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有限合伙基金成立流程?

286 2024-04-21 14:57 admin

一、有限合伙基金成立流程?

设立“有限合伙私募基金”的流程

第一步工作

1、开始准备注册XX股权私募基金(以下简称为:基金)

首先,准备发起基金的人(自然人或者法人)选择独立或者联合朋友共同成为基金的发起人(人数不限,法人、自然人均可,但至少有一名自然人)。

然后,发起人在一起选定几个理想的名称作为该基金未来注册成立后的名称,然后选定谁来担任该基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该基金的投资方向以及该基金首期募集的资金数量(发起人需要准备募集资金总额1%的自有资金),最后确认该基金成立后的工作地点(已能够获得地方政府支撑为宜)。

2、上述资料准备完成后,发起人开始成立私募基金的招募筹备组或筹备委员会,落实成员及分工。

3、确定基金募集的对象和投资者群体(详见:股权私募基金(PE)获利模式揭秘一文),即基金将要引入的投资者(有限合伙人)范围。

4、制作相关的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初次联系的邮件、传真内容,或电话联系的内容;基金的管理团队介绍和基金的投资方向;拟定基金名称并制作募集说明书;准备合伙协议。

5、与基金投资群体的联系和接触,探寻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并对感兴趣者,传送基金募集说明书。

6、开募集说明会,确认参会者的初步认股意向,并加以统计。

7、与有意向的投资者进一步沟通,签署认缴出资确认书,并判断是否达到设立标准(认缴资金额达到预定募集数量的70%以上)。

8、如果达到设立标准,基金招募筹备组或筹备委员会开始向指定地区的工商局进行注册预核名。在预核名时按照有限合伙企业归档,最终该基金在工商营业执照上表述为:XX投资管理中心或XX投资公司(有限合伙)。

9、预核名的同时,如果基金合伙人愿意,可以开始策划与当地政府主管金融的部门进行接触,从而争取当地政府对该基金的设立给予支持(无偿给予基金总额的10%-20%的配套资金)。

第二步工作

1、预核名通过后,举行第一次基金股东会,确认基金设立和发展的各种必要法律文件。发起设立基金的投资决策委员会。确定基金的投资决策委员章程、人员并确认外聘基金管理公司。

2、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和外聘基金管理公司共同准备该基金在工商注册的所有必要资料(包括:认缴出资确认书、合伙协议、企业设立登记书、委托函、办公地点证明、身份证或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执行事务合伙人照片等);

3、资料准备完成后,由执行事务合伙人和外聘基金管理公司负责向工商部门提交所有注册资料并完成注册;

4、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负责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和外聘基金管理公司负责人与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实质性接触,向政府提交基金的设立计划和希望政府给予的支持计划。

该基金如果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可以让该基金未来在很多业务上得到实质性的帮助(政府给予的配套资金;政府帮助下银行给予的配套贷款;政府协助给予的低价土地;国家政策中政府给予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如果希望该基金得到政府的支持,设立该基金的计划书可以写上我们准备投资的方向与政府未来的发展方向一致。

5、选定基金未来放置资金的托管银行,与银行接触并签署意向协议。

第三步工作

1、基金领取营业执照并开立银行账户,完成基金税务登记手续;

2、外聘基金管理公司与投资决策委员会负责人共同商议、策划基金成立的对外发布会;

3、与政府金融主管部门继续接触,确认政府对基金给予的支持情况。

第四步工作

1、基金发布会策划完成,发布会运行时间表和执行计划以及大会目标均获得投资决策委员会通过;

2、发布会开始由外聘基金管理公司操作、实施;

3、外聘基金管理公司寻找、确认基金未来的首批投资方向,并提交拟投资项目的基础资料给投资决策委员会。

第五步工作

1、外聘基金管理公司对拟投资项目进行尽职调查,并制作相应的投资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并提交投资决策委员会讨论;

2、投资决策委员会了解拟投资项目的所有情况并进行研究;

3、外聘基金管理公司同时开始进行基金公司内部管理体系的文案建设;

4、外聘基金管理公司开始进行对投资方向进行全面的项目接触、调查和研究;

5、外聘基金管理公司开始建立全面的基金运行管理体系流程(人员)准备。

第六步及其以后的工作

1、投资决策委员会甄选项目后,一般获得2/3以上委员同意后,可以通知托管银行,进行投资准备;

