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专事高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

146 2024-09-16 04:03 回车巷人才网

一、专事高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

是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

职业高等教育,是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指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包括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硕士层次、博士层次的职业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并列,与“职业初等教育”、“职业中等教育”对应,区别于“高等职业教育”。

二、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

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受教育者的年龄、学习方式和学习目的等方面。

首先,成人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通常是年龄较大、已经参加工作或有一定社会经验的成年人,而普通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则是年龄较轻、刚刚完成高中学业的学生。

其次,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通常采用业余学习、夜间学习、周末学习、网络远程学习等方式,以适应成人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而普通高等教育则通常采用全日制教育,要求学生在校内住宿并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进行学习。

最后,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目的通常是为了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以便更好地适应职场需求和个人发展需要。而普通高等教育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总之,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各有特点,适合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三、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有何区别?

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都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教育形式,但两者不光是教育性质和招生形式不同,还有其他不同之处,下面就具体来介绍一下它们的区别:

1、教育性质不同。普通高等教育是国家统招,成人高考不是。但都是国家承认学历. 普通高考必须上完高中三年的学生才可以报考,成人教育没有限制,中专技校都可以。成人高考分类很多,什么承认高起专,高起本,专升本,普通高考只是考国家统一的院校的本科或者专科。

2、招生对象不同。普通高考主要招生对象为高三毕业生;成人高考是面向社会招生,要求19周岁以上,当然也包括普通高考落榜生。

3、招生时间不同。普通高考每年6月(2003年以前为7月)考试,另外还有一次春季高考,录取后9月入学。成考每年8月报名10月考试,录取后次年春节后入学。

4、学习方式不同。普通高考录取后,只有全日制学习一种方式。成考则有脱产、业余、函授三种方式。

5、教学质量不同。成考的师资和普通高考相比差很多,加上学生综合素质有差别,因此成考的教学质量远远无法和普通高考相比较。

6、文凭不同。普通高考考上大学毕业后,发放统招文凭,校长签发,加盖学校公章。成考大学毕业后发放继续教育文凭,学校下属的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签发,加盖继续教育学院的公章。因此成考文凭的含金量比普通高考考上的大学的文凭差很多,而且在未来深造或报考公务员等有限制。

7、毕业后前景不同。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有干部身份,成考毕业生没有。另外由于文凭含金量过低,成考毕业生找工作相比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来说更多困难。

四、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我国高等教育学历有三种: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和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科学。

五、什么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高等教育是中等教育之后所实施的各种专门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包括全日制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两个类型,后者属于成人教育范畴。 中国高等教育分为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4个层次,授予相应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中国高等学校分为文、理、工、农、林、医药、师范、财经、政法、体育、艺术等科。

通过全国统一考试选拨新生,是高等学校招生的基本形式,国家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计划过去完全是指令性的,近年来改为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两种形式,国家任务计划是中央和地方教育部门下达的指令性计划,调节性计划是由学校根据自身培养和招收自费生的计划。

毕业生过去实行国家统一分配办法,改革后除对师范学科和某些艰苦行业、边远地区的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定向就业外,对于大多数的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即在实行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经学校推荐,在一定范围内由毕业生选报志愿,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 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按专业培养人才,专业一般设置在文、理、工、医等学科内。近几年来,普通高校分科类进行修订专业目录的工作,拓宽专业的业务范围,培养人才的适应性。

根据培养通用人才的需要,根据需要,对专业进行合并,高校专业设置还在进行更大范围的改革。 我国高校一直采用学年制,对于修业的年限、教学时数、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近年来,已有一半以上学校实行有计划指导的学分制,加大选修课比例。

一些高校还试行第二学位制、主辅修制、导师制等。 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是:部分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由国家教委负责,专门院校归口相应的中央业务主管部委管理,地方高等院校由省一级管理。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有所扩大。 高等院校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教师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四个级别。 高等教育是高科技产生发展的最前沿。高等教育通过培养高科技人才,研究科研课题开发科技产品推动科技进步。

国家只有加强高等教育才能使科学技术得到更快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都把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

六、会计教育包括会计吗?

包括。

财务会计教育是指财务会计教育专业,该专业设有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等主干学科,具体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初级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审计学、会计电算化等主要课程。

财务会计教育以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大中专院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及财务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专业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备从事财务会计、经济管理教育和与财务会计相关专业的专长和能力。

七、高等教育特点规律?

