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药行业2014,2015,2016三年的平均流动比率?
三年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合理标准为1.5~2.0之间。该指标越高债权人权益越有保证。同时比率越高日常经营越不需要短期资金的支持,但比率过高表明资金利用效率越低
二、全国药品交易会的历届展会
第73届全国药品交易会
举办时间:2015年5月15-17日
举办地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2015年5月15日,第73届全国药品交易会在上海举行,11家新疆医药企业代表以“新疆药,亚克西”为品牌,宣传“民族药、生态药、放心药”的理念,在展会上集体亮相,受到参展各方高度关注。
第72届全国药品交易会
举办时间:2014年11月27-29日
举办地点: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广州)
2014年11月27日,第72届全国药品交易会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隆重召开。
第71届全国药品交易会
举办时间:2014年4月26-28日
举办地点: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第七十一届全国药品交易会将于2014年4月26日-28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第70届全国药品交易会
举办时间:2013年12月5-7日
举办地点: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广州)
第69届全国药品交易会
举办时间:2013年4月25-27日
举办地点:武汉国际博览中心
第68届全国药品交易会
举办时间:2012年12月4-6日
举办地点: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广州)
第68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于2012年12月4日至5日在广州市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第67届全国药品交易会
举办时间:2012年4月25日-27日
举办地点: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
2012年4月25日上午,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彩旗飘飘,鼓乐喧天,第67届全国药品交易会暨第68届中国国际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包装、设备交易会在这里隆重开幕。
第66届全国药品交易会
举办时间:2011年12月1日-3日
举办地点: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第66届全国药品交易会即将于12月1日至3日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展会将有展位数量3200多个,涵盖医药研发、生产、经营和服务等医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并将举行多场论坛。
第65届全国药品交易会
举办时间:2011年4月21日-23日
举办地点: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2011年4月21日,以“携手全产业,开启中国医药品牌化、国际化黄金十年”为主题的第65届全国药品交易会和第66届中国国际医药原材料、中间体、包装、设备交易会将在成都市拉开帷幕。
第64届全国药品交易会
举办时间:2010年12月9日-11日
举办地点:南昌国际展览中心
第64届全国药品交易会将于12月9日至11日在江西南昌举行,作为中国最大的医药制剂及相关技术、服务交易会,届时来自全国的2000多家医药精英企业将带来新的医药制剂和相关技术。
第63届全国药品交易会
举办时间:2010年4月24日―26日
举办地点: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第63届全国药品交易会将于2010年4月24-26日,在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召开。
第62届全国药品交易会
举办时间:2009年11月26日―28日
举办地点: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第62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于11月26-28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本届展会作为医药行业第一品牌盛会,展出面积达到65000平方米,展位数量近3000个,展出内容涉及医药研发、生产、经营和服务等医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第61届全国药品交易会
举办时间:2009年4月23日―25日
举办地点: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2009年4月23日,第61届全国药品交易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包括国药控股、哈药集团在内的多家全国知名医药企业参展。
第60届全国药品交易会
举办时间:2008年12月11日-13日
举办地点: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2008年12月11日,以“医药科技创造健康未来”为主题的第60届全国药品交易会、2008中医药国际科技博览会在四川成都隆重开幕。
三、2014年诺贝尔医学奖奖金是多少
2014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奖金是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
1991年,诺贝尔奖达到了600万瑞典克朗,这是自1901年成立以慧磨来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实际价值。从那时起,诺贝尔奖逐年上升。 1992年的诺贝尔奖为650万瑞典克朗,1993年为670万瑞典克朗。
2000年诺贝尔奖五人奖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达到了900万瑞典克朗(合100万美元),远远超过了原始基金的面值,并且大大超过了原始奖品的实际价值。在2001年诺贝尔奖颁发100周年之际,诺贝尔奖总额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此后一直保持这一水平兄碧局。
1901年12月10日颁发了第一届诺贝尔奖。除了战时中断外,颁奖典礼还于当年的这一天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举行。
自获得诺贝尔奖以来,其选择过程从未改变。每年,瑞典和其他国家/地区都赢得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各个学科和行业权威,以认真推荐大约2,000名候选人,其中数百人被正式推荐给评审委员会,并经过长期的调查和秘密会议,决定赢得最终奖。人。
诺贝尔奖的颁奖重点是重大科学成就,必须经过时间的考验,证明这些科学家的工作确实在科学和生产发展羡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遵守本文将确保基本上准确地选择获奖者,并确保奖项的高水平科学成就。此外,奖项委员会还注重奖励具有开创性的基础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和工具创新研究。
2014年诺贝尔医学奖奖金是678万元。诺贝尔奖金设有物理学、化学、医学、生理学和文学、和平事业五种奖,长期以来,诺贝尔奖金是世界上声誉最高的科学奖金。
诺贝高野顷尔(1833~1896年)是瑞典著名化学家和发明家,他获得专利的发明就有255项戚陆,其中最主要的是1863年发明的水银雷管,1867年发明的安全烈性炸药和1875年发明的爆炸胶等。
他先后得到瑞典、英国、德国等多国政府的发明专利权,世界各地争相购买他的炸药,因此诺贝尔成了百万富翁。他终身未娶,临终前立下遗嘱,声明其遗产不赠予任何亲友,并规定从遗产中提取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每年的利息约20万美元,奖给对世界科学事业有卓越贡脊滚献的科学家,这就是后的诺贝尔奖金。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个人履历
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8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