2、基金管理公司委派的财务总监与资金共同进入拟投资项目,财务总监对项目资金具有一票否决权;

3、财务总监每周向投资决策委员会提交财务流水,每月对投资项目进行阶段性审计,每季度邀请外界独立审计事务所对项目出具独立审计报告;

4、执行事务合伙人和投资决策委员会开始大面积接触现有资本市场,获得信息、吸收经验、整合资源;

5、基金管理公司协助投资决策委员会不断进行专业化学习,提高整体委员的金融专业水平。

二、有限合伙产业基金

有限合伙产业基金 — 投资未来的良机

有限合伙产业基金是一种投资工具,它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参与和分享产业发展利润的方式。基金由有限合伙人(LPs)和普通合伙人(GPs)组成,通过LPs的出资和GPs的管理,共同投资于具有潜力的产业项目。

基金结构和运作方式

有限合伙产业基金的结构相对简单。普通合伙人负责管理基金并做出投资决策,而有限合伙人则提供资金支持。普通合伙人通常是由经验丰富的投资专家或机构担任,他们有能力识别有潜力的产业项目并进行风险管理。有限合伙人则是那些希望从基金投资中获得回报的投资者。

基金的收益来自投资项目的增值和退出产生的收益。普通合伙人通过购买股权、投资业务发展或参与企业重组等方式,帮助投资项目实现增值。当投资项目实现成功并退出时,收益将按照约定的份额分配给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这种收益分享机制使得有限合伙产业基金成为一种双赢的投资工具。

为何选择有限合伙产业基金

有限合伙产业基金在投资者中越来越受欢迎,原因如下:

  • 多元化投资机会:基金投资可以涵盖多个产业领域,例如科技、医疗、能源等。这种多元化投资可以帮助投资者降低风险,并获得更好的收益。
  • 专业管理团队:亲自参与产业项目投资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由专业的普通合伙人管理的基金能够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投资决策和管理。
  • 共享风险和收益:投资者可以通过与基金共同投资,分享项目成功的喜悦和收益,同时承担项目失败的风险。
  • 资金流动性:与直接投资相比,有限合伙产业基金的流动性更高。投资者可以在特定期限后选择退出或继续投资。

风险和收益

投资有限合伙产业基金需要注意其中的风险和收益。

投资项目的成功并不总是可预测的,市场的变化、政策的调整、行业竞争等因素都可能对项目带来影响。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接受能力进行评估,并选择合适的基金进行投资。

同时,投资基金也存在退出困难、基金管理团队能力不足等风险。了解基金的管理团队、投资策略以及基金合同中的条款是减少风险的关键。

然而,有限合伙产业基金的投资收益也是相对可观的。由于基金投资的多元化和专业管理团队的参与,投资者通常可以获得超过传统投资渠道的收益。

有限合伙产业基金的发展趋势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中,有限合伙产业基金的前景非常广阔。以下是该行业的几个发展趋势:

  • 创新产业的兴起: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产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新兴企业需要资金支持。有限合伙产业基金可以提供风险投资,并帮助这些创新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 社会责任投资: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社会和环境问题。有限合伙产业基金可以将社会责任纳入投资考量,以支持具有社会意义和环保性质的产业项目。
  • 国际化投资:投资者对国内以外的市场越来越感兴趣。有限合伙产业基金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国际化投资机会,拓展投资者的视野并分散风险。

结论

有限合伙产业基金作为一种投资未来的良机,通过多元化投资、专业管理团队和风险共担的机制,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然而,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需要仔细评估风险和收益,并对基金的管理团队和投资策略有深入了解。有限合伙产业基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适合那些希望参与产业发展并获得可观回报的投资者。

三、基金和有限合伙的区别?

区别大了。基金面对的是普通大众,而有限合货是一人股东。

四、有限合伙企业私募基金会计核算适用新会计准则吗?

