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230 2024-11-26 17:14 回车巷人才网

一、当今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国际战略格局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或地区政治力量的对比以及政治利益的划分情况。包括主权国家、国家集团和国际组织等多种行为主体在国际舞台上以某种方式和规则组成一定的结构,由各种政治力量对比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和状况。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现状是:多极化发展的政治格局。

特点:以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主,其他国家三派鼎立为辅的政治格局。

当前这种美国为主、三派鼎立的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客观上是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结果,主观上则是美国和平演变与各国政治信仰较量的结果。

二、论文基本框架?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内容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

4.关键词定义: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三、歌曲基本框架?

一般流行歌曲的结构是以主题(A),副歌(B),过度句(插句)(C),流行句(记忆点)(D),桥段(序唱,过门,间奏)(E)等组成,一般来说,单二部曲式最为多见。

副歌: 因为副歌有重复,对比两大功能,副歌就成为流行歌曲必不可少而普遍采用的曲式结构。

这就是A-B的基本曲式形式结构,大部分歌曲的流行句式,记忆点都设置在副歌部分。

写好副歌,甚至先写出副歌部分,是许多流行歌曲作家常常采用的写作步骤,并获得成功。 副歌的动能:

1, 对比性:在节奏上,情感上一定要与主歌形成对比,为曲调提供较大的对比变化 2, 重复性:在流行句式上获得重复或变化重复,是流行歌曲传播最重要因素,不可不在意,但也不能对情绪不加以克制 3, 发展与概括性:歌曲的高潮往往设计在副歌内出现,而高潮的内容往往要求概括性

四、国际会计准则?

即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1973年6月,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前联邦德国、日本、墨西哥、荷兰、英国、美国的16个职业会计师团体,在英国伦敦成立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

目前,其成员已发展到包括104个国家的143个会计职业组织。

迄今为止,IASC已发布了39号国际会计准则,并公布了一系列"征求意见稿"。

五、调研报告基本框架?

调研报告的基本框架:

一、基本情况

包括调研报告的题材,调研的目的,调研的时间地点,调研的方法,参与调研的人员等等。

二、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脉络:

包括调研报告的基本亊项,特点,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建议等。

三、结尾:

包括说明调研报告调查的局限,参与人员署名,调研报告成文日期等。 

六、html页面基本框架?

基本认识:

(一)客户端与服务器端

客户端:浏览者(客户和管理员)使用的计算机。

服务器端:存放网页文件的计算机,发送脉冲、服务器解码所需的协议。

HTTP:一种协议。网址输入开头,网页传输所需。

(二)文件名,基本名,扩展名

文件名=基本名+扩展名

扩展名:用来区分文件类型。

> 如文件名demo.txt:demo为基本名,txt为扩展名

(三)打开网页的执行过程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服务器在收到请求后将页面代码发送给客户端,然后通过浏览器的解析,生成用户所看到的页面。

(四)站点

站点:放置网站中的网页静态资源(html,css,js,图片,flash动画,gif)的文件夹。方便管理网站。

做网站的第一步即见文件夹。

(五)基本框架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 mark-up )

语法规则:

所有命令都要放到<>

大部分标记都是承兑出现

标签大部分都是<tag>开始,</tag>结束

html语言不区分大小写

如:

标记a:<a></a>

标记b:<b></b>

基本框架:

步骤:计算机新建文件夹——新建记事本文件——扩展名改html——双击打开

注:出现乱码要设置浏览器字符编码。

七、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性?