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侍并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荣誉
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建设积极分子;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喊谈肢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屠呦呦在2011年度“拉斯克奖”颁奖现场领奖
屠呦呦在2011年度“拉斯克奖”颁奖现场领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9年,获第三届(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拉斯克奖是美国最有声望的生物医学奖,也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大奖之一,是仅次于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大奖。屠呦呦获得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拉斯克奖设有四个奖项:基础医学奖、临床医学奖、公共服务奖和特殊贡献奖。屠呦呦获得的是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科技成就
疟疾是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2亿余人患疟疾,百余万人死于疟疾。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疟疾的防治重新成为世界各国医药界的研究课题。60年代以来,美、英、法、德等国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始终没有满意的结果。我国是从1964年重新开始了对抗疟新药研究,至1967年,又组织全国7大省、市全面开展这项工作。从中草药中寻找抗疟新药一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初步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
就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2月,屠呦呦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她首先从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的单、验方入手,还走访当时中医研究院内老中医专家,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整理了一个从2000余方药中选编的以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方药集,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组织鼠疟筛选。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均无好的苗头。不久,屠呦呦服从组织安排,到海南岛疟区实验室工作半年之久,回北京后,由于种种原因工作难以开展。1971年,抗疟队伍再次在广州召开专业会议,周恩来总理对此作了重要指示。屠呦呦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肩负新的任务回到北京,组织力量成立课题组,投入了新的攻关研究。
这次,在重新郑世考虑对一些基础比较好的药物进行复筛时,她又系统查阅有关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吸取药物合理提取方法的线索,以寻找突破口,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有“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她细细琢磨这段记载,觉得里面大有文章。屠呦呦根据这条线索,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醇冷浸法将温度控制在60℃,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效价有了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使鼠疟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
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政治冲击一切。在这样的环境下,屠呦呦等人仍不受任何干扰,日以继夜地埋头于实验室,反复进行抗疟实验研究,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即广州会议后的第191次实验(先后筛选方药200余种)中,获得了青蒿抗疟发掘的成功。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抑制率达100%,她又把青蒿提取物分为中性和酸性两大部分,并发现中性部分抗疟效价高而毒副作用低,酸性部分无效而毒性大。在确证中性部分为青蒿抗疟有效部分后,又进行猴疟实验,取得同样满意的效果。
此后,她又进行了深入的药理、毒理研究,为确保用药安全她还亲自试服。在这种情况下,屠呦呦于1972年8-10 月,偕同有关医务人员携药赴海南昌江地区试用,从间日疟到恶性疟,从本地人口到外地人口,首次取得30例青蒿抗疟的成功。1973年,又在同一地方首次试用青蒿素单体,肯定其抗疟疗效胜于优选抗疟药氯喹。接着在全国各地的大力协助下,进一步扩大临床验证,至1978年,共治疗2099例(其中包括间日疟1511例,恶性疟588例),全部获得临床痊愈,使青蒿素真正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新结构类型抗疟新药。
在临床证实青蒿抗疟有效的基础上,屠呦呦等人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从中性部分进一步分离提纯青蒿有效单体。这种新型化合物被命名为“青蒿素”,经大量化学工作、衍生物制备结合四大光谱研究,确定为倍半萜类成分。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后又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的支持协助下,用X-衍射方法最终确定了其化学结构。青蒿素为一具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该结构仅含有碳、氢、氧3种元素,从而突破了抗疟药必须具有含氮杂环的理论“禁区”。结果还揭示,青蒿素的抗疟活性与“倍半萜内酯”结构中的过氧基团相关,为结构改造工作打下了理论基础。
1977年3月,首次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1977年第3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
青蒿素的发现和研制,是人类防治疟疾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继喹啉类抗疟药后的一次重大突破。在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由世界卫生组织等主办的国际青蒿素会议上,屠呦呦以首席发言人的身份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引起国内外代表们的极大兴趣。
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主席、印度中央药物研究所所长阿纳德教授认为:这一新的发现,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发现这种化合物独特的化学结构,它将为进一步设计合成新的药物指出方向。”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在报告中也指出:“在理论上,任何一种新药物都具有新的结构和它的作用方式,这样才能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显然,中国青蒿素是符合这一要求的。”会议代表一致认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中国科学工作者的发明,它的化学结构与抗疟作用与以往已知的抗疟药作用完全不同,对各种抗药疟原虫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新药。
原标题: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 系首位获得科学类奖项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