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建筑企业查账征收的规定?

79 2023-12-27 01:12 admin

一、建筑企业查账征收的规定?

建筑企业查账征收必须会计制度健全,核算准确。

二、合伙企业对融资的规定?

合伙企业如果需要融资一定经过共同协商,达成共识后,做好项目计划书,开展融资业务,融资主要根据项目要求采取不同融资方式,和获得一定标准融资额度。

三、对违章建筑的处理规定?

有规定。

违章建筑是指违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义务性或禁止性规定,未经相应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许可或者违背审批、许可的范围而进行建筑活动所产生的,经有权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认定其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的建筑物以及其它建造设施。

违章建设行为主要违反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建设许可方面的法律规定,是典型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要受到行政法负面评价并负行政法律责任的。对于违建人这一行政相对人来说,行政法律责任主要指的是行政处罚。

违章建筑的处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行政主管部门如何对待违章建设行为和违章建筑,对违章建筑采取何种措施、依法应怎样采取这些措施;二是指如何从社会本位和综合效益等角度设计制度,将违章建筑问题对社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并使违章建筑得到更好的利用,防止资源浪费。

1、执法主体

按现行规定,一般只有县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才有执法权。最主要的违章建筑行政执法主体当属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2、界定与认定

我国国家立法机关尚未正式介入违章建筑界定规则的制定,违章建筑界定规则的制定权一直由地方各级行政当局独揽。各省甚至同一省内各市一般都有自己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对违章建筑作出符合自己行政区域内实际情况和执法需要的界定,并以此为标准落实到具体执法活动当中。

3、处罚方式

对违章建筑的行政处罚手段应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如《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等。

总结现行法的规定以及各地方性规定,一般违章建筑的处罚方式如下:责令违建人立即停止建设;对于仅仅违反法规定,未办相关审批手续但不妨碍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令其补办手续;对于违反法规定且轻微妨碍社会公共利益的,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或者应当并处罚款;对于违反法规定并严重妨碍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令限期拆除或者予以没收。

4、房屋拆迁中的违章建筑处理

拆迁和拆除违章建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必须予以区分。在我国,拆迁又称城市房屋拆迁,一般是指因公共需要而对国有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附着物进行强制拆除,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以作其它公用,其实质是国有土地所有者对土地用途的调整。而拆违是对违章建设行为的行政处罚措施之一,即强制拆除措施,实践中一般由地方政府领导,通过一系列的行政主管部门的配合来完成,多以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的方式进行。

两者在实践当中并不是区分特别清楚,在一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以拆违为由代替拆迁的做法,以实现某些人的非法利益。对违章建筑的界定不一,各地在城市房屋拆迁中对违章建筑把握尺度不一,加上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拆除违章建筑不予补偿”,这成为违章建筑诱发社会纠纷的根源所在。在现行拆迁中,只有对合法建筑进行法定补偿,而拆除违章建筑一律不予补偿是一贯做法。这种做法极易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其合法性也值得质疑。

参考资料

中国建筑网:

http://www.cbi360.net/hyjd/20170515/71649.html

四、消防法对建筑的规定?

根据《消防法》(2008年修订)第10条、第11条、第12条的规定,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除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外,建设单位应当自依法取得施工许可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依法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负责审批该工程施工许可的部门不得给予施工许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不得施工;其他建设工程取得施工许可后经依法抽查不合格的,应当停止施工。

同时,根据《消防法》(2008年修订)第26条的规定,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和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装饰,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使用不燃、难燃材料。

根据《消防法》(2008年修订)第13条的规定,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竣工,依照下列规定进行消防验收、备案:(1)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2)其他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验收后应当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依法应当进行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或者消防验收不合格的,禁止投入使用;其他建设工程经依法抽查不合格的,应当停止使用

五、国家对高层外墙的建筑规定?

各地要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

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人口以下城市严格限制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各地相关部门审批80米以上住宅建筑、100米以上公共建筑建设项目时,应征求同级消防救援机构意见,以确保与当地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确需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的,应报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确需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结合抗震、消防等专题严格论证审查,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复核。

六、建筑资质延期对建造师影响?

对建造师的影响可能是提前解除聘用合同,因为建筑资质是指公司资质,建造师是属于专业技术人员,只是建筑资质的贡献者,没有建造师可能就达不到资质,因为建筑资质延期,公司不担心建筑师走人,待遇上有可能不比从前。

七、建筑施工企业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如何规定的?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每年对“安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培训情况应当记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档案。

八、民法典对企业的规定?