浅谈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等效由于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世界各国制定的会计准则存在很大差异。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融资活动日益频繁,地区性经济集团以及跨国经营的会计师事务所逐渐增多。

各国之间会计准则的巨大差异已成为国际资本流动和资源有效配置的障碍。加快会计标准的国际化进程成为会计领域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表现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充分考虑了客观环境和特点,审慎处理了和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一)结构趋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基本准则是纲,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相当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具体准则是目,是依据基本准则原则要求对有关业务或报告做出的具体规定,现有具体准则已经基本涵盖了所有的业务内容。

应用指南是补充,是对具体准则的操作指引,类似于与各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并发布的实施指南以及相关的解释公告。可见,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结构上已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二)具体准则趋同

1.将公允价值引入新会计准则体系。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较侧重公允价值的应用,而原有会计准则几乎不涉及公允价值。考虑到市场发展的现状,修订后的新准则体系中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

2.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6条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加以确定。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

这些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的规定一样,都强调了实质控制。另外,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也由侧重母公司理论转向侧重实体理论。

3.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1995年财政部发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和1997年发布的《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等规定从未明确提及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从现行实务来看,企业合并主要是换股合并,加上公允价值难于取得,企业一般采用权益结合法,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是禁止采用权益结合法的。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购买方在购买日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记入当期损益”,从而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规定为购买法。

4.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在全面借鉴IAS32、IAS39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出台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列报》等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这四项准则各有侧重、相互关联、逻辑一致,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其核心是将金融衍生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并按公允价值计量,相关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

有利于规范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工具会计预警系统,及时揭示和披露交易决策的相关信息,引导衍生工具的有效运作,提高金融信息可比性和透明度。

(三)渐进式趋同与国际惯例不同,新会计准则在颁布实施之初,仍以原会计准则为主,逐步过渡。而现阶段实行的是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做法是会计体系的一大特色。

2000年颁布的《企业财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是对《企业会计准则》的重要补充和修订,也造成了财务概念框架不清晰、企业间缺乏统一的会计语言,为企业的规范治理带来制度上的困难。新准则体系构建了完整的财务概念框架,形成了系统、全面、有机联系的整体,作用和地位将逐步得到强化。

二、会计准则的国际等效会计准则趋同的目的是等效。会计准则等效是指企业在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国家或地区上市,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不再进行调整,即使调整也只对个别项目作出说明或者编制极少项目的调节表,无须再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全面转换。

根据欧盟委员会规定,如果按照第三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与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相比,能够让投资者对证券发行企业的资产负债、财务状况和赢利状况及前景作出相似判断,并且投资者很可能会作出相同的投资决定,那么就可以认为等效。

可以说,实现会计准则等效,按照相同标准,在同一平台上考量公司业绩,将渐渐成为促进资本市场提高效率,降低投资风险,节约交易成本的国际共识。

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国实施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新准则,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促进会计行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等效不仅是会计政策和审计技术的变化,也是对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管理理念、业务流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会计及审计人员知识与能力的挑战。

会计准则等效也不单纯是一个会计专业技术标准的融合问题,还受到各国之间政治法律体系、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会计准则实现了国际趋同,但要完成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的等效,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

三、关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思考近二十年会计改革的历程和近十年会计标准的制定过程,已经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面对当前经济转轨的特殊会计环境,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照搬国际会计准则或美英等发达国家的会计模式。

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按照企业特点实施国际化的会计准则企业数量众多,在规模、所有制结构、业务性质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有些企业迫切需要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而有些企业采用国际化的会计准则以负面经济后果居多。因此,根据企业各自的特点区别对待,有先后地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更符合企业经济组织形式多元化的特点。

(二)突出监管方法的多元化、现代化传统会计监管主要采用报表稽核等方法。加入WTO以后,会计主体更加复杂多样,因此监管主体必须充分重视监管方法的多元化,要求监管对象建立财务规范化制度。

(三)协调与其它法律法规的关系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中,制定准则只是第一步,协调原有的法律、制度与准则的关系更加重要。必须进一步完善会计监管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合力监管体系和全方位、行之有效的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确保准则的顺利实施。

(四)主动地参与会计国际化进程应密切关注会计国际化的发展动向,利用IASB会议的开放机制提出观点和意见,使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反映等发展中国家存在的特殊问题,从各个层面提高在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影响力,提升在国际会计趋同中的地位,从而争取更多国家的利益。

