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信息能力提升
我认为,新教师提高教学有五个技巧:
首先说学生管理问题。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很多,转化学困生主要靠老师。教育问题说到底就是老师问题,一个好老师,好在什么地方?不仅仅看你教出多少人才,更要看你转化了多少学困生。年轻老师由于缺乏经验,备课时只备教材教法不备学生,所以设计的问题不接地气,布置的作业不适合学生学情,就连课堂纪律也不好维持。这时候学生管理就出现了问题:良药苦口无人买账,强制管理限于顶撞,真是软不得硬不得,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二,教材的解读和处理上。新老师的知识是碎片性的,没有形成知识体系,没有实用价值。这个时候,如果再一味地照抄照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或者网络上的东西,整堂课下来就会定理公式书面语满天飞,尽管涉及到的知识点不少,但不到半节课就讲完了。
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由于只备教材不备学生,教材解读和处理不到位,再加上教法不当,没有很好地尝试分组教学为基础的高效课堂改革,没有使用赏识教学、快乐教学,没有尊重差异等具体原因,造成了课堂上要么乱哄哄,要么死水一潭,教学效果自然不可恭维。
三、路在何方?
如何改掉上述弊端,实现个人快速成长,早日变成一名合格教师呢?结合上述问题及成因,对症下药,笔者认为应该进行下述努力。
(一)备学生,连接地气培养自信人脉
新教师在备教材备教法的同时,更要花大气力备学生。新教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认清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班主任和语数外教师还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成绩、甚至家庭情况。这样教师就可以连接地气,因材施教,师生相融,引发共鸣,真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境界,学生管理问题也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二)激兴趣,赏识教学扬起自信风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每节课都尽可能地挖掘课堂知识的乐趣,激发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同时本着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任课教师不折不扣地实施赏识教学,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此,日积月累,形成情趣的良性循环,课堂纪律自然会达到活而不乱静而不死的境界。
(三)岗位练兵,促进自我快速成长
新教师的进步除了指导教师的谆谆教导外,更需要自己勤修内功,促进自我成长。新老师可按如下方法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上课前首先查找资料制作课件、编写教学设计,并且第一时间与带教老师沟通,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加以改进。其次,找个僻静地方试讲,而且不是一遍完事,而是要进行三、四次之多。每一次也不是只讲一遍,而是每人讲个两、三遍,这样正式上课前已经试讲了五、六遍,甚至七、八遍,所讲内容基本上都记在脑子里了,教材内容不说烂熟于心,也是已经非常熟悉了。其三,在校内外听取名师讲课,及时交流加以借鉴,不断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课件,力求尽善尽美。其四,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把自己想要讲的每一句话都写到纸上,落到实处,去掉废话、不准确的话。其五,在讲课后及时互评并邀请指导教师点评交流,所有青年教师全部参加,尚未讲课的青年教师细心领会,扬长避短,不断改进。区区一节课,多“折腾”几遍,在这样状态下才能长足进步,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四)瞄准三点,结合学情,予以开拓
新老师上课前,一定要反复研读教材、教学参考书,虚心请教老教师,结合学情必须瞄准三点:即知识点、重点、难点。知识点,是培养能力的最基本要素,只有对所学教材的知识点准确地理解、巩固、熟练地掌握,才能谈得上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所谓重点是指在课文中起关键作用、主要作用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知识内容或问题。难点是指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掌握或者不易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面广而深,有的内容相近容易引起混淆,还有的是平时接触少,生疏抽象等。在教学中只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才能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最终目的。
(五)成绩要上去,教师要下来
走下讲台,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学情,特别是发现他们的疑点难点,为讲课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重新处理教材提供了依据。这样,讲课教师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也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讲课时走下讲台,通过不断地巡回在学生中,参与到学生活动中,能够及时针对学生共同存在的疑难问题做出精彩点拨,对个别学生的问题也能够及时解答。既能照顾全体,又能帮助学困生,从而实现教学效果最佳,学生收益最大化。
总之,新老师要学习大禹治水,因势利导,以高超的教学艺术征服学生,以博大的爱心感化学生,以严明的纪律约束学生,实现师生合作双赢,实现由学生转变为老师的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