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家庭教育的效果?
我们中的很多人,作为一个家长把最大的精力放在养活孩子成人,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培养孩子成材之上,而忽略了自己真正的幸福。许多家长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把最好的东西给予了他们,而苦了自己。有些人因此叫苦不迭,却不知是自食其果。
中国式家庭包揽制
无论是多孩时代还是一孩时代,中国式家长都想对孩子一包到底。我们大家都经历过自己父母的关爱,你是否感觉到父母对你实在是太溺爱呢?当然,小时候离不开父母的照护。可是到了自己能够力所能及地做事的时候,父母依然不放心大胆地让你去做事情,生怕你因此受到伤害。
不过在多孩时代,开始上学的时候父母只送一次,然后就让你跟着哥哥姐姐们放学回家。现在的家长天天接送孩子上下学,忙里忙外,忙的不可开交。不过,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多孩时代的父母根本没有时间接送孩子上下学,因为他们都在为生活奔波。尽管多孩时代的父母很忙,但也舍不得让孩子们去做这做那。心里根本没想着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生存能力,一切都是自己在包揽。更不用说现在少孩时代的家长了。现在的家长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根本舍不得让他们独立去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几乎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都在包揽中。这种中国式家长包揽制,美名其曰“一切为了孩子幸福”。却不知这样的包揽制其实是一个祸根。
中国式家长包揽制对孩子们的弊端
大部分家长不只是十几岁的孩子不让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二十几岁的大孩子也舍不得让他们去做事。孩子的一切都在自己包揽中。供孩子上学需要自己去挣钱,孩子结婚需要自己挣钱买房子交彩礼。甚至孩子成家了,家长还一直为孩子们操持生活。
中国式家长包揽制苦了谁?利于谁?其实,中国式家长包揽制压制了孩子们的自食其力,独立自主的生存能力。
中国式家长包揽制与西方家庭教育的不同
下面我们讲述故事一个故事来比较一下中西方不同的家庭教育。
美国的小孩问爸爸“我们还有钱吗?”爸爸说“我很有钱,但是你没有”。中国小孩子问爸爸“我们还有钱吗?”爸爸说“是的!我们还有钱,等我们老了,这些钱都会是你的”。大家看到此处有什么感触呢?下面正式给你讲讲故事。
有一年暑假,北京的一个家长把自己十三岁的儿子送到澳洲的一个朋友玛丽家里。想让孩子出去见见世面,希望玛丽帮着照顾一下。玛丽把孩子从机场带回家里后说:我是你爸爸的朋友,但是我对你这一个月的生活不负任何责任。因为我和你爸爸只是一种普通的朋友关系。我没有义务承担你的一切生活。所以说从明天开始你要记得自己起床,自己清理卫生,自己做饭。记得把盘子和碗洗干净。还有就是衣服也得自己洗,洗衣房在那边。”
“我没时间陪你去玩,所以说你要看好去哪里玩,你要安排好路线和时间表。那边是城市地图,你仔细看看。”小孩子眼都不眨一下看着这位阿姨。心里有点发毛。玛丽说“你不要叫我阿姨,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一个月后,小孩子回到北京家里的时候,老爸老妈惊呆了。孩子完全变了一个人样。能够独立起床了,会做饭了,能够自己给自己洗衣房了,会打扫屋子了。
这位孩子的爸爸给玛丽打电话问:“这一个月你在孩子身上施展了什么魔法,让他突然变了个人。”玛丽说:“我对他奉行的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看到此处,不知道大家又有什么感想呢?为什么我们十三四的孩子,他们还是没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生活问题,问题究竟出自哪里呢?