(五)加强区域联盟与合作欧盟进行的区域会计协调是会计国际化的一个成功范例。亚洲国家如果能有效总结亚洲会计模式特点,形成完善规范的亚洲会计体系。

不仅仅能提高亚洲国家的整体会计水平和趋同程度,还能打破欧美国家对国际会计体系的主导,使国际会计准则真正做到广泛、客观、公正。决定会计去向的是经济的走向。

随着经济与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反过来又会推动经济的国际化。因此,要抓住有利时机,展开对世界各国会计准则及其国际趋同进程的系统研究和合理吸收,同时对现存的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进行辨证思考,使正在建立中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真正能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应国情。只有这样,会计事业的发展才能进入一个辉煌灿烂的明天。

在当下国际经济的特殊会计环境下,在制定会计国际趋同准则时不能一味的照搬国际会计准则,而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以确保准则的制定符合国家的基本利益。

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加强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以确保国内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适应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通过相关法法律法规制约监督管理会计体系以及运行机制,让会计准则可以在我国顺利实施。

此外,还应该及时关注国际会计化的发展,增强国内会计监管的多样化,不断提高我国财务制度的规划化建设。

其次,在我国企业推行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推行办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不同企业的发展规模、所有制结构以及内部的经营结构都存在很大差异性,如果不顾及企业的特殊性,而一味的在所有企业内部推行会计准则的国际化,都可能会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

最后,尤其应该注意加强与各种区域性联盟的会计合作,欧盟地区在区域会计协作方面是会计国际化的一个典范。

这对亚洲各国合作建立完善的亚洲会计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建立亚洲国家会计合作之后,不仅可以打破传统上由欧美国家主导国际会计体系的问题,而且可以不断提高亚洲国家的整体会计水平,在国际上维护自身的利益,最后让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更加客观公正。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加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逐步由资本输入型转向资本输出型国家。经济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成为必须正视的现实。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进入了适应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要求的新阶段。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效。财政部在2004年提出了会计国际趋同“四原则”,即趋同是方向,是过程,是互动,不是完全等同。2004年下半年,在研究制定2005年工作计划时,提出了建立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实现国际趋同的建议。财政部党组成员和分管部领导王军果断决策,决定启动这一系统工程。

2005年2月,中国会计学会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召开专题研讨会,虚心听取厦门大学葛家澍、吴水澎等专家教授的意见,会计司按照制定准则的应循程序,在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咨询专家的支持下,分期拟定并印发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在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多次派代表来华,对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问题进行反复讨论,双方对中国准则征求意见稿与国际准则进行逐项对比研究,为中国会计准则实现趋同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2005年底,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组成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确立,并于2005年11月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签订了中国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联合声明。2006年2月15日,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发布。

从2006年7月开始,会计司通过三所国家会计学院全面开展了会计准则的培训,直接受训人数逾万人,为准则的有效实施做好了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自2007年1月1日起,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开始在上市公司施行。

会计司建立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系统,经过“逐日盯市、逐户分析”的工作方式,对上市公司执行新准则的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和监控,从不同角度论证了1 570家上市公司有效实施会计准则的事实,得到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欧盟的肯定。

2008年5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专门就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中国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并对中国新旧会计准则平稳转换和有效实施给予了充分肯定。IASB主席戴维·泰迪爵士还专门致函,赞赏我国财政部过去两年来为保证新准则平稳过渡及严格实施所做出的努力。

欧盟证券委员会(ESC)就第三国会计准则等效问题投票决定:自2009年至2011年底前的过渡期内,欧盟将允许中国证券发行者在进入欧洲市场时使用中国会计准则,不需要根据欧盟境内市场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财务报表。

正式决定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之等效,表明我国在会计准则建设、国际趋同及实施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已经得到广泛认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趋同等效取得突破性进展。

八、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IPSAS)是由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委员会(IPSASB)制定的一套会计原则和标准,旨在引导和规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共部门组织的会计准则和实践。IPSAS的制定是为了提高公共部门的财务报告透明度、可比性和可理解性,从而增加公众对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部门组织的信任度。

