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内部控制包括哪些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
1、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2、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3、账务处理程序制度
4、内部牵制制度
5、稽核制度
6、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7、定额管理制度
8、计量验收制度
9、财产保护制度
10、预算控制制度
11、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12、成本核算制度
13、财务会计分析制度。
二、内部控制制度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关系是怎样的?
一、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一)内部“牵制”阶段20世纪40年代之前
起步阶段——行为人层面的控制(点)
目的:查错防弊(上下牵制、左右制约)
手段:职务分离、账目核对
控制对象:钱、账、物等会计事项
【意大利】复式记账法13世纪起源
【基本设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要比单独一个人或部门犯错误的机会小。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部门舞弊的可能性。
(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进化阶段(概念的形成、解释、修改)
——组织层面的控制(面)
内部控制开始区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方面,主要通过形成和推行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方法和程序)来实施控制。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程序委员会:
1958年,《第29号审计程序公告》(SAP29)
——区分两方面控制
1963年,《第33号审计程序公告》(SAP33)
——注册会计师主要针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检查
1972年,《第54号审计程序公告》(SAP54)
——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了重新定义
(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开始)
提高阶段——企业层面的控制
1988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No.55)》,重点表现在:
一、正式将内部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范畴;
二、不再区分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
(四)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
演进阶段——基于企业风险控制
1992年9月,COSO发布《内部控制:整合框架》(IC)
【三项目标】:取得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用的法律法规。
【五大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COSO内部控制系统
一、强调风险评估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二、强调信息与沟通是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途径
三、强调对内部控制系统本身的监控是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
(五)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提升阶段——基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2004年,COSO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RM)。
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认为,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这个过程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使之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从而合理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的目标。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RM)。
【目标】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
【风险管理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企业的层级】包括主体层次、各分部、各业务单元及下属各子公司。
COSO内部控制系统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与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相比,ERM整合框架具有下列6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1)内部控制涵盖在企业风险管理活动之中,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拓展了所需实现目标的内容。
首先,增加了战略目标。
其次,将财务报告扩展为企业编制的所有报告。
最后,引入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的概念。
(3)引入风险组合观,从企业角度和业务单元两个角度以“组合”的方式考虑复合风险。
(4)更加强调风险评估在风险管理中的基础地位。
(5)扩展了控制环境的内涵,强调风险管理概念和董事会的独立性。
(6)扩展了信息与沟通要素,企业不仅要关注历史信息,还要关注现在和未来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事项的影响。
三、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规范都包括?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
财会[2001]41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第三条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统称单位)。
第四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制定本部门或本系统的内部会计控制规定。
各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结合部门或系统的内部会计控制规定,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
第二章 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第六条 内部会计控制应当达到以下基本目标:
(一)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
(三)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第七条 内部会计控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以及单位的实际情况。
(二)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力。
(三)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应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四)内部会计控制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五)内部会计控制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六)内部会计控制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第三章 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
第八条 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
第九条 单位应当对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业务建立
四、简述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和作用有哪些?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内部在分工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控制性措施、方法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由此形成的一套严密的控制机制。
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1)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2)保证会计及其他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 (3)有利于提高业务处理的工作效率; (4)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五、会计内部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之间的区别?
哈哈!会计内部控制,还真不是正规的说法,是将会计控制的概念给扩大了一点点。
这是在“内部控制框架”未引进我国之前,有人将会计控制和内部控制整合而弄出的四不像。
现在已经有了内部控制框架,那一套概念就不要说了。
你就将会计内部控制,当成会计控制扩大就行了,简单理解就是从财务的角度来规则内部管理,与现有的内部控制框架完全不一样了。
现有的内控框架,有自己的目标,要素,和完善的体系。只参照这个就行。
国际上的内控框架有好几种,但没有一项是会计内部控制模型。
关注(内审师修行与实战),实战型内控技巧分享,内审经验分享,纯原创公众号,共同进步哈!
六、什么是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单位内部建立的使各项业务活动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措施、方法和规程,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产物。
内部控制制度包括的基本要素:
明确合理的职责分工制度。
严格的审批检查制度。
健全的会计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
严密的保管保卫制度。
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
胜任的工作人员。
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中,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需不断改善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七、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哪些?
