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对狼爸虎妈教育方式有什么看法?

102 2024-01-10 06:56 admin

一、对狼爸虎妈教育方式有什么看法?

提到对虎妈狼爸教育方式怎么看,不得不提两位人物。

一位是虎妈蔡美儿,耶鲁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其广为流传的一部作品就是《虎妈战歌》。她的作品叙述了中国式妈妈在美国取得的成功经验,引起了中美广泛的讨论,其中有一条比较有名的观点是:孩子要想走向卓越,就得坚持不懈地练习、练习、再练习。

另一位是狼爸萧百佑,毕业于暨南大学,香港商人,自称“中国狼爸”,用“打”的教育方式,将四个孩子送进北大,他的代表作是《所以,北大兄妹》。记得他的一条较出名的观点是:“三岁定八十”,孩子幼儿时期的性情习惯,决定了他此后的一生。

他们都出了自己书籍,分享了各自教育孩子的观点,拥有大批粉丝,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的教育在我国绝大部分家长意识里,都是成功的,因为他们确实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用事实说话。

这两位是比较出名的虎妈狼爸,在我国有大量的虎妈狼爸式家长存在,这也是我爸妈教育我的简短形容。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看到不少网友对这类教育方式表达了不满,认为这是畸形的教育方式,不可取。

我有幸拜读了上述两位虎妈狼爸的书籍,其中在很多情节上,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场景。比如坐在小板凳上练字,练不好,就会被我妈掐一下。我记得当时,我一直写不好数字4,不知道被掐了多少次。我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让我背乘法口诀,背三字经,背唐诗,并且告诉我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做。我其实很喜欢游泳,家旁边游泳的地方也多,但是我从未敢下水,因为这在他们的教育理念中,是不被允许的。游泳不仅与学习无关,还有生命危险。因此,在我小的时候,我对虎妈狼爸式教育是非常讨厌的。

如今,我早已大学毕业,与家附近的孩子相比,我算成功的,硕士毕业,工作稳定,收入也还可以。我爸妈的这种虎妈狼爸式教育,在我家那边是被其他家长认可的,因为他们只看表面上的教育成果。特别是,一些家长学的变本加厉,导致小孩子极度内向。其实,我也是那样,在读大学之前,我也有些内向,做事犹豫不决,为什么呢?因为当没有人告诉我该怎么做的时候,我就变得似乎毫无办法,犹豫不决,这也许可能是虎妈狼爸教育下的孩子的共性。除此之外,我还有些固执,遇事当在自己认为正确的情况下,听不进别人不同的意见,这两点是我发觉自己身上曾经最为明显的性格特征。到了大学之后,脱离了父母的管束,经历了许多生活和感情上的事,这些性格终于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

回顾自己的经历和邻居小孩子的经历,结合虎妈狼爸的书籍观后感。我觉得,虎妈狼爸式教育,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是如果像是虎爸书中描述的那样管束小孩,感觉小孩子的心理健康会受到影响。考取北大,只是表面实用主义上的成功,而对于孩子一生的性格塑造上,影响深远。那可取之处是什么呢?我始终认为,小孩子需要管束,看似民主的放养式教育,出问题的可能性比虎妈狼爸式还要严重。因为小孩子的心智成熟,判断能力形成等需要一个过程,在他们幼小的时候,老师家长是应当承担起引路人的角色,并加以管教。我的观点是,孩子的教育可以分为两阶段式,当孩子心智未成熟时,以管教引导为主,当孩子有自己的主见时,可以学习下西方的自由式。而这一切都是来源于对虎妈狼爸教育方式的正确理解以及建立好与孩子有效沟通的基础上。

好了,就说到这里,我是一位深耕于教育板块的佛系答主,不为迎合任何人,只想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私信或评论交流!

二、狼爸虎妈式教育的分析?

好处:

1. 给孩子动力 (积极态度)

高压式教育能带来压力,压力也就变成了动力,锻炼了你的耐力,又锻炼了你的脑力,对你的身心都受益匪浅。因为高压教育的环境存在,孩子才总是想做得更好,总是想要出人头地或出类拔萃。 所以高压式的教育是挖掘自身潜力的工具,孩子为此不断去努力去拼搏,这样孩子的意志和毅力就会不断增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2. 教鞭下面出人才,孩子在懵懂的阶段是需要管教的。