IPSAS是一种全球接受的会计准则,已被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采用和执行。它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公共部门实体,包括政府机构、公立企业、非营利组织和其他公共部门机构。

IPSAS的重要性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采用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共部门组织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益处:

  • 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IPSAS追求真实、公正和准确的财务报告,帮助公共部门组织清晰地展示其财务状况、经营绩效和资源利用情况。
  • 增强财务信息的可比性:IPSAS提供了一套统一的会计准则和原则,使得公共部门之间的财务信息可相互比较和分析,便于决策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 提高公众信任度:IPSAS要求公共部门组织以透明和负责任的方式进行财务报告,增加了公众对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部门组织的信任度。
  • 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IPSAS是一种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其采用能够促进各国和地区之间在财务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有利于知识共享和经验借鉴。
  • 提高财务管理效益:IPSAS规定了一套规范的财务管理准则,有助于公共部门组织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责任管理水平。

IPSAS的应用范围

IPSAS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公共部门实体,包括:

  • 政府部门: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自治机构。
  • 公立企业:例如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和其他公共部门控股的企业。
  • 非营利组织:如慈善机构、教育机构和社会福利机构。
  • 其他公共部门机构:包括政府基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供者。

不同类型的公共部门实体在IPSAS的应用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但总体目标是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IPSAS的重要原则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遵循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1. 真实和公正原则:公共部门应当按照事实和真相进行财务报告,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和公正。
  2. 谨慎性原则:公共部门应当谨慎地处理财务数据,合理地估计未来发生的财务事件和后果。
  3. 一贯性原则:公共部门应当保持财务报告的一贯性,确保相同事项在不同时期按照相同的原则进行处理。
  4. 可比性原则:公共部门应当采用统一的会计准则和原则,使得财务信息可相互比较和分析。
  5. 及时性原则:公共部门应当及时提供财务信息,使得决策者能够及时了解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IPSAS的未来发展

IPSAS作为全球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基础,将继续发展和演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公共部门环境和需求。未来发展的重点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完善现有准则:IPSASB将继续评估和完善现有的IPSAS,使其更加适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共部门实体。
  • 制定新准则:随着公共部门组织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可能需要制定新的IPSAS来解决新的会计和财务问题。
  • 关注可持续发展:IPSASB可能将更多关注公共部门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制定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指导。
  • 促进技术创新:IPSASB可能利用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推动公共部门会计的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 加强国际合作:IPSASB将继续与各国和国际组织加强合作,促进全球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一体化和标准化。

总之,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提高公共部门的财务报告质量和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共部门组织应当积极采用和执行IPSAS,提高财务管理效益和公众信任度。

九、基本会计准则包括哪些内容?

它们是:

1号——存货准则;

2号——长期股权投资准则;

3号——投资性房地产准则;

4号——固定资产准则;

5号——生物资产准则;

6号——无形资产准则;

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

8号——资产减值准则;

9号——职工薪酬准则;

10号——企业年金基金准则;

11号——股份支付准则;

12号——债务重组准则;

13号——或有事项准则;

14号——收入准则;

15号——建造合同准则;

16号——政府补助准则;

17号——借款费用准则;

18号——所得税准则;

19号——外币折算准则;

20号——企业合并准则;

21号——租赁准则;

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

23号——金融资产转移准则;

24号——套期保值准则;

25号——原保险合同准则;

26号——再保险合同准则;

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

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准则;

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

30号——财务报表列报准则;

31号——现金流量表准则;

32号——中期财务报告准则;

33号——合并财务报表准则;

34号——每股收益准则;

35号——分部报告准则;

36号——关联方披露准则;

37号——金融工具列报准则;

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准则。

十、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

基本准则的制定吸收了当代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了当前会计实务发展的内在需要,体现了国际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发展动态,构建起了完整、统一的财务会计概念体系,从不同角度明确了整个会计准则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