船只(绘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埃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埃及人民展开了更大规模的反英、反封建王朝的斗争。1946年2月,埃及工人学生联合会成立。在该组织号召下,2月21日和3月4日,埃及举行了两次全国性的抗议斗争。要求终止英埃同盟条约、英军撤出埃及、改变现行制度、消灭贫富悬殊。同年10月,在人民强烈反对下,埃英签订的英军继续留驻埃及的秘密协定被迫废止。1947年,埃及群众性反英斗争继续高涨,迫使政府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控诉,要求英国无条件撤军。

1948年5月,埃及参加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的第一次战争(见中东战争),战败。国内政治和经济状况恶化,广大人民、士兵和下级军官对法鲁克国王为首的封建王朝的统治极为不满。以纳赛尔为首的、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军官组织逐渐成为埃及革命的领导力量。

1951年10月15日,埃及政府宣布废除英埃同盟条约和1899年的英埃共管苏丹协定,并拒绝加中东司令部。 1952年7月23日 ,由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革命,夺取了政权,国王法鲁克宣布退位。1953年6月18日,埃及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1971 年9月1日埃及改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十、近代历史霸主?

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特指西欧)的统一便只存在于信仰——基督教——之中,教皇成为了中世纪欧洲这个天下的主宰。

而随着宗教改革的出现和天主教的分裂,欧洲近代的争霸史也来开了帷幕,这一幕其实与我国古代的春秋五霸很相似,只不过我国最终完成了统一,而欧洲至今仍然在统一的路上。

01

1、哈布斯堡帝国时期

欧洲近代的第一个霸主自然还是当年名义上西欧唯一的皇帝所在地——神圣罗马帝国,而随着哈布斯堡家族通过联姻几乎统治了除法国之外的整个西欧,神圣罗马帝国也开始和开启人类大航海时代的西班牙帝国合流。

因此,近代初期哈布斯堡家族所在的帝国是欧洲当之无愧的霸主,查理五世是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尼德兰君主、德意志国王、也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国君。

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

查理五世的哈布斯堡帝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时间是公元16世纪。哈布斯堡家族在欧洲的霸权,一直延续到公元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

此时的中国,处于明亡清兴之际。

02

2、法兰西帝国时期

三十年战争源于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宗教之争,宗教改革促使天主教内部分裂出了基督新教,而这一点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和罗马教皇都无法容忍,于是战争爆发了。

不过,这场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迅速演变为整个欧洲的内战。战争的两方主力分别是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和迅速崛起的法国。

法国本来是信天主教的,但为了争霸欧洲,选择了与德意志新教诸侯、瑞典、丹麦站在一起,并得到了荷兰、英国、俄罗斯的支持;

神圣罗马帝国,与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是战争的另一方,并得到了罗马教皇和波兰的支持。

最终的胜利者是法国,此后,法国开始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法国在欧洲的霸业在路易十四(1643年-1715年在位)手中达到了顶峰,至拿破仑在1812年兵败莫斯科而结束。

三十年战争后,欧洲也是世界上的第一个国际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并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最初的国界。

此时的中国,处于康熙大帝时期。

03

3、日不落帝国——大英帝国

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先行者,荷兰、法国、英国则后来居上。如果说公元16世纪的还是属于西班牙和葡萄牙,公元17世纪的海上属于荷兰,那么从公元18世纪开始,海洋的争霸战便在英国和法国之间展开。

当年的哈布斯堡帝国不仅是欧洲大陆的霸主,还通过西班牙成为世界海洋的主宰。随着三十年战争的结束,法国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而英国则成为世界海洋的霸主——第二个日不落帝国。

英国成为海上霸主之路,主要通过两场战争:

其一,是七年战争(1756-1763年)

这其实是一场以英法为交战双方的世界大战,从欧洲各国波及全球,战争最终以英国的胜利而结束,此战后法国丧失了几乎所有的海外领地。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乾隆攻灭准噶尔汗国一统蒙古三部,便在七年战争期间。我们不知道乾隆对当时的世界局势了解多少,但他选择的时机无疑是准确的,因为支持准噶尔汗国的俄罗斯正忙于欧洲争霸战。

其二,拿破仑战争(1803-1815年)

法国在拿破仑时期重新崛起,为了击败拿破仑,大英帝国组织了七次反法同盟,最终浇灭了法国再度称霸欧洲的欲望。

不过,与哈布斯堡、法国,以及后来的德国、苏联不同,大英帝国从未谋取在欧洲大陆占据领土,它一直奉行的是“欧陆均势”政策,法国强则组建“反法同盟”,德国强则组成反德盟国,苏联强则引入美国进行制衡。

至今不变。

04

4、德意志帝国时期

拿破仑战争的结束,促使欧洲开始重画政治版图。

公元1815年,战胜国在维也纳建立了新的国际体系,这便是维也纳体系。这一体系以英、俄、奥、普为首,目标就是阻止法国重新崛起。

法国在欧洲败于反法同盟之后,大英帝国成为真正的世界霸主,而俄罗斯则成为“欧洲宪兵”,显赫一时。

与此同时,普鲁士王国开始崛起。

普鲁士和奥地利本是神圣罗马帝国内部最大的两个王国,而奥地利则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所在地,也就是正统所在。

为了打破维也纳体系对法国的桎梏,法皇拿破仑三世(拿破仑的侄子)开始与普鲁士的俾斯麦联手,最终的结果如俾斯麦所愿,却不是拿破仑三世所想要看到的。

为了统一德意志,普鲁士在击败丹麦、奥地利后迅速出兵法国,通过击败法国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

德意志帝国统一后,在威廉二世和希特勒之时先后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挑战英国的世界霸权。

这一阶段,应当说是德国挑战大英帝国霸权失败的时期,以1945年苏联攻占柏林而结束。

两次击败德国,战胜国分别组建了国际联盟和联合国,这一时期的中国处于清末和民国。

05

5、俄罗斯和苏联时期

苏联的前身是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在拿破仑战争之后曾与大英帝国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广泛的争霸战,这一时期有一个专有名词——大博弈。

中国、印度、中亚、波斯、奥斯曼,都是大英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博弈的对象。最终,公元1853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终结了俄罗斯帝国的陆上霸权,俄罗斯落后的农奴制已然跟不上世界工业化的大潮。

公元1856年,这一年,大英帝国在东方击败了中国的清朝,在中东则作为奥斯曼帝国的后台击败了俄罗斯帝国,显示了日不落帝国的实力之强大。

不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固然争霸未成,大英帝国的荣耀也不复存在,而苏联则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若非美国被引入欧洲来制衡苏联,或许整个欧洲都将匍匐在苏联的钢铁洪流之下,被苏联平推而统一也并非不可能。

这一阶段,至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苏联解体而结束。

如今的欧洲,当年的哈布斯堡帝国——今日的西班牙、奥地利已然沦为二流强国,而英~法~德~俄仍然是欧洲四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