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公安局机关工作都可以考什么公务员?
考公务员跟目前工作没有太大关系,通常跟专业等有关。不过现在的工作单位如果招聘也可以考。
二、乡镇机关工作人员属于公务员吗?
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中,公务员相对较多,但也不是全部,可能还会有其他人员,比如大学生村官、选调生、事业人员、参公人员、外聘人员(没有编制的)等。
乡镇:中国由县管辖的基层行政单位。
公务员:指中国国家公务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利、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国家公务员分为政务和业务两类。政务类公务员,必须严格依照宪法和组织法进行管理,实行任期制,并接受社会的公开监督。业务类公务员按照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实行常任制,国家公务员执行宪法、组织法和国家公务员法以及国家公务员条例规定的职责。
我国公务员正规统一都叫国家公务员,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是国家公务员,具体才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和地方国家公务员。
中央公务员考试是指: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派驻机构、垂直管理系统所属机构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的考试。
地方的公务员考试是指: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社团等为招录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而组织进行的各级地方性考试。
中央和地方考试单独进行,不存在什么从属关系,考生根据自己要报考的政府机关部门选择要参加的考试,也可同时报考,相互之间不受影响。
三、以前在机关工作的社保怎么计算?
2014年10月以前,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是不需要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费用的,之后因政策调整,养老金并轨后才进行了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参保缴费。
那么在此之前怎么算的问题就来了,这里应该理解为自工作之日起视同缴费了,就如同1996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企业工人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而视同其缴费一般。
四、在党政机关工作是怎样的体验?
在党政机关工作是什么体验 - 少年中国评论在党政机关工作是什么体验
一、 区级机关
2005年大学毕业前夕,经亲友介绍,我进入某区四套班子部门工作。性质是实习生,主要工作是协助整理“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关档案。实习期满后,因为有干部调离,所以领导考虑让我以外聘工的形式继续协助工作,承诺第二年招录窗口打开后优先录用。外聘工收入为1300元/月,其中1000元为聘用工资,300元为上下班交通补贴。
(一)推行派遣制
第二年,全区开始施行编制置换(派遣工)招录方式。所谓编制置换,即你单位如有编制空缺,则可提请区人事局按1个公务员(或事业)编制置换2个派遣工的比例面向社会招录劳务派遣人员。招录工作由区人事局统一组织进行,被招录者与区人事局下属人才服务公司签订派遣合同,劳动报酬按照空编性质折半发放(即被置换空编为公务员性质,则劳动者按公务员收入的1/2领取薪金;被置换空编为事业性质,则劳动者按事业单位收入的1/2领取薪金)。
之所以采取这种招录方式,与甚嚣尘上的“小政府、大市场”理念有密切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处理的社会事务日益增多,党政机构必须同步发育。如此,一方面对机关的行政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也要求工作人员数量的同步增长。但当时领导层念叨是“小政府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的自由主义迷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是将“小政府”化约为公务员数占人口比。各区领导既要保持本区在该项数量考核中名列前茅,又要应付日益增加的工作量,那么编制置换+派遣就是再理性再合适不过的解决方案了。以我所在的部门为例,除了正、副处长2人为正式公务员编制外,其余5人为1名事业编制、3名置换派遣人员和1名外聘工。
(二)薪金结构和工作内容
编制置换派遣工的月薪分为基本工资和津补贴两个组成部门。其中基本工资为2000元,另有津补贴1000多。各种奖金均按正式编制人员的一半进行发放。
我所在的部门为秘书处,主要工作是各种会议的组织协调。期间,我一直协助部门负责人进行各种会议的组织、记录和会前会后材料撰写等工作。从处室例会到办主任会议,从党组会到常委会议以及各类专题工作会议等。每个会议都要求写纪要。有时候感觉整个一周都是在写各种会议纪要。从一开始的没人教,纪要稿一直被骂,到驾轻就熟,能够把纪要写得既规范严肃,又不失活泼。除了自己写,还帮别的同志改。
后来部门加挂研究室职能。所谓研究室,其实就是领导的文字秘书班子,主要负责各类信息、简报和领导讲话稿的写作工作。每年都要根据中央和市里的最新的口径和主题,参照他们的主题展开和组织形式,挖空心思把本部门的大稿子弄出新意。
(三)两区合并的牺牲品
