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国有企业改革文件去哪里找?

228 2023-12-28 20:43 admin

一、国有企业改革文件去哪里找?

1. 打开国务院、国资委、工信部等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

2. 在网站首页或导航栏中,找到“法规”、“政策文件”、“通知公告”等相关栏目。

3. 进入“法规”、“政策文件”、“通知公告”等栏目,使用关键词搜索或按照时间顺序查找相关的国企改制文件。

4. 找到相关的国企改制文件后,可以在线读或下载保存。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政府部门可能会发布不同版本或不同层次的国企改制文件,因此在查找时需要选择权威可靠的来源,并仔细核对所需文档。

二、为什么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本文讨论公司治理,通过国企改革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进行公司治理?无论国企怎么改革,都应该在公司治理层面下功夫,也就是必须涉及产权。如果只是在具体经营层面小修小补,则无法解决经营效率的问题。

最近,中国联通和腾讯公司合资设立了子公司。此事引起广泛讨论,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又推进了一步。实际上,此事和混改无关,他们是合资设立子公司,而不是一方参股另一方。

事实上,在2017年,中国联通就推动了全国瞩目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了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以下简称BATJ)作为战略投资者。混改完成后,中国联通集团持有中国联通上市公司的股份比例从62.7%降到36.7%,BATJ向中国联通(上市公司,下同)委派董事。这次是真正意义上的混改,混改完成后,国有资本在中国联通的持股比例低于50%,国有资本在中国联通董事会的人数也低于50%。

国企改革到今天已经进行了40多年。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产权不清晰,一直进展不大。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正式提出加快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联通混改完成后,员工薪酬明显提升,人员活力明显增加,经营业绩也持续改善,这就是公司治理的价值。

那么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国企改革应该如何进行呢?现在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就是集团公司(例如上文的中国联通集团)转型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仅仅作为股东在公司法层面行使股东权益,例如在董事会行使表决权。但是不能再插手具体事务,尤其不能通过下发文件干预企业(例如上文的中国联通)的具体经营。集团公司仅仅是普通的股东之一,只是持股比例较大而已。

说到这里,笔者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国有企业可以实行同股不同权制度,国有资本的股份拥有较大的表决权。例如普通股东为A类股份,国有资本为B类股份,B类股份的投票权是A类股份的5倍。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是可以确保国有资本的控制权,二是可以减持股份,盘活国有资产(因为减持不影响控制权)。同股不同权在技术上没有障碍,美国和中国香港都支持同股不同权。

有些人认为国有企业同股不同权会影响私企的投资兴趣,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私企参与国企混改是为了投资收益,不是为了控制权,私企也明白不可能取得控制权。私企担忧的是行政干预,政企不分。只要在公司法下,私企是没有顾虑的。

还有国企改革需要全力避免的是国有资产流失,决不让国企改革成为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要实现这一点,国企改革首先应该在上市公司进行,因为上市公司股价公开透明,没有暗箱操作的空间。如果是非上市公司,则引入私企投资可以在股权交易中心进行,并开展公开竞投。这样就可以得到公允价格,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

      背景:工业革命以来近代经济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我们所称的“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发展过程。

当今西方 关注国企改革的发达国家,在早期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由中世纪的封建经济制度逐步过渡到近现代的市场经济制度。

四、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有以下经济意义:

①通过改革,激发国有资本活力,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②有利于使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化、国际化要求,实现科学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③有利于国有企业广纳贤才,同时有助于整顿分配秩序,促进分配公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由浅入深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也提出了种种改革方案,但是这些改革方案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中进行,不触及产权的变革。到90年代尤其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产权改革的主张,从而,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购买本企业的所有权也成为一种重要的产权改革方法之一。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管理者收购(MBO)得到逐渐认同,为国有企业改革增添了新的有益的思路。实施MBO后,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社会资产总量并没有减少,反而盘活了原来的国有资产,甚至还能使国有资产发生增值。国家出售中小企业所有权所获得的资金可以投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正符合国家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

五、国有企业改革是哪年?

从1978年底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到1992年,主要是放权让利,探索两权分离。第二阶段是1993年起到现在,明确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不断深化改革、完善新体制。

1978~1992年: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

1993~2003年:国企改革的制度创新

2004年至今:国企改革的纵深推进

起始说来是1978年

六、国有企业改革经典口号标语?

1.创新谋突破,努获力成功。

2.江卓识远志,创市场成效。

3.疾风知劲草,坚韧铸辉煌。

4.创新共发展,同心破万难。

5.改革促发展,创新铸辉煌。

6.挫折不可忘,再度铸辉煌。

7.变革求发展,突破保成功。

8.合作求发展,创新赢未来。

9.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0.逆境求生存,睿智谋发展。

11.今朝新思想,来年开门红。

12.集思寻广益,一改当下先。

13.携手度时艰,并肩创辉煌。

七、2021年国有企业改革情况?

  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打响“收官战”——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地方所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全面推进,2021年年底将完成收尾工作。

  这是从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召开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地方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推进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此次会议上表示,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是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迫切需要,是加快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必然要求,对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深入融合、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等具有重大意义。

  他强调说,公司制改革不是简单的翻牌,而是要实现打造独立的市场主体、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的目标。他表示,要把握工作重点,统筹推动改革,做到因企制宜分类推进;要着力转换体制机制,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切实加强党的领导。

  国企公司制改革,主要是指将传统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的公司制企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国资委积极推动中央企业于2017年完成公司制改革,省级国资委监管企业约96%也完成了改革任务。2020年启动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明确提出,要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

八、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和目的?

国企改革的目的就是优化配置企业资源,使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市场经济中充满活力,创造出更多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意义

1,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本作用。其中包括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和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产业改革。

2,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逐步实现以中央、省、市、县三级财政为基础,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明确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与支出责任。重点是合理调整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和税率,研究将一些高能耗、高排放的产品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

3,进一步理顺城乡关系,促进工业化、城乡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深化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农村发展体制和机制。推进户籍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将城市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农民工,放宽中小城市定居条件,有序将城市稳定就业和居住农民工转化为城市居民。

4,进一步理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深化社会领域改革。其中包括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制度改革。

二、目的

就是优化配置企业资源,使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市场经济中充满活力,创造出更多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九、1992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内容?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转向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任务的制度创新阶段,主要内容为:是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十、1993年国有企业改革内容?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要求“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自此,现代企业制度成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