一、民法典规定企业之间是否可以互相拆借资金

1996年9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规定:“企业借贷合同违反有关金融法规,属无效合同。”

可以看出,之前的司法解释认为企业之间拆借资金是非法的,不仅不能繁荣我国的市场经济,相反会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干扰国家信贷政策、计划的贯彻执行,削弱国家对投资规模的监控,造成经济秩序的紊乱。因此,企业间订立的所谓借贷合同(或借款合同)是违反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应认定无效。

二、认定企业之间的资金拆借行为无效的法律依据。

1.企业之间借贷行为从法律层面上来理解,法律关系非常简单,1.民事行为;2.借款合同关系;3.企业(法人)行为。

2.从相关的法律规范来看,目前,对企业资金拆借的法律规制基本上是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机构的部门规章和相关司法解释,并无明确的法律和行政法规;而由于规章并不能作为法院认定案件的依据,因此真正作为法院确认企业资金拆借无效的法律依据其实只有法院的若干司法解释,司法解释的核心思想即是:企业借贷违反有关金融法规,属无效合同。

九、纪委对民营企业的规定?

纪检委不管私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当中规定的内容可以得知,私企是要由公安机关的经济犯罪侦查部门立案管辖。纪委立案管辖国企经济犯罪案件。《关于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服务民营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十项规定》

履行保护发展职责。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强化执纪监察、巡察、派驻等监督,重点监督和审查调查在招标、投标、评标、中介,特别是涉及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在项目、资金竞争中,歧视性对待民营企业的行为,保障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深入推动政策落实。坚决查处执行惠企利企政策中,落实扶持资金中暗箱操作、打折扣、搞变通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行为,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涉及民营企业政策落实不力、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严肃追责问责。

——精准把握纪法尺度。贯彻“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严格执行《容错纠错免(减)责实施办法(试行)》,防止把工作失误、一般性职务违法甚至改革创新视为违法犯罪。

——监督涉企服务工作。严肃查处各级党政机关和公职人员在服务民营企业工作中玩忽职守、简政放权不到位、审批流程不优化、“四少”便民服务、“四零”承诺服务不兑现,一次告知、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不落实问题;从严查处以稽查、执法名义变相报复、勒索企业,变相参与经营活动等行为,深入推动“一窗式”和“一次办成”机制有效落实。

严惩违法犯罪行为。依纪依法惩治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通过明示、暗示等方式向民营企业索贿、受贿等行为。重点惩治公职人员利用民营企业资本参股、参与国企经营活动等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发生的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犯罪行为。配合政法部门严厉打击危害民营企业发展的黑恶势力,坚决查处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

——审慎查办涉企案件。需要民营企业经营者协助调查的案件,要查清问题,切实保障其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不轻易冻结民营企业及关联方账户和财产,不轻易查封民营企业账册,不轻易扣押民营企业财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慎用留置相关措施。审查调查公职人员职务违法和犯罪案件时,涉及民营企业负责人、科研技术骨干和关键岗位人员的,只要认真配合调查,原则上不采取留置等措施。

——注意维护企业声誉。审慎发布涉企案件信息,一般不点名道姓曝光涉案企业,不发布有损企业声誉的相关信息。对于查办民营企业及从业人员案件引发的舆情,及时快速应对,坚持正面引导,将对民营企业的影响降至最低。

——规范审查调查行为。对涉及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控告、申诉和举报,及时依法办理。对于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人员提出的不合理、不合法要求,鼓励民营企业及时向本级或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直接反映。严格执行纪检监察干部“八项纪律”,防止以服务为名滋扰民营企业、越权办案和插手经济纠纷行为。

——健全落实联系机制。认真落实“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定期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倾听意见和诉求,协调解决民营企业在政策扶持、营商环境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让民营企业安心投资、顺心办事、舒心创业。

十、建筑业企业资质中对建造师专业有什么要求?

不行,要求对应专业的。因为企业本身没有这个方面的资质,就不能注册这个专业的建造师。

除非是升级增项资质,比如你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想拓展业务再办个市政施工企业资质,那么可以通过注册要求数量的市政建造师。

而你是办建筑工程一级资质,那么就都要建筑工程专业的建造师。再说,你想想啊,如果各个专业可以混用,那么那些为了挂靠而考的人报名的时候就不会分那么清楚了,各个专业的挂靠注册价格也就没有差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