父母走的桥比孩子走的路还多,所以他们懂得为孩子做出正确、理智、有利的决定。尽管这种教育方式压抑孩子的天性,甚至在西方看来有点“惨无人道”,但这种方式确实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方法或许有些极端,但设定目标并且努力实现目标的观点是正确的。生活不容易。你必须努力奋斗、坚持不懈才能为生活争取到美好的东西。对于年轻人来说,努力学习是一种奋斗。有父母引导他们,做出适当的决定能让他们少走许多弯路,更好地迈向成功人生。

3. 交出快乐童年,还你成功人生 (为未来做准备)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实行高压式教育是更有大局观的,目的不是为了孩子小时候的一时快乐,而是放远未来,为了孩子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弊端:

容易损害孩子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

例如,专制型父母养育的孩子可能在学业和早期职业上取得成功;但在社会互动中更容易表现得内向、社交退缩或被动,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常常紧张而令人觉得不友好。

但在现代社会仍然沿用传统社会的教育观来衡量家庭教育的成败得失显然不合时宜。

学业的成功与未来人生的事业成就、生活幸福并无必然关系。学业的成功更可能谋求好的职业,也更容易跻身社会上层,但这与一个人一生的幸福没有必然关系。相对地,事业成就、生活幸福与情绪能力的关系更为密切。所谓情绪能力,也就是俗称的情商,它常常反映在个体的情绪甄别与控制,以及人际互动中的自制与影响力。权威型父母养育的子女表现更为独立、友好对待同伴、自由主张又具有合作精神;他们追求成就的动机很强,并且常获得成功且受人喜爱。无论在与他人的关系还是自我情绪调节方面,他们均能够有效调节自己的行为。

“虎妈”“狼爸”式教育的另一个风险在于,教育的成功(考入名校)具有侥幸性。

由于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各有不同,如果孩子具有较好的禀赋,那么在严苛的棍棒教育下或能在学业上取得成就。但如果孩子天资平平,那么“虎妈”“狼爸”的教育实际上就损害了孩子追求幸福和快乐的能力。可以这么说,每一例值得炫耀的“成功”典范背后,可能掩盖了无数沦为“废柴”的不幸孩子。

三、虎妈狼爸教育事迹,最好要有例子?

“虎妈”、“狼爸”的家庭教育观之我见阜阳市红旗中学岳莉“虎妈”、“狼爸”现象成为教育领域惹眼的热点,主“打”教育“狼爸”声名见长,也招来讨伐之声,尤其“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的教育口号更遭到众多专家、学者的尖锐质疑。我认为这是对“虎妈”、“狼爸”的家庭教育观念理解的失之偏颇,试想一下,他们都受过高等教育,难道会无缘无故打骂孩子,实施家庭暴力教育吗?而事实恰恰是:在今天这个充满各种诱惑困惑、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的社会大环境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良好习惯的养成、人格品性塑造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应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中学教师并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我,深刻体会家庭教育的重要: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13岁之前孩子的为人品行基本形成”。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性格决定命运,习惯造就人生的道理。一句话,打也好,骂也罢,不能简单判断其对错,都只是个体教育,不能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成长环境,不是一“打”了之,而是的关心孩子的个体差异,关注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是一种心与心沟通的艺术我的邻居,既是同事又是同学,她家的孩子与我的孩子同岁,2009年6月高二就以高分考入中科大上年班,学习比较深奥的凝聚态物理,今年又以极高的分数分别通过美国GRE和托福考试,准备留学美国。他的爸爸妈妈既非“狼爸”更非“虎妈”,相反他们从没有体罚责骂过孩子,而是从小就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勤奋学习的好习惯。同事周女士和他爱人,对女儿和蔼可亲、慈爱有加,他们的双胞胎女儿同年分别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本硕连读)。入学两个月后老二又从南京大学考到新加坡理工大学。谈起孩子的教育,他们多次提及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重要性。我的孩子天资聪明、活泼好动,健康阳光,有着很高的智商情商,对一切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从小学、初中、高中(目前是西安一所重点高校大三学生)一直生活在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中,但是对待他的许多错误,我也采取必要的打罚措施。有时,我想:如果我更加雅严格也是一位“虎妈”“狼爸”,1/2儿子现在会怎样呢?我们只有一个孩子,孩子不能成为教育理念的试验品。我今年刚刚教过的一位女生成绩优秀、多才多艺、活泼开朗,每次放学回家妈妈总是说:女儿学习辛苦了!妈妈爱你!女儿哪一次考差了妈妈总是做一桌女儿爱吃的饭菜安慰她,一家三口围着饭桌共同分析考差的原因。。。。。。这个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合肥一中高中。2011年阜阳市理科状元贾迪是太和一中的学生,面对取得的成绩,他说:努力之外,方法很重要。贾迪的父亲是太和县三店中学的一名农村教师,母亲没有工作,他的家在太和桑营镇贾李村,在老师在父母的眼中,贾迪一直是个善于思考、踏实肯学的学生,这既是他学习的特点,也是成功的良方。“他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贾迪的父亲如此给儿子定位。“他会及时地完成学习任务,剩余的时间并不是扎堆书本里。高三时,一星期只放半天假,这半天他并不看书,而是和家长聊聊天,看看电视,他喜欢看《神探狄仁杰》,经常和他妈妈争遥控器。通过以上案例可以得知,面对一份份成功的背后,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密不可分,而采取何种途径、采取何种手段如何培养孩子会学习、善学习,才更为重要,才应该是当前教育更为关注的焦点。对待孩子教育培养儒家千年文化教育精髓《弟子规》,提出“余力学文”的观点,认为首先必须规范孩子的日常行为:孝敬父母,尊敬弟妹;做事谨慎,讲究信用;还要爱人亲仁,品德高尚;只有做好以上这些,还有精力的话,就应该学习文化知识,进一步通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自身修养和学识。同时反对不努力实践,不培养品德高尚,只知道啃书本的做法,指出“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的疑问;当然我也反对“但力行,不学文”的做法。今天的孩子,忙于各种各样的考试,在应试教育的大棒下埋头苦读,而忽视了最为重要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培养;或娇生惯养、放任放纵,缺少人格品性的教育培养;缺少知识和文化的陶冶,沉迷在游戏世界和繁华的物质世界中,最终一无所成。,目前,面对前有“虎妈”后有“狼爸”,不知咋当爹的焦虑症让家长们头晕脑胀。其实,孩子成长期的日常行为教育是决定其成才与否的关键;良好的品德、性格是根。只有规范孩子的日常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根深叶茂、茁壮成长!

