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会计中因素分析法的原理?

85 2024-01-19 20:52 admin

一、会计中因素分析法的原理?

因素分析法,也称 因素替代法,是以一定的经济指标为对象,从数值上测定各项因素变动对其差异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投资者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衡量各项因素影响程度大小,有利于分清差异变动的原因和责任,正确地评价公司各方面的经营管理工作。

在公司的经济活动中,财务指标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一种财务指标的变动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在财务报表分析中,需要经常了解某项财务指标是受哪几个因素共同影响,其影响程度有多大,这些问题投资者都可以通过因素分析加以解决。

因素替代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种具体分析方法,是把影响某一财务指标数值的有关因素进行分解,用以测定它们对财务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由于综合性财务指标形成的差异是由多种因素同时变化所致,在测定几个因素各自变化对差异的影响程度时,首先要把各个相关因素列成关系式,以确定替代顺序;尔后把其中一个因素当可变因素,暂时把其他因素当成不变因素,依次替代,直至把各因素都替换成变数为止,将各因素变动的影响值与该因素替代前的指标值相比较,所得的差异,就是各种因素对所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因素分析法的具体分析流程如下:

(一)建立分析模型,确定分析对象

可能有的读者一听要建立分析模型,脑袋就发涨,认为这是一件十分艰苦的工作,其实并不很难。首先根据影响某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因素按其依存关系列出关系建立分析模型,这些模型只是些加减乘除运算,非常容易理解;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将经济指标的基数(计划数或上期数)和实际分解为两个指标体系,并将该指标的实际数与基数进行对比,求出实际脱离基数的差异,即为分析对象。

(二)采用因素替代,计算替代结果

以基数指标体系为计算基础,用实际指标体系(实际数)中每项因素的实际数顺序地替代其基数;每次替代之后,实际数就被保留下来,有几个因素就替代几次;每次替代后计算出由于该因素变动所得的新结果。

(三)比较替代结果,确定影响程度

将每次替代所计算的结果,与这一因素被替代前的结果进行比较,两者的差额,就是这一因素变化对经济指标差异的影响程度。

(四)加总影响数值,验算分析结果

将每个因素变动的影响数值相加,其代数和应同该经济指标的实际数与基数的总差异数(即分析对象)相等,据此校验分析结果是否正确。

在实际分析中,凡乘积组织关系(计算乘积)和商除组织关系(计算除法)的因素分析,都可以采用因素替代法。一般来讲,因素替代法多用于利润分析和成本费用分析,投资者可以利用因素替代法,分析各因素对公司利润增减变化的影响程度,或各种成本费用对公司总成本费用变动的影响程度。

在进行因素替代法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因素分解的相关性,确定分析指标构成体系或分析模型,必须是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要能够反映形成该项指标差异的内在构成原因,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二)因素替代的顺序性。替代因素时,必须按照各因素的依存关系,排成一定的顺序依次替代,不得任意地颠倒,否则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因此在分析中,必须从可能的替代程序中确定比较正确的替代程序。在排列替代程序时,应注意:

1、在数量因素与质量因素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应是数量因素在先,质量因素在后;

2、在因素较多且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应是主导因素在先,派生因素在后。

数量因素是指实际的使用数量脱离设立的模型内标准数量;质量因素指涉及价格等与事件质量相关的因素脱离设立的模型内标准数量;主导因素是对事物的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也可以认为是重要因素;派生因素是指次要因素,是随主导因素产生的因素。

(三)顺序替代的连环性。在替代时,必须顺序地逐一进行计算。如果替代顺序不连环,就会使各项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不等于分析对象,即分析指标变动总差异。

(四)计算结果的假定性。由于连环替代计算的各因素变动的影响数,因替代顺序不同而各有差别,因而计算结果不免带有假定性,即它不可能使每个因素的计算结果,都能达到绝对的标准。它只能说明是在某种假定前提下的影响结果,离开了这种假定前提条件,影响的结果也不相同。因此在分析中,力求使这种假定合乎逻辑,保证分析的有效性。

下面我们看一例子,你可以从中了解如何利用因素替代法进行公司净利润增加的因素分析。

例6-1 某公司的资料如下:

显然,2001年净资产收益率比2000年增加2.6个百分点,这是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两个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你可以利用因素分析法,分析这两个因素的影响程度。

公式:净资产收益率=权益乘数×资产净利率

(一)假设资产净利率不变,权益乘数发生变化

7.5%×2.2=16.5%

16.5%-15%=1.5%

单独变化权益乘数,使净资产收益率增加了1.5%。

(二)假设权益乘数不变,资产净利率变化

8%×2=16%

16%—15%=1%

资产净利率单独变化使净资产收益率增加1%。

(三)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都改变

17.6%-15%=2.6%

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的共同变化使净资产收益率增加了2.6%。

(四)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净资产收益率差异可分解为权益乘数单独变动引起的纯差异、资产净利率单独变动引起的纯差异和混合差异(2.6%-1%-1.5%=0.1%)。混合差异是指不能确定是由哪个因素变动而导致的差异,一般数值较小,我们往往可以将其忽略。