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环境:包括组织的价值观、伦理标准、管理层的诚信和道德品质、员工的诚信度和责任感等因素。2. 风险评估:对组织内外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可能的威胁和机会,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3. 控制活动:通过规定政策、程序和方法,确保组织的目标和目标可以实现。例如,设立合理的授权和批准程序、针对关键职能的工作和责任进行分离等。4. 信息和沟通:确保内外部的相关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完整地传达给需要知道的人员,并建立一个畅通的沟通渠道。5. 监督: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包括内部审计、监督委员会、独立董事等,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其有效性和持续性。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是保护组织的资产、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促进业务的高效运作、遵守法律法规,并为组织的长期发展提供保障。
八、内部控制制度有哪些?
内部控制制度,又称内控体系,是组织为了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对内部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的一系列规定、制度、程序和控制手段的统称。
内部控制制度通常包括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经营流程、财务会计和信息系统等方面的规定和控制。
其目的是规范企业内部各项活动,保护企业资产,防止经济损失和诈骗、贪污等违法犯罪行为,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内部管理水平。
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增强企业的透明度和信誉度,提高其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九、什么是会计内部牵制制度?
为了维护本公司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保证会计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的真实可靠,保证各项方针、制度和措施的顺利贯彻执行,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利用公司内部因分工而形成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所组成的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特制定一个规范化和系统的严密的牵制机制,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
1、实行钱财分管,出纳人员不得兼管总帐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明细帐的登记以及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
2、货币资金的收入支出应及时入帐,做到日清月结;
3、不得坐支现金,不准以白条或借据充抵现金,不准私自挪用现金;
4、严格尊守银行规定的库存现金限额;
5、现金出纳应做到日清月结,并于每月末进行现金清点,与现金日记帐核对相等,财务主管应不定期进行抽查;
7、每月末由银行出纳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未达帐项,财务主管应进行详细审核;
8、所有的货币资金收支业务均应有凭有据,有关原始凭证办理收付业务后, 应在记帐凭证及所附原始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戳记,以防重复使用;
9、对于有关货币资金收支的自制对外凭证,如销货发票、收据等,应顺序编号、装订成册,领用范围和领用手续应严格规定并建立领用登记制度;
10、凡金额超过国家规定的结算起点(人民币 300 元)的业务应一律缴付银行转帐结算,空白支票应由银行出纳保管,签发支票由两人共同办理,并实行印鉴分管,签发支票时,应写明收款单位、用途和金额,并登记支票领用簿;
11、作废的票据或收付凭证都应加盖“作废”戳记,并连同存根一并保存;
12、其他货币资金,尤其是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外埠存款和信用证存款、待采购或其他付款业务完结后,应结清尾款转回结算户,对于在途货币资金,应及时催办或查对。
二、实物资产内控制度
㈠、原材料的内部控制
1、落实经济责任,完善实物负责制。对已购回的材料建立验收制度,登记采购(合同)款和短缺数;仓库应由专人保管,保管人员应随时掌握和反馈材料资料的最高最低储备量,以保证生产经营需要并避免资金积压。
2、健全盘点制度,采用永续盘存制。为了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应该健全实物盘点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清查盘点,保证财实相符,若发现盘盈、盘亏, 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报请处理。
3、严格凭证制度和计量收发制度。对各项材料物资的领用和发出,必须按规定的程序办理手续,没有凭证或凭证手续不全者不得收、发。收、发过程中要执行国家标准计量制度,精确反映存货业务的数量,以便正确计算金额。对公司内未经批准和未办理规定手续者,不得发出、变卖和赠送材料,或用一种材料交换另一种材料。