四、傅雷教育孩子和虎妈狼爸的区别

傅雷教育孩子是以耐心讲道理为主,而虎妈狼爸教育孩子是以棍棒教育为主。

五、“虎妈”与“猫爸”谁的教育方式更有效?

两种方式都过于极端,都不怎么好。虎妈的教育方式太严格,那么小的孩子是承受不了的,猫爸的教育方式过于溺爱,几乎可以说是有求必应,教育孩子还是该严的时候严该松的时候也要松。

六、家暴狼爸虎妈怎么处理?

遇到家暴及时拨打110,让警察叔叔处理,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你保驾护航。

七、虎爸狼妈演员表?

《虎妈猫爸》是由姚晓峰执导,佟大为领衔主演,李佳、纪姿含、潘虹等主演的都市家庭轻喜剧。该剧讲述了毕胜男和罗素本是一对幸福小夫妻,随着孩子教育中的难题的接踵而至,两人教育观念的分歧成了导火索,引发了家庭矛盾、情感冲突等一系的故事。

剧情简介

虎妈毕胜男和猫爸罗素像很多年轻小夫妻一样,虽然有了五岁的女儿,还过着简单轻松的生活,直到毕胜男忽然发现周围妈妈们早已忙得团团转,而自己和女儿还懵然无知,终于面对起孩子的教育问题。

毕胜男一面把女儿从婆婆家接回,一面为女儿上学的问题忙碌。毕胜男和罗素为了女儿上学换房子,不料第二年却因各种原因推迟入学,毕胜男辞职回家陪女儿一年。

入学风波刚过,罗素初恋女友、海归教育专家唐琳忽然回国,并主动倒追罗素,让罗素心生摇曳。

回到职场的毕胜男和上司杜峰由对峙到和解,并在了解杜峰狼式教育背后的苦衷后,更生理解。而虎妈猫爸间,则出现了教育分歧与婚姻危机。

最终罗素在父亲点拨下,明白毕胜男才是此生不离不弃的爱人,也懂得了自己作为一个男人和父亲应有的胸怀和担当。阳光下响起孩子们快乐的笑声,一家三口一起共同成长。

八、支持虎爸虎妈养育方式的资料?