(五)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权益乘数增加而变化的。

在分析中,我们还可以采用连环替代方式,先变动一个因素,计算影响值,然后再变动一个因素,计算出影响值。

(一)变动资产净利率,引起的差异为: 8%×2-15%=1%

(二)继续变动权益乘数,引起的差异为:8%×2.2-8%×2=1.6%

(三)资产净利率增加使净资产收益率增加1%,权益乘数增加使净资产收益率增加1.6%,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使净资产收益率增加了2.6%。

以下为讲解实例:

二、多因素模糊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利用模糊数学的原理,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作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又称为模糊综合决策或模糊多元决策。

我国国有企业欲进行跨国并购之前,决策者必须先从风险角度分析并购的可行性。可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跨国并购的风险进行评价,并将得出的结果作为我国国有企业进行并购时风险分析的主要依据,参照其结果找出我国国有企业跨国并购时的主要风险。

三、系列因素分析法举例?

因素分析法。又称经验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指根据价值工程对象选择应考虑的各种因素,凭借分析人员的知识和经验集体研究确定选择对象。

该方法简单易行,要求价值工程人员对产品熟悉,经验丰富,在研究对象彼此相差较大或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比较适用,缺点是无定量分析、主观影响大。

因素分析法是利用统计指数体系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包括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指标分解法等。 因素分析法是现代统计学中一种重要而实用的方法,它是多元统计分析的一个分支。

使用这种方法能够使研究者把一组反映事物性质、状态、特点等的变量简化为少数几个能够反映出事物内在联系的、固有的、决定事物本质特征的因素。

四、两因素分析法例题?

pearson correlation 表示R值也就是皮尔逊相关系数。

R>0 代表两变量正相关,R<0代表两变量负相关。

|R|大于等于0.8时,可以认为两变量间高度相关;

|R|大于等于0.5小于0.8时,可以认为两变量中度相关;

|R|大于等于0.3小于0.5时,可以认为两变量低度相关。

小于0.3说明相关程度弱,基本不相关。

五、简述贝蒂因素分析法?

又称经验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指根据价值工程对象选择应考虑的各种因素,凭借分析人员的知识和经验集体研究确定选择对象。

该方法简单易行,要求价值工程人员对产品熟悉,经验丰富,在研究对象彼此相差较大或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比较适用,缺点是无定量分析、主观影响大。

六、会计 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是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计算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进而分析某一总体现象的内部结构特征、总体的性质、总体内部结构依时间推移而表现出的变化规律性的统计方法。结构分析法的基本表现形式,就是计算结构指标。

七、会计层次分析法?

会计层次划分原理:基础会计学学习中,应注重原理的学习,并要处理好识记、领会和应用的关系。

在自学考试大纲实施要求中对各章规定了考试目标,包括考试知识点和考试要求。

这里的考试要求是指需要应考者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并具体规定了识记、领会、应用三个能力层次,其中,应用层次又细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两个子层次。三个层次是相互联系的递进等级关系。

八、会计tar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   首先分析会计行业的前景的优势是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其次会计行业的前景劣势是会计从业人员很多,竞争很大   第三,会计行业的机会是会计有很多分工,你可以不断努力,争取做到最好,比如:注册会计师   第四,会计行业的威胁是会计行业的工资待遇并不高,整个行业信用并不健全,会计被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九、丹尼森因素分析法?

丹尼森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是指:

美国布朗大学经济学博士丹尼森提出的计算各因素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方法。

他用因素分析法对美国 1929—1957 年经济增长进行分析,计算了各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其中包括教育因素的作用。

具体计算过程:

第一步,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即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前者包括劳动力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和资本量增加;后者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市场范围和规模的扩大、知识的进展和在生产上的应用。

十、利润因素分析法的公式?

  利润因素分析法的主要指标及公式为:   收入毛利率、收入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保值增值率。

  

1、 收入毛利率   收入毛利率是收入毛利与营业收入净额之比。其中毛利等于营业收入净额扣除成本后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   收入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毛利水平反映了企业初始获利能力,它是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的起点,可以表明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的承受能力。通过对收入毛利率分析,可以掌握毛利水平和期间费用两个因素对获得利润的影响。  

2、 收入利润率   收入利润率是实现的利润总额与营业收入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   通过对收入利润率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每实现一元收入所获得的利润水平。  

3、 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是指实现的净利润(税后利润)与总资产平均占用额之比,指标反映了企业利用全部资源的获利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 或,   总资产报酬率=收入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由公式可以看出,总资产报酬率取决于净利润水平和总资产周转速度。  

4、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又指所有者权益收益率或股东权益收益率,它是获得的净利润占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   通过对该指标的分析可以揭示如下两个方面:   ⑴反映所有者投资的获利能力;   ⑵为企业的投资者提供了获得投资回报情况的信息;   ⑶反映企业经营者对受托资产经营成果。  

5、 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是指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与期初所有者权益余额的比率。它反映所有者权益保值或增值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期初所有者权益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