4、加强明细核算,强化材料存货管理。由于原材料种类、规格繁多,因而应注意合理地组织明细核算。存货的明细科目一般按品名、规格设置,必要时也可结合存放地点、批别、产地、用途等设置。明细核算做到简便易行。同时为了便于管理和核算,避免差错,对于重要的存货应进行编目管理,分别编制目录, 并确定编码次序,在管理、核算及至仓库库存材料的摆放上,都应按编号次序进行,以便检查核对。
5、应合理制定仓储损耗定额,不断降低损耗,防止因保管不善或其他原因造成丢失、残损、霉变,要建立边角料回收制度,加强材料的综合利用。
㈡、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
1、本公司购建的固定资产,应事前就固定资产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从技术和经济角度上就选最佳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对房屋及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中要监督建造质量,竣工后要及时组织验收,登记固定资产帐。对购回的不需安装设备,暂时不用的应加强保管,避免露天存放;立即投入使用的应建立固定资产卡片随同实物交使用部门牌号管理。对购回的需要安装设备,应先入库保管,领用时要求办理手续,并及时记录安装调试费用,并转入固定资产原值。
3、建立固定资产的修理制度,避免“带病运转”,保持固定资产的良好状态。固定资产交付修理前,应查明故障,办理内部移交修理手续。修理完成以后,应填制固定资产修理支出汇总表,会同有关的料、工、费凭证作为修理支出帐凭证, 据以进行财务处理。同时,修理完工后办理内部移交手续,重新交付生产和其他部门使用。
4、对临时租出、租入的固定资产应建立备查登记簿,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比照在用固定资产核算,对接受捐赠、接受投资而来的固定资产应按制度规定计价核算和管理。
5、建产完善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明确固定资产折旧范围,合理确定折旧的方法、折旧年限以及固定资产净残值率,正确反映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和帐面净值。
6、建立固定资产盘存制度,每年底盘存一次,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废、清理等业务,在获得董事长或总经理批准后应办理相应手续。报废固定资产应事先获准,尤其是提前报废或超龄退废的固定资产,更应履行严格的报批手续,获准后应调转有关的固定资产卡片和其他文档记录,投入清理后办理报废手续。固定资产清理完毕后,应结平清理收入和清理费用,转计清理损益。
三、采购业务的内控制度
㈠、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
1、供应部门应事先会同生产部门及其他业务部门,制定采购供应计划,根据供应计划或临时需要与供应单位签订采购合同。采购供应计划报经总经理或部门经理批准执行,平常的采购供应工作应严格按照采购供应计划进行。财务部门应该参与供应合同的签订工作,并监督执行,供应合同经双方签订生效以后,应将其副本交付财会部门备查。
2、购入的材料物资应由仓库部门组织验收,验收时应将发票帐单与存查的采购计划进行认真核对。同时,核对验收实物的数量和质量,核对无误后填写验收单或材料入库单,在签字后连同发票帐单转采购部。对有特殊要求的材料物资应邀请有关技术人员进行技术鉴定,检验合格后方可填制验收单。
3、财务应根据采购部门转来的验收单和发票,核查采购计划与合同,确认无误后办理结算手续。
㈡、销货业务的内部控制
1、销售部应根据事先制定好的产品销售计划推销产品。尽量与购货单位签订购销合同,合同应载明本企业与购货单位之间就产品销售过程中的有关品种、质量、数量、价格、交货方式、交货期限、交货地点、违约责任等方面达成的一致意见,并以此作为规范销售行为的直接依据。
2、财务部应参与销售合同的签订,销售合同订立生效后,其副本应交付财务部,由财务部办理结算及其他有关业务。
3、销售部根据合同规定开具发货票,发货票一式五联,一联由销售部门存查,一联由成品库发货入帐,一联代“出门证”,一联交购货单位,还存一联送财会部门收款记帐。销货发票开始后,应由开票人以外的人员复核其所填制的品名、规格、数量、单价、金额是否与购货单位定货单或合同相等,仓库保管人接到发货票的“提货联”后,提出应发的货物。再由另一专职人员作最后的复核, 核对无误后方能包装发货。
十、内部控制八大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单位内部建立的使各项业务活动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措施、方法和规程。现代化企业管理的产物。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外部环境中,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需不断改善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该制度包括的基本要素是:
(1) 明确合理的职责分工制度。
(2) 严格的审批检查制度。
(3) 健全的会计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
(4) 严密的保管保卫制度。
(5) 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
(6) 胜任的工作人员。
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的严密程度直接决定着被审单位提供的会计数据和其他经济资料的可靠性,现代审计总是把被审单位现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当作审查的起点和重点,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调查、核实和评价确定审计工作的范围、深度和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