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古诗词与教师的关系

206 2023-07-11 18:56 admin

一、古诗词与教师的关系

古诗词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

教师如何执教古诗词?见仁见智,愚以为:

一、以读促悟。

所有能够选入教材的古诗词都是经典。首先,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深刻体会古诗词的内涵,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名言充分说明了诵读古诗词的重要性。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解古诗词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诵读有两层含义,即朗读和背诵。

另外,教师的范读也非常重要,让学生在琅琅上口、声情并茂的诵读中初步领略古诗词的语言美、节奏美、意境美,让学生产生听觉上的愉悦感,让学生沉浸在美好的艺术享受中。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浓厚兴趣。

二、以画入境。

古诗词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中有画,画可赋诗。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意思。

其次,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画面,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情景,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三、理解诗意。

1、适当补充背景材料。

2、运用已知,进行分析比较。

3、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

4、音乐伴读,引起学生的共鸣。

5、发挥想象,融情于景。

运用之妙,存乎于心。

二、古诗词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1、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丹溪心法》元 朱震亨 2、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抱朴子》晋 葛洪 3、我命在我,不在天。——《仙经》 4、养生以不伤为本。——《仙经》 5、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养生要录》宋蒲虔贯 6、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疾成衰。——《养生论》三国 嵇康 7、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8、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明 龚廷贤 9、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养老奉亲书》宋陈直 10、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抱朴子》 晋 葛洪 11、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12、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延命录》 南朝 梁 陶宏景 13、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孙思邈 14、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理虚元鉴》明 汪绮石 15、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三、古诗词与教师相结合

能有感情地朗诵诗词,并能背诵。

  2.能感受作者在诗中寄寓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投影月夜图画和配合的诗词)

  月亮是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意象——团圆的象征,古人总爱对月抒怀,尤其是在中秋这样的节日,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二)介绍作者:

  1.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属四川),有《东坡全集》。

  2.《水调歌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中秋佳节,作者望月思人,不免孤单寂寞,满腹疑问无人倾诉,乘着酒兴,质问青天——“明月见时有”“今夕是何年”“何事长向别时圆”。

  (三)诵读探究:

  1.理清诗歌脉络。

  上阙:月下饮酒

  (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阙:对月怀人

  (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四、古诗词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形容心里明白但嘴上不说的古诗词:

1、《将进酒》——唐代李白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译文: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算不上什么珍贵,只希望能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自古以来圣贤都是孤独寂寞的,只有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2、《自遣》——唐代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译文:得到的时候就放声高歌没有就由他去吧,愁恨全然不理照样乐悠悠。今天有酒就痛快畅饮喝他个酩酊大醉,明日的忧虑就等明天再烦愁。

3、《洗儿戏作》——宋代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译文:每个人生下孩子,都希望孩子头脑聪明。但是聪明有什么好处呢?我就是因为聪明,遭到人家的嫉妒,被聪明误了一生。只希望自己的儿子愚笨迟钝,没有灾难,没有祸患,而能够官至公卿。

五、古诗词教师朗诵

可以用来赞美别人诗词朗诵得好的词语:声情并茂,感同身受,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慷慨激昂,书声琅琅、朗朗上口。

以上词语的基本解释:

1、声情并茂【shēng qíng bìng mào】:引伸为美好,指演唱、朗诵等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出自清·珠泉居士的《续板桥杂记·张玉秀》:“余于王氏水阁听演《寻亲记·跌包》一出,声情并茂,不亚梨园能手。”

2、感同身受【gǎn tóng shēn shòu】:意思是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像亲身经历过一样。 出自《晚清文学丛钞·轰天雷》第二回:“再者北山在京,万事求二兄代为照顾,感同身受。”

3、抑扬顿挫【yì yáng dùn cuò】:意思是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多用于形容悦耳的声音。出自西晋·陆机《遂志赋·序》:“崔蔡冲虚温敏,雅人之属也。衍抑扬顿挫,怨之徒也。岂亦穷达异事,而声为情变乎。”

4、铿锵有力【kēng qiāng yǒu lì】: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出自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我们的总理,回答得最为铿锵有力;不用语言,不用感情,而是用电闪雷鸣般人生的经历。”

5、慷慨激昂【kāng kǎi jīáng】:意思是指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出自汉·李陵《录别诗》:“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扬。”唐·柳宗元《上权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六、古诗词教师节

王安石《元日》

7.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8. 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9.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10.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11.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12.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13.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14.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15.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16.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17.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文征明《拜年》

18.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清明节: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3.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4.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黄庭坚《清明》

5.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6.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孟浩然《清明即事》

7.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8.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王禹偁《请明日独酌》

9.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冯延巳《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端午节:

1.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卢肇《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2.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3.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4.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6.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7.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陆游 《乙卯重五诗》

8.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边贡《午日观竞渡》

9.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苏轼《浣溪沙·端午》

10.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11.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12.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3.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14.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中秋节: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4.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苏轼《念奴娇·中秋》

5.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 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6.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 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七、古诗词教师节祝福语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释义:从古至今求学的人都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2、“黑发积霜织日月, 粉笔无言写春秋。”——佚名《教师颂》

释义:在一日日的辛勤工作中,老师的黑发渐渐变得斑白。一只只粉笔无言见证了老师兢兢业业的每一个春秋。

3、“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 ——佚名《板书有感》

释义:小小的黑板就像半亩方塘,要想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淌,就得确保源头的清澈与不竭,这就需要每一位老师呕心沥血地为学生们努力和付出,用心培育每一棵新苗。

4、“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清·郑板桥《新竹》

释义:新生的竹子能够超过旧有的竹子,完全是依靠老竹的催生和滋养。纵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也离不开老一代人的扶持和栽培,莘莘学子的点滴进步都凝聚着老师们辛勤的汗水。

5、“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北周·庾信《周五声调曲 征调曲 六》

释义:当我们享用果实时,应该感谢树的付出;饮用甘泉时,当想到水的源头来自何方。这告诉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

八、古诗词教师寄语

祝福你们

你们用飞翔的翅膀

如同鹰击长空

冲破九霄云外

奏响争分夺秒的乐章

千里之外的巨人为你们呐喊助威

你们用驰骋的姿态

如同万马奔腾

奔向宽广草原

歌唱志在必胜的乐章

三尺讲台的举人为你们保驾护航

你们用鲜红的长卷

书学属于你自己的梦想

你们用高吭的喉咙

呐喊属于你自己的收获

你们用穿梭的眼睛

诠释属于你自己的魅力

你们用紧握的拳头

立下属于你自己的誓言

三月的春风交织在七月的憧憬里

四月的阳光照耀在七月的希望里

五月的学子为七月的成功披星戴月

六月的恩师为七月的胜利起早贪黑

今天的你们

守望着一丝的信念

耕耘着一幢的憧憬

明天的你们

信念的旋律连着舞动的锋笔

憧憬的呐喊伴着考场的秒分

清晰的思绪映着卷面的色彩

成功的喜悦含着激动的泪水

慈母的喜悦

严父的赞叹

还有我

恩师的骄傲 !

九、古诗词教师评语

1.吐字清晰、语速恰当答、声音洪亮,节奏优美。

2.声音温雅磁性,松弛有度,或如涓涓流水润泽心灵等。

3.表达自然流畅,动作设计合理,自然大方。

4.感情丰富、富有创意、引人入胜,准确把握作品内涵与格调,把诗词的意境表现的显得淋漓尽致。

5.朗诵富有韵味,表现力和感染力,声情并茂,能与观众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