咱们中国式的父母已经习惯了为孩子挡风避雨,为他们解决一切问题。甚至孩子成家立业了,父母还是里里外外的操持着他们的生活。仿佛我们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却全然看不见自己生活的颜色。
二、中外不同家庭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
中国和国外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还是有一些不同的,比如说在国外,父母更注重孩子亲近大自然,注重他们天性的释放和创造力的发展,而在中国,大多数的家长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心情可能更为急迫,因此,对于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更偏向于文化知识的学习。
三、家庭教育不同
家庭教育不同
家庭教育,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不同的家庭可能会有不同的教育方式,这也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大挑战。今天,我们将探讨家庭教育中的不同,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差异。 首先,我们要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教导孩子学习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品格和价值观。不同的家庭可能会有不同的教育理念,但总的来说,一个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包括他们的身体、情感、智力、社交和道德等方面。 然而,家庭教育中的不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家庭可能更注重知识教育,希望孩子成为学霸;有些家庭可能更注重情商教育,希望孩子成为有情有义的人。这些差异可能会在家庭教育中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但关键是如何正确地处理这些差异。 那么,如何应对这些差异呢?首先,我们需要尊重彼此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和借鉴。其次,我们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教育方式,并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共享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这些活动可以是户外运动、亲子游戏、艺术创作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同时也可以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默契和信任。 总之,家庭教育中的不同是不可避免的,但关键是如何正确地处理这些差异。我们应该尊重彼此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关系,并通过共享有趣的活动来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健康、快乐的成长过程中茁壮成长。 此外,家庭教育中的不同还涉及到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分配。有的家庭可能由父母亲共同承担教育责任,而有的家庭则可能由单亲或多个人共同承担。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都应该明确每个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以确保家庭教育的顺利进行。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家庭教育中的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弱点。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而不是盲目地追求一致性。 总之,家庭教育中的不同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话题。我们需要尊重彼此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关系,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来应对个体差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快乐、和谐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之才。四、中国与家庭教育相关的理论?
这个题目有点大。家庭教育说明了就是孩子教育,有关专家总结了六大教育经典理论:
1. 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就是克制自己,让自忍耐,等待时机。
2. 罗森塔尔效应 认可期望带来力量
这就是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正能量,让人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自我价值感增强。
3. 破窗理论 “护犊子”会助长无序
这是说孩子成长环境的作用。如果父母生性懒散,孩子多数不会勤快;如果夫妻俩天天吵架,孩子很快便会变得性格暴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里要以身作则,不要让孩子所处的环境被“破窗”所影响。
4. 超限效应 批评絮叨引来逆反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批评不要絮絮叨叨,这样孩子会反感,增加孩子逆反心理。
5. 手表定律 就是父母也包括其他家庭成员,教育理念必须统一,一时不能统一,也不相互拆台,让孩子无所适从。
6. 甘地夫人法则 ;困难面前“实话实说”,敢于面对困难,正视困难。
让孩子直面挫折和困难,端正面对失败、痛苦的态度,孩子才能学会自控,培养健全人格,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
五、不同家庭教育的差异
不同家庭教育的差异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也会导致孩子在性格、行为、认知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权威型家庭教育
权威型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并采用权威的方式来指导孩子。这种教育方式通常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明确、严格,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权威型家庭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和责任感,同时也能够促进孩子自我认知的发展。然而,权威型家庭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格或过于宽松,可能会限制孩子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此外,权威型家庭教育的效果也受到父母性格、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溺爱型家庭教育
溺爱型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孩子的需求无条件地满足,对孩子的照顾非常周到。这种教育方式通常表现为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和保护,缺乏对孩子行为和思想的指导。溺爱型家庭教育容易导致孩子自我中心、缺乏责任感和独立性,同时也容易让孩子形成不良的社交和道德习惯。相比之下,专制型家庭教育则采用强制和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种教育方式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和不安,但同时也能够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和责任感。然而,专制型家庭教育也容易让孩子形成叛逆和反抗的心理。
综上所述,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家庭教育方式,并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如何平衡家庭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平衡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平衡地运用权威型、溺爱型和专制型等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这需要家长具备较高的教育素养和耐心,同时也需要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六、中国和西班牙家庭教育差异?
中国和西班牙家庭教育的差异,?