在积极正面的养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更快乐,更成功,道德责任感更强。

最近有个新闻备受关注,说失联20年的北大博士后在母亲病危后拒绝回家。仔细看新闻,了解了他不愿意回家的原因大概是跟父母的积怨太深。中国人说不打不成材,许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都是极其严厉的,认为这样做才能保证孩子有出息,认为孩子总有一天会感谢自己的教育方式。然而,科学对此却并不认同。

养育方式大致被归为五类:支持型,虎爸虎妈型,放纵型,放牛吃草型,与虐待型。研究人员分析了不同父母的养育方式与他们子女的各方面情况,结果发现支持型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在各方面都更成功。他们的幸福指数更高,收入更高,学术成就更高,道德责任感更强。

所以说,温柔对待、积极支持要比严加管控更加有效。你不必扮演虎爸虎妈,做温情的爸妈会让你的孩子更成功。

九、怎样看待电视剧《虎妈猫爸》中猫爸佟大为的教育方式?

谢邀。

其实,题主已经提到了猫爸和虎妈对于孩子教育理念的主要区别:压力。排名第一的答案获得了4000赞,认为对孩子应该实施严厉的教育,这与我国传统观念的教育观念有关,诸如“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棍棒底下出孝子”、“玉不琢不成器”等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是随着现代学科,例如脑神经科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越来越多对此的质疑和反对。

孩子心理压力来源

孩子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六个方面,包括父母、老师、环境适应、同伴关系、功课学习和其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包括生理上的反应、行为上的反常、情绪上的变化和个性上的改变。孩子年纪越小,接触的社会环境越少,其压力越多地来源于父母,包括家庭矛盾、 父 母对孩子期望太高, 家庭内部缺乏沟通等(李江雪,2006)。

压力对孩子的影响

通常来说,孩子具备正常的压力反应系统,但一旦他们身处的社交环境充满了愤怒,孩子的压力应对系统就会失效,致使其要么始终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要么彻底崩溃。甚至有人尖锐地指出:要想让婴儿的大脑发育出问题,不必将他扔进集中营,只需一醒来就让父母不断拳脚相向就可以了。(John Medina,2014)。压力会影响到孩子的思考、行为和感觉的方式(Zeitlin, 1994),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理。引起头疼、肚子疼、睡眠障碍、入厕困难、免疫力下降等。

2. 行为。引起规避性行为,如回避他人目光、很少交流、独自流泪等;破坏性行为,如顶撞父母和老师、破坏玩具等;倒退性行为,如尿裤子、咬指甲、口吃等。

3. 情绪。引起情绪失常,如闷闷不乐、爱发脾气、缺乏信心、不活泼等。

4. 性格。引起性格改变,如易燥易怒、爱钻牛角尖、退缩孤僻、不合群等消极性格。

孩子尚不具备较好的自控能力和辨识能力,因此过渡给孩子施压将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当然,可能有人会说,也有“越挫越勇”的情况啊,这是怎么回事呢?

心理弹性(resilience)儿童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又观察到另一种现象,即那些曾经经历过严重压力和逆境的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心理社会功能问题(Fergusson & Lynskey, 1996)。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儿童对他人的心理揣测能力(mind reading),以及其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要优于缺乏心理弹性的儿童,具备更积极的人际交往特征,更倾向于谨慎的认知,并能调配更多的社会资源应对压力和逆境。

能“越挫越勇”的孩子,首先要发展出健全的心理揣测能力和心理理论,在此基础上才会遭遇逆境和压力时更好地应对,不至于产生严重的心理社会功能问题。因此,孩子越小,越不要给予他们太大的压力。

父母为什么给孩子压力?

1. 转嫁。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爱尔坎德 (Elkind) 的 “儿童压力说” 理论认为, 父母自身就承受了各种压力,并随之把压力转嫁给孩子。例如,不少父母发现周围的人都在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后,为了证明自己也是称职的父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严格要求孩子的学习。

2. 控制。

很多父母将对孩子的监护权理解为对孩子的控制权。西方学者认为父母对8-19岁孩子的控制包括严厉控制、限制控制、要求控制、干涉控制、专断控制等五种(MacCoy),并在观察中发现两个极端:一方面,父母要求少或要求低的孩子有高攻击性特征;另一方面,父母严厉控制下的孩子会产生负面特征,如有情绪压抑、盲目顺从等过度自我控制倾向。

3. 映射。

有的父母将孩子当做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因此希望孩子能实现自己当年未曾实现的愿望。例如没考取大学的父母可能希望孩子能考取大学,没有学过钢琴的父母可能希望孩子能习得琴技,从事体力劳动的父母可能希望孩子能从事脑力劳动等等。为此,父母给给予孩子压力,在潜意识中迫使孩子代替自己实现未竞的愿望。

4. 发泄。

心理学上还有一个概念叫做“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这是一种情绪的传染效应,并且由于存在力量、社会地位、等级的区别,居于弱势的总是只能向比他更弱势的群体发泄怒火。而孩子总是家里的弱势群体,往往就成为了这种坏情绪和压力的“牺牲品”。

父母为什么体罚孩子?