 随着私募股权基金的兴起,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成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流。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是作为基金产品还是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会计核算存在不同的看法。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办法,税法上也未有针对性规定,只能作为合伙制企业进行纳税。本文对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的会计及税务处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简介  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Equity,简称PE)是指以非公开方式向特定对象募集设立的对非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提供增值服务的非证券类投资基金(包括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可以依法采取公司制、合伙制等企业组织形式。随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的发布,越来越多的私募股权基金选择有限合伙形式。对比公司制,有限合伙制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出资方式灵活。合伙人的出资方式包括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普通合伙人还可以用劳务出资。  第二,避免了“双重课税”,税赋相对较低。对于公司制基金个人股东分配的收益,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双重税。而对于有限合伙制基金,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分别缴纳个人所得税或者企业所得税,避免了“双重课税”,税负相对较低。  第三,激励机制有效、收益分配灵活。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可按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分配,灵活性大,收益可不按照出资比例分配。  因此,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成为目前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主流,而根据目前的主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分配顺序:首先返还有限合伙人之累计实缴资本;其次支付有限合伙人优先回报;再次按照有限合伙人优先回报的约定比例向管理人及普通合伙人分配弥补回报;最后,剩余收益在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之间分配。本文主要就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会计及税务处理进行探讨。二、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会计处理探讨  由于合伙私募股权基金LP(有限合伙人)出资人对于私募股权的投资有着两种不同的理解,所以有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  第一种方式下,LP出资人认为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是投资一项金融产品,其出资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业基金”科目下核算。每年基金(有限合伙企业)管理人根据审计机构为出资人出具的LP账户报告进行公允价值调整。同时根据合伙协议,收回的红利、股息作为持有期间收益,计入投资收益。而投资收回及其他收益先冲减基金的投资成本,等本金全部收回后,再确认投资收益。这一处理办法的主要优势在于遵循了稳健性原则,且和基金的合伙协议规定处理一致。但是由于在税务处理中,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将视为合伙企业采取先分后税方式纳税,会计处理中投资收益和纳税上存在时间差异。  第二种方式下,LP出资人将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视作一项长期股权投资,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核算。按照现行会计准则解释,这一类的长期股权投资由于未获得控制权也没有重大影响,因此将其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下核算,按照基金载体合伙企业的报表调整其公允价值。在这一处理方式下,投资人将股权投资基金收回的红利、股息收益作为当期投资收益入账。而投资收回及其他收益,在冲减其对应投资本金后作为投资收益在当期确认收益。这一处理办法的优势在于成本和收益相匹配,但是和LP协议的资金回收规定有所出入。  除了股息、红利收入外,两种会计处理方式对LP投资人收益的确认存在很大的时间性差异。如果认为是基金产品,LP投资人将在投资收回全部本金后才能确认收益。而如果认为是长期股权投资,每笔投资的收回都能带来损益,投资收益随着投资项目确认。两种处理方式各有利弊,很难评判其优劣。三、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税务问题探讨  目前,《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办法(草案)》已上报国务院,正在等待批复。该办法明确了对私募股权投资行业适度监管的政策指向和基本监管框架,明确了股权投资基金的税收政策。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和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企业不作为所得税纳税主体,采取“先分后税”方式,由合伙人分别缴纳个人所得税或企业所得税。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从被投资企业获得的股息、红利等投资性收益,属于已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税后收益,该收益可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直接分配给法人合伙人,其企业所得税按有关政策执行。如果这一规定正式发布,那么对于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税收也有了明确的说法,对于红利可以作为税后收益予以税前抵扣。同时笔者查阅了各地的私募股权投资管理办法,也未有统一的处理标准。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9号)规定,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合伙企业合伙人是自然人的,缴纳个人所得税;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规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分后税的原则。前款所称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合伙企业分配给所有合伙人的所得和企业当年留存的所得(利润)。根据这一原则,法人投资合伙企业当年的纳税义务将由投资人承担。  合伙企业的亏损弥补的规定中,财税[2008]159号文规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伙人在计算其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不得用合伙企业的亏损抵减其盈利”。《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法规〉的通知》(财税[2000]91号)则规定,“企业的年度亏损,允许用本企业下一年度的生产经营所得弥补,下一年度所得不足弥补的,允许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投资者兴办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企业的年度经营亏损不能跨企业弥补”。  通过上述两个规定可以看出,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只能作为合伙企业进行纳税申报,由此又给投资人带来了以下问题。  一是合伙企业的分红收益是否可以税前抵扣,规定未明确。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作为专门从事股权投资的经济体,分红所得是合伙基金的重要收入来源,但是现有法规仅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执行口径的通知》(国税函[2001]84号)中明确了“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红利,不并入企业的收入,而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于企业合伙人收到上述收入,是否可以保留其股息、红利所得的属性,“穿透”合伙企业,享受免税待遇尚不明确。  二是亏损弥补政策不清晰,未明确跨期投资亏损是否能够弥补。按照财税[2000]91号文的规定,“企业的年度亏损,允许用本企业下一年度的生产经营所得弥补,下一年度所得不足弥补的,允许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而上述法规定义的生产经营所得为“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其中收入总额的定义并未列举投资收益,也没有明确投资收益与投资亏损是否能够跨期弥补以及如何弥补。  三是由于跨企业的亏损不能相互弥补,对于同时投资多个有限合伙基金的投资人而言,显然相对于直接投资单个金融商品的投资人,其税负是偏高的,而投资人往往希望通过投资多个基金以平衡风险,这一规定可能会阻碍基金的发展。四、对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相关问题的建议  由于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税收法律上未有专门的规定,导致我国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笔者希望相关的管理办法尽快出台,同时提出如下建议:  1.明确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及基金分红收益性质,允许法人企业税前抵扣。对于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取得其投资企业的分红尽早明确其性质;对于法人投资的私募股权基金,保留其股息、红利所得的属性,“穿透”合伙企业,在税前予以抵扣,避免重复征税。  2.明确亏损弥补原则,允许投资者以投资各基金的净收益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于专门从事股权投资业务的私募股权基金而言,投资收益属于其主要收入来源,应当明确其投资收益属于合伙企业的“收入总额”,计入“生产经营所得”,并且明确投资亏损视同企业经营亏损可以允许用本企业下一年度的生产经营所得弥补,下一年度所得不足弥补的,允许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

