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国家总体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安全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内涵上,总体国家安全观兼顾了传统和非传统两个方面的国家安全问题,着力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提出统筹“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反映了我们党“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出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世界眼光和中国的大国担当;十九大报告将“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我们党的长远眼光和务实态度。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
总体国家安全观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三、总体国家观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整体性的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总体”是指整体性,要求人们以整体的眼光来审视国家安全问题。总体国家安全不是各种国家安全的简单相加,我们不能以线性思维对其进行简单化的理解。如今,我国国家安全问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动,体现出明显的联动效应。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的是,统筹各类国家安全彼此之间的关联与互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整体性影响,以整体、全面、系统的方法来应对复杂的国家安全风险和危机。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由于各个部门、领域的相互联系、交流日益密切,其间的界限不断被安全风险所突破。加之信息高度透明,各种国家安全风险越发具有跨界性与耦合性。它们相互叠加、交织成为系统性风险,很可能会引发“蝴蝶效应”。全面、准确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各种安全之间的差别与界限的模糊性及其彼此之间的重叠、关联、互动关系。在实践中,各领域的国家安全工作要站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高度,用整体论与系统论的方法,审视本领域国家安全与其他领域国家安全的相互关联、促动,而不是站在本位主义的立场突出某一方面的安全。
第二,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开放性的安全观。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在阐述总体国家安全观时,他提出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这一安全观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动态性,国家安全体系不只涉及上述11种国家安全。例如,在新《国家安全法》中,国家安全涉及了深海、太空、极地等安全问题,共有19种之多。
目前,人类社会正处于剧烈、深刻的变革与转型之中,影响国家安全的前沿性、颠覆性技术不断出现,由此带来的新问题将会不断凸显并加以“安全化”。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既包括可以预见的风险,也包括不可预见的风险,各种风险交织、叠加后不断形成新的风险。因此,我国国家安全体系所涉及的安全领域将会被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
第三,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处理好五对重要关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这一“既……,又……”模式体现了“两点论”的思想。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外部与内部安全、国土与国民安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的同时强调,体现了当今时代安全风险的跨界性、渗透性与交互性。
同时,“两点论”不是均衡论,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安全的侧重维度有所不同。在新时代,随着中国国力与军力的日益增强,国家安全威胁主要不再来自外部军事入侵,并为大国之间综合实力的博弈取而代之。此外,总体国家安全观虽然也强调重视自身与共同安全,但维护自身安全、捍卫国家核心利益与重要利益是至高无上的。在处理错综复杂的国家安全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焦重点,抓纲带目”。
第四,总体国家安全观既有认识论的意义,也有方法论的意义。总体国家安全观既是新时代我国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基本认识,也是新时代我国解决国家安全问题、应对国家安全挑战的根本方法。在新时代,我国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错综复杂,国家安全的内涵与外延空前丰富、时空范围十分宽广。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不仅为我们高屋建瓴地把握国家安全形势提供了有力的认识工具,而且为我们解决复杂性安全问题、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四、国家总体安全观纲要?
国家总体安全观是中国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家安全工作的一个全面、战略性和指导性的基本方针和战略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安全:维护国家政治制度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
2. 军事安全: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 经济安全: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国家的经济独立和可持续发展。
4. 科技安全:保护国家核心技术和重要领域的技术秘密。
5. 文化安全:保护国家文化传统和现代文化成果,维护民族文化自信。
6. 社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预防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7. 自然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
总体来说,国家总体安全观是以人民安全为出发点,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核心,以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为使命,以实现国家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全面、系统、长期的战略思想。
五、国家总体安全观原文?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
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
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推动国防建设协调发展:
1、“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是筑牢国家安全的基础工程。这一宏大工程,涉及多方利益,尤其需要坚强的国家意志强力推进。”
2、《学习时报》上述文章指出,从现实看,国家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被赋予统筹两大建设、推进融合发展的职能,军民融合中各自为政、管理分散、职能重叠的问题十分突出,重大问题都是一事一议一定,一些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的军民融合重大事项缺乏有力协调和管理。
3、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对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了总体制度设计。落实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扎实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一长期的系统工程建设,都离不开国家最高安全层面上统筹协调。
4、“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实际上确立了统筹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要顶层机构,有益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有益于消除军地分割、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六、国家总体安全观标语?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标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共筑中国梦。
-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七、总体国家观的基础是?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为基础的是:经济安全。
一、基础解释
从经济全球化的最新趋势出发,在深入讨论国家经济安全概念的基础上,就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随后,文章分五章探讨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金融安全问题、产业安全问题、石油安全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和财政安全问题。
二、内容摘要
介绍了从GATT到WTO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针对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该书从经济安全的角度,纵观了经济全球化在发展中国家所引发的政治、经济的风险与危机,并以翔实的资料和数据。
说明了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的利弊,以及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的不可阻挡的大势所趋。该书立意明确,具有重大的历史警示性和现实借鉴性,是一本十分难得的经济学著作。
三、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认为经济安全属于国家安全的范畴,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和手段;
2、第二阶段,把经济安全看成是国家安全的核心部分,认为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目标;
3、第三阶段,不再局限于国家安全范国来思考经济安全问题,而是把经济安全当作是国民经济体系本身的安全。
八、国家总体安全观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国家安全观虽然保持着比较强的延续性,但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因而有较大的变化。我们大致可以把这一演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世纪70年代末,这一阶段是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观;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到80年代末,这一阶段是以综合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观;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前,这一阶段形成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内容的新国家安全观;第四阶段是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阶段形成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标志着中国国家安全观的日臻成熟和完善。
总体国家安全观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这对维护中国国家安全以至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九、国家总体安全观的基础?
当前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经济安全为基础。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十、国家总体安全观是指?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
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
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