排名第一的答案中,答主提到自己曾经把女儿关在小黑屋里的行为,这与打骂等体罚并没有本质区别。为什么父母会体罚孩子呢?根本原因是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具体而言,有以下这些体罚孩子的借口:

  • “因为他们做错了。”

即便孩子做错了事,处理方法也有很多,而不仅仅是“打”这一个选项。

  • “打了就听话了。”

惩罚确实能在短期纠正孩子的行为,但无法纠正孩子内在的道德感。比如孩子偷钱被打了,也许孩子会更加谨慎小心地偷钱,避免被抓,而不是去改变偷钱的行为。

  • “简单、粗暴、有效。”

养娃不是驯狗。马戏团的驯兽师会用食物奖励和皮鞭惩罚来驯兽,但孩子不是马戏团的动物,他们不应该只出于外在的刺激去行事,而应该养成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况且是否有效,还很难说。

  • “和他们讲不通道理。”

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也不关注孩子特有的发展阶段,当然无法和孩子讲明白道理。更常见的情况是,家长自己无法坚持原则,例如说好不给零食了,又忍不住给孩子零食,而当孩子一再要求吃零食时,家长却开始打孩子。这会让孩子十分迷惑,也会降低家长的威信。

  • “我说的话他怎么都不听。”

家长认为自己失去了对孩子的控制权,而打一顿可以快速地夺回短期的控制权。这种权力的获得,来以伤害孩子的行为来实现的。家长在潜意识中认为:我能使孩子痛苦=我有权力=我比孩子强大。

  • “男孩皮实,不怕挨打。”

男孩和女孩一样是孩子,他们有同样娇嫩的肌肤和同样天真的心灵。也许正是因为男孩挨打多,才会让他们变得对挨打更加麻木。

  • “我小时候就是被打大的。”

将自己的不幸投射在孩子身上,是在亲子关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但是,常见并不代表就是好的。通常童年遭受暴力的孩子,成人以后更有可能对别人施暴。

  • “我太生气了,忍不住要打他。”

打孩子被当做是家长发泄情绪的一种方法。成人生气多半是因为未能达成所愿,或者错误的决定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孩子未能达到我们的期望时,我们会在潜意识里认为是自己教导无方,但是,我们却无法对自己发泄愤怒,于是转而将愤怒发泄到孩子身上。

  • “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无助的家长很容易选择体罚孩子的办法,因为想不出别的办法了。

  • “我是他爸/妈,我打他天经地义。”

是不是应该发明个词叫做“家长癌”,专指这些仗着自己是父母,就不尊重孩子的家长?家长固然对孩子有生养之恩,但孩子诞生后就已经是独立的个体了,必须尊重孩子,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

应该怎么做?

英国教育部官网有一篇名为Development Matters in the 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的报告,里面提到了孩子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有三:独一无二的孩子自己、积极的关系和能促进孩子发展的环境。

报告对如何建立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的积极关系有非常详细的建议,值得一读。无论如何,国外的研究都强调不要强迫孩子,也不要很快就对他们期望过多。父母的目标不应该是创造一个“天才”,而是应该提供一个充满安全感和温暖的养育环境,使你的宝宝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例如,很多爸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习惯给孩子喂饭,这项活动通常从孩子不能自己吃饭开始,持续进行到孩子上幼儿园,甚至更长时间。并且这个过程通常充满艰辛,甚至是一场“搏斗”。为什么会这样?“饿了就吃饭”这件在大人眼里天经地义的事情,对于孩子而言却是需要探索的。尤其是对于1岁多的孩子,他们开始能自己完成一些事情,并且自我意识也逐渐发展起来,有点“闹独立”的意思。对于面前摆放的食物,与妈妈的母乳有着明显的不同,孩子会充满好奇心的探索,而在大人眼中,这就意味着用手玩食物、弄脏衣服、洒到地上、浪费粮食、让一顿饭的时间无止尽的延长,于是喂饭的战争就此打响。让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衣服脏了可以洗、地板脏了可以擦,换上一套不会摔碎的碗勺,给孩子以耐心和时间,让他们争得自己的“主动权”。家长们要做的是在一边引导,教会孩子将食物送到嘴里,如果能吃得干净不把饭粒洒得到处都是,就及时给予表扬;如果饭粒洒得到处都是,就将嘴边上的引导孩子用勺子拨回嘴里。在吃饭时间,不要让其它的事情吸引孩子注意力(比如喂饭用玩具转移孩子注意力、有人喂饭有人逗孩子等),只让孩子专心探索吃饭这件事儿,几次之后就会初见成效。等孩子到了可以自己进餐的月龄时,如果仍然喂饭,就会产生反抗,因为这本该是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却没有机会做。这种自主意识并不会消失,只会转换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扔餐具吐掉嘴里的饭菜等等。只有放开手,让他/她独立探索,才是避免这场战争的最佳方法。