  1.遵循人才培养中的无限性规律

  人才的长成与发展,既具有阶段性,又具有长期性;既具有单项性,又具有全面性;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这就构成了人才培养的无限性。无限性是指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的培养资源、方法、目标都不能机械地限定,特别是人才在生成和发展中更不能受这种机械的限定。高等教育学校在现实分类定位的管理中,一定要遵循人才培养的无限性规律。不同类型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特色,但不能局限,不能割断,不能封顶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人才培养和发展有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客观规律。如,不同培养和发展的资源、方式、环境、条件或机遇等因素,就会出现不同的培养效果和目标,这是人才培养的普遍性。但一定要注意人才培养和发展规律中的特殊性和无限性问题。客观现实中固然有不同的设定,会有不同结果,但不同设定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而且培养对象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影响并确定着一定设定的状态和效应,所以就有了所谓差学校中出现优秀学生,优秀学校中也有差学生;出现了神童不一定是天才,天才是各种因素和条件所造成的:研究型、教学型、应用型、技能型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都能培养和产生创新型人才、拔尖型人才现象等。因此,不论什么类型和定位的高等学校与教育,在人才培养规格、目标的确定上,可以以什么样的类型和学科专业规格、目标为主,但不能局限在这一规格和目标中,一定要尊重并坚持多元化、多样化和多变化,允许并极大努力地去突破这种局限,实现超越和提升,使各级各类学校都能“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高素质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2.把握教育教学中的职业性规律

  在新形势下,教育是职业,教学更是职业。它是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特点的社会职业。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的类型、层次、形式之分都是基于职业所确定的;它的学科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方法设定、人才培养规格设计都是按照社会不同职业应用所确定的;它的科研方向与项目、服务社会内容与形式也都是瞄准职业需求而确定的。因此,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一定要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和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坚持三个面向,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构建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要求,以及探索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和改革职业教育模式的要求,破除普通教育就是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就是职业教育的局限认识,找准通过教育职业为各类职业培养各类人才的定位;树立大教育、大职业的观念,找准教育职业为社会各类职业培养人的过程中和形式中连接配合的工作定位;紧紧扣住职业方向、职业特点、职业需要实施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找准教育职业和教育事业创新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定位。

  为此,首先要按照立足职业的要求,把学科专业设定好,建设好,切实解决社会职业中存在的所学专业与实际职业不对口、不对接或对接度低的问题。其次要按照服务职业的要求,把教育教学设定好、建设好,切实解决好社会职业中存在的所学知识与技能跟不上实际职业发展变化的问题。再次要按照创新职业的要求,积极通过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学科专业、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大的服务。

      3.  应用科学发展中的开放性规律

  开放性是指遵循客观事物的开放规律,采取积极的开放工作,实现开放的科学发展。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同任何客观事物一样,都是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变化、完善自己而实现科学发展的。

  在现实情况下,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要把各个类型、层次、形式设置科学,定位准确。谁有愿望、有能力、有条件在现有基础上调整、变化、发展,一定要给予热情鼓励和大力支持,因为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选择,是积极工作、科学发展的选择,是进一步提升质量和水平的选择,是先进教育生产力的初始启动和发展驱动。有的开始可能是量的变化发展,有的开始是结构、形式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达到一定变化和发展程度,就会有质变的要求和趋势。如果各类型、层次、形式的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都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不思和不能变化与发展,就会使其死水一潭,毫无生机和活力。高等院校是在不停调整、变化、发展中形成厚重积淀和实现突破性创新而成为名校的;是在不停的调整、变化、发展中提高质量、提升层次、提高水平的。只有如此,各级各类高等院校才能在科学发展中不断地创新办学方式,在不同的类型、层次、形式或区域中、国家中、国际上享有前位和盛誉。只有遵循发展规律,实行开放政策,才能给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带来科学发展。

八、高等教育新课标理念?

基本理念: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九、什么高等教育院?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院简称中国高教院,是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高等科研单位提供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专业机构。中国高教院致力于研究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致力于服务国家重大教育战略需求,致力于推动我国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致力于为中央和地方政府重大教育决策提供必要的科研支持。

十、高等教育显著特征?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普及化新阶段,这个阶段有何特征?今天上午,在教育部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透露,这个阶段呈现四个特征,即多样化、学习化、个性化和现代化。

吴岩解释,多样化的特征意味着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衡量所有学校,一个维度来办大学,必须把“金字塔”变成“五指山”,把一个高峰变成多个高峰。进入普及化以后,特别是跟现在高等教育的“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叠加在一起来看,高等教育学习化的特征非常显著,大学生的学习不仅在课堂、不仅在校内,也可以在课堂之外,可以在学校之外,也就是说,大学的形态发生了很多变化,形成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与多样化相对应的是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个性化教育将成为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特征,要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