要说没有,那是扯淡,要说有,可以说,也是不大。这个问题无法具体落实到某一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就是一个东西方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总的来说,中国还是主要靠外在的填鸭式培育,西方靠的是田园牧歌式的放羊和散养模式,无法评价优劣,都为社会做贡献,也都出人才,这点也有点 围城 的味道!
我们羡慕他们,同样他们也羡慕我们。
七、家庭教育指导与家庭教育的区别?
家庭教育是一个话题,家庭教育指导是一种方法
八、简述中国家庭教育文化的内涵?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
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聘请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的教育。
家庭教育简称家教。
中国式家庭教育是从2012年10月流行的“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送”等词中衍生出来的,用来指称中国显示存在的一些教育弊端和问题。
九、中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中具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长期以来为我国很多家庭所传承和借鉴,成为我国家庭教育的主流,对于我国人才的培养、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家庭教育传统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倡德教为先、做人为本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无不把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品德教育放于首位,认为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做人、立世的根本,勉子立德、诫子自立、教子孝亲、训子以俭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培育孩子成为一个有良知、能自立、懂孝道、有责任心的德才兼备的人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
2.主张爱而有教、及早施教
家庭教育是在具有血亲关系的人之间进行的,主要是长辈对幼辈进行的,天然的情感容易产生对子女的娇惯溺爱,特别是忽视对孩子早期的严格要求。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历来主张对子女的教育要从严、从早,娇惯、溺爱孩子对他的成长非常不利。
3.倡导长辈的榜样示范
有一个小男孩,一天偷了爸爸200元钱买玩具,被爸爸发现了,爸爸把他叫到跟前,气冲冲地说:“这么小就开始偷东西,长大还得了!你给我站到门外去,站一个小时!”当时北方正值寒冬腊月,屋外寒气逼人,小孩子在门外站不一会儿,就开始哆嗦起来,爸爸看着孩子的可怜样儿,突然意识到,孩子犯这样的错,根本原因是自己平时就没有好好关心、教育过孩子,这时,他也站到儿子身边,对儿子说:“孩子,偷钱是你的错,我也有没教育到的责任,爸爸罚自己站一个小时,你站半个小时就行了”。父亲的认真和惩罚分明,打动了孩子的心,此后,孩子再也没犯过同样的错。
《颜氏家训》中强调:“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弟不恭。”指出了上行下效、先施后学这样的家庭教化对儿童影响极大。司马光提出了他“尝示以正物,以正教之”的观点,告诫做父母的“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不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也。习与不正人居之,不能不正,犹生长于齐楚,不能不楚言也。”主张儿童自幼要经常看到的正面榜样。
4.重孝悌、忠义、仁爱
中国传统文化实质上是一种伦理文化,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根脉追根探源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后来孟子对其发扬光大,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最根本的准则就是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把孝道推演开去,形成了中华文化里“君仁、臣忠”思想。
5.重视社会环境和家风的熏陶
有一位老师发现班上有一个同学张口闭口“他妈的”,多次批评,也不见成效,于是,决定到学生家中去家访,想让家长配合老师做做孩子的教育工作,帮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谁知老师一进门,还没来得及说明来意,孩子的父亲就对老师说:“我这孩子真他妈的气人,如果他在学校不好好学习,你尽管给我揍。”老师目瞪口呆,原来根源在这里!
人类社会的生活条件,对智力的发展起着极大的作用,古代家教很重视教育环境,最著名的莫过于孟母择邻处了。注意良好家风的培养,以风化人。司马光在给儿孙的书信中说:“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世代相承,便是一种家风。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正确科学的理念需要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而一些消极因素需要剔除,如,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为臣纲、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男尊女卑、不打不成材、棍棒之下出孝子、学而优则仕等思想,必须坚决地摒弃。
十、中国家庭教育是什么团队?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是经民政部批准于1989年成立的学术性社会组织,接受全国妇联的工作指导和业务管理,主要由热心于家庭教育事业的专家学者和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的团体及个人自愿组成。学会业务主管是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接受民政部社团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