结论

1. 不要为了满足自己而给孩子压力,应该遵循孩子的兴趣和主动性去引导

2. 父母观点不一致而导致的争吵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也会降低彼此的权威性

3. 惩罚有时是必须的,但绝对不要体罚孩子:稍加学习,你就会有很多方法来真正地解决问题

养娃不易,拓展阅读:

两岁半的女儿习惯性用哭闹来作为武器,该如何应对? - Cecilia 的回答如何惩罚儿童? - Cecilia 的回答父母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时,「我数三下」的方法为何十分有效? - Cecilia 的回答怎么做能尽量使得自己的孩子不成为熊孩子? - Cecilia 的回答小孩偷拿家长的钱应如何教育? - Cecilia 的回答

十、“虎爸狼妈”式的家庭教育方法是否可行?

“虎爸”“狼妈”是最近几年冒出来的教育流行词语,但正如流行性感冒一样,流行不代表它就是对的,更不意味着可以对其视而不见,听之任之

我本身是一个两岁宝宝的宝妈,遵从内心而言,我不希望做一位“狼妈”,我希望可以和宝宝成为朋友,走进孩子的内心,共同成长。

迄今为止,全世界也没有一份怎么教育孩子的标准,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最好的,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个性,也有自己长处与短处,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过多规范要求,孩子会照自己的天性发展吗,当然有错的话可以引导,不要在孩子童年里出现“虎爸狼妈”的可怕印象!

《礼记·学记》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此话的原意是,一个人不接受教育、不好好学习,就难有大的作为和成就。但在现实语境下,“虎爸”“狼妈”大出风头,乃至颇受推崇,却也反映出一些家长对教育规律缺乏了解,教育经验不足,往往容易被一些看起来“简单易行”的教育理念所误导。

  在笔者看来,教育部或许正是看到了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这种不良倾向,且其影响已较为广泛,危害已较为深远,因此才公开予以反对,以免部分家长受错误教育理念的误导而不自知。这则关于家庭教育的指导意见,意在帮助家长摆正教育理念,给“虎爸”“狼妈”式的家庭教育败败火。

尽管教育部给出了权威指导意见,但消息公布后,舆论场又开始了新一轮争论。比如,有人觉得,教育行政部门发文反对“虎爸”“狼妈”,虽有为学生减负的良好用意,却有“管得太宽”“使错了力”的嫌疑;还有论者提出,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到处存在的“抢跑赛场”,又怎能不让家长们长期焦虑,进而“高压”育才?

  上述言论多属于情绪化抱怨有余而严谨不足,并不能遮掩“虎爸”“狼妈”式教育的短板与软肋。

  笔者以为,“虎爸”“狼妈”式家庭教育,更像一种“饥不择食”或“病急乱投医”。事实上,对于这种简单粗暴的“威吓教育”和“棍棒教育”,不少专家学者一直明确表示反对。比如在2012年,当时就有一部颇具代表性的论著《不做虎妈狼爸》,作者以其多年当孩子妈妈、担任班主任的心得,通过缜密思考和研究提出:教育的真正灵魂,应当也必须是帮助孩子养成优秀人格,引导孩子发现人生价值,强调“人”的幸福成长。这本著作及其观点得到教育界众多专家学者的认可和好评  

“虎爸”“狼妈”们该醒醒了。从外部给孩子以粗暴的管理和压制,是盲目的短视行为。“虎妈”“狼爸”们的中短期目标,无非是让孩子考好成绩、进名校。我们看考入国内外顶尖名校的优秀学生的成长经历,不难发现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尊重和保护孩子的自我控制、自我学习能力。“虎妈”“狼爸”式教育,短期内或许可以取得一些效果,但却容易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即便有看起来还比较成功的案例,也具有较大偶然性,不足为训。唯有真正遵循教育规律,努力消除种种盲目与短视,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期待“不做虎爸狼妈”成为更多家长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