五、有限合伙(私募股权基金)到底能有几个有限合伙人?

一期是49个,但是每到新的一期,上的一期肯定会有人退出,所以退出几个,就会多几个进来,看LP的流动率,反正固定49个有限合伙,但是不固定人,要是每一期流动率在10%,就说明每多一期,就多5个合伙人,十期下来,就有49+9*5=94个人。大概意思是这样。不管第几期,每一期人数加普通合伙人数不能超过50人。总的人数就不固定了。

六、以有限合伙的形式投资私募基金,该有限合伙是否备案?

有限合伙形式本身和契约型基金一样,GP通过发起有限合伙的形式与LP份额组成基金,不是必须要在基金业协会备案,但一些GP由于本身就是私募基金管理人,所以很多也就自己选择备案了

七、有限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股权投资基金的区别是什么?

有限合伙制股权投资基金就是以有限合伙企业为组织形式构建起来的私募基金。所以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一个是一般的有限合伙企业,一个是以股权投资为目的的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一般有公司制、信托制、有限合伙制等很多不同的组织形式。

而国外的私募股权基金有80%以上采取的是有限合伙制的。

主要是由普通合伙人担任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的日常事务和决定投资的企业,对基金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由有限合伙人担任出资人,不参与日常管理,按照基金收益获取分红,并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八、有限合伙私募基金人数有限制吗?

私募基金涉及几种类型,LP人数限制不同1、一般私募基金,LP为50人2、契约性私募基金,LP人数为200人3、私募基金套信托,也就是将信托作为LP,这样可以有效突破200人限制。补充:私募基金以信托作为LP,需要通过信托的审核,意味着对项目、资产等要求会很高。

九、私募基金有限合伙有风险吗?

有限合伙私募基金这种组织形式方便灵活,但也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目前政府对有限合伙私募基金的监管存在制度不完善、信息不对称和信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在实际运作中猫腻重生,有些有限合伙型基金以“自融”(自己的项目、自己融资、自己担保)为名,打着高收益的旗号虚构项目或者夸大项目、虚构抵押物、挪用资金等。希望对你有帮助。

十、有限合伙企业为什么可以叫做基金?

因为,有限合伙形式的投资基金可简单概括为由普通合伙人(GP)与有限合伙人(LP)共同组成有限合伙企业;其中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作为GP,发起设立有限合伙企业,并认缴少部分出资,而投资者作为LP则认缴绝大部分的基金出资。

私募股权投资公司(GP)承担无限责任,负责基金的投资、运营和管理,并每年提取基金总额的一定比例作为基金管理费;投资者(LP)承担有限责任,不参与公司管理,分享合伙收益,同时享有知情权、咨询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