使用派遣工短期问题不大,但大面积、长时间使用就会有各种情况。从劳动者个人来说,前途不明朗,同工不同酬,越干越不爽;从单位来说,大面积、长期使用派遣工,事实上不利于干部队伍的建设,无法形成正式梯队。即使是非常关心你的领导和同事,也只能是鼓励你多参加各类公务员考试。单位也曾拿出过编制让大家报考。但总的来说,是粥少僧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恰在此时,市里开始启动区与区之间的合并工作。合并的操作方式是先简单叠加,后逐步消化。这样一来,单位从原先的人手不足,一下子变成了人手充盈的局面。同时,与我们合并的区,并未大面积推行廉价的派遣工制度,只有极少量储备干部,且享受副科级干部待遇。当时区里指示是原有的编制置换派遣工,合同到期一律不再续约。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利用周末休息时间约了本单位的派遣工开会,并代表大家起草了“我们的心声”,说明我们长期辛苦工作,承受着各种不公平待遇,现在又这样一刀切地对待我们,十分不公平,希望领导能够站在我们普通劳动者的立场,多为我们想想办法,找找出路。同时,我还构想了把其他机关的派遣工团结起来斗争的方法。但是最终没有成功。这是因为1.之前没有主动开展过必要的联络和组织工作,临时起意,一下子很难找到人找对人;2.有的单位比较好地消化了原有的派遣工,比如将他们整体转入下属的各种服务中心或者窗口单位。这些人的出路问题暂时得到了解决,因为联合的基础就大大削弱了。
我们递交上去的材料最后当然是石沉大海。据说干部部门的负责人还拿着这份材料同单位领导一起对我们的主张和要求大加讽刺,说了一些很难听的话。大家只能是各寻出路。但我们找工作的手段很有限,已经有了“路径依赖”,只想着参加各类事业或公务员考试。有的去了事业单位,有的去了街镇,我则进入到市委机关工作。
二、市委机关
进入市委机关,首先,取决于内部指定对象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萝卜”没有上线;其次,取决于区里的领导的推荐;最后,取决于考试和面试发挥。
(一)工作特点
1.条线多,任务繁重
首先是远超区级机关的繁重工作。这从人员配备上就可以看出来。比如我现在所在的处室有20人,而之前工作的区级机关整个单位也只有20人出头。可见工作条线之多。
同时,每天都要收入登记来自中央部委、市委和有关单位的各种机要信件、密码电报、加密邮件,当然也相应地要发出各种机要信件、密码电报、加密邮件。有时候光机要信件一天就要出去上百份,这是我在区里从来没有过的经历。
2.涉密程度较高
首先,因私护照收缴,组织统一保管,并将有关个人信息向出入境管理机构报备。其次,每天过手各种密级文件材料。为了增加干部的工作警惕性和保密意识,保密刊物上的经常会刊登发布各种案例供大家学习,如某局某人不慎遗失涉密文件若干份,吃几年牢饭等等。
3.文件办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度较高
以往在区里工作,其实根本没有办文的概念。接到区委、区政府或市里有关单位下发的通知,一般是直接交给领导,由领导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提出办理意见后,干部具体承办。这种方法一来容易造成工作的积压和遗漏,二来没有发挥秘书处(办公室)的参谋职能。
在市委机关,需要办公室办文岗位的工作人员先根据来文内容,自行与各部门、各处室进行协调,综合各方意见后提出拟办意见报领导。这样能在最大程度上将领导同志从文山会海和繁重的常规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也利于提高普通干部的工作能力。
(二)干部精神面貌
因为彼此都是正式编制的公务人员,没有派遣工,不平等的感受大大降低。但是干部的精神面貌是不是也更好了呢,并不是这样。
第一呢,分过房和没分过房的不一样。1998年国务院决定改实物分房为货币分房,但市里的剩余公房一直发放到2002年。也就是说2002年前进入队伍的人等于有了一笔组织给的托底费用,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相对从容很多。后进机关的年轻干部则无缘享受这种待遇,同前辈比起来简直就是冰火两重天。因此经常有人在一起议论说社会主义时期各种公费待遇的好,对现在的情况不满。
第二呢,总体上提不起劲。首先,经过多次规范性调整,应该说公务员的收入在大城市,已经不具有特别的吸引力(本地科级干部一年的收入一般在9万左右,具体还要考虑年限等情况)。同时,根据今年的国务院3号文件和去年中央下发的有关车改的文件精神,各地的公务员收入面临着进一步下调的局面。其次社会舆论总是对公职人员进行抹黑、攻击。有的同事说现在都不太愿意参加同学聚会,原因就是同学聚会很容易变成针对他个人的批斗会。但是很多人一方面因为经常受到责难、难以建立职业荣誉感而苦恼,一方面又不认为自己其实是在替大领导们背黑锅,总是一厢情愿地以为大家都是“公务员”所以从上到下就是“利益共同体”,总是幻想新领导会对自己好会扭转乾坤。这同YCA近期刊发的华为公司的工作体验一文中说的情况比较类似,不骂大领导,对大领导心存幻想。
既没有较高的收入水平,又很难建立职业荣誉感和认同感,导致队伍总体上提不起劲。
第三呢,队伍从总体上呈现出技术事务精干而政治迷茫、糊涂的情况。正如YCA最近关于“没有党,只有党务部”的短评所说,不谈意识形态的思想工作,造成了干部队伍整体上的迷茫、糊涂。比如有大量韩寒粉丝,甚至有领导多次提出要给韩寒干部医疗待遇或者和他做朋友,把这种不学无术的流氓草包当作思想家来看待。还比如有的高级领导干部,把《炎黄春秋》上的谣言文章当历史事实,在全市性的大会上大讲特讲。没有政治教育、政治辩论,只有大量的技术性、事务性工作,等于一个人只练肌肉不练大脑,必定造成政治上的迷茫、糊涂,这一点对党尤其致命。
五、我在农行柜台工作,怎么到机关工作呢?
想到机关工作,必须参加公务员考试。 其实在农行工作也很好,在没有绝对的把握考取公务员之前,建议安心的在农行工作。
六、事业单位编制在机关工作能进职称吗?
编制所在的单位可以评职称你就应该可以评。因为你的编制在那个事业单位。不过,还需要你自己主动和单位领导沟通,提出申请,并且符合条件
七、己在司法机关工作10年以上才发现公务员身份未登记该怎么办?
工作10年按规定就得签合同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什么办法。
还是找人疏通疏通吧,以下资料参考下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八、公务员和机关工作都需要统筹协调能力,这项能力的关键在于什么呢?
关键要正确认知:统筹协调能力不是个人能力,而是所能利用的社会关系下的能力之总和。
在体现上大致分为三个层面。
举例子来说,某一天组织交付你一项不能靠个人能力完成的工作,那么第一层是需要具备能指挥手下、能让其他部门提供协助的能力。能驱动人这一层,是最基本的。
第二层是,当团队资源有限,把发挥及格提升到优秀的能力。能优化这一层,是统筹协调的价值所在。
第三层是,当组织因条件局限只能给你60人、甚至完成不了任务,而你能另辟蹊径变成90人去攻坚克难完成任务。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客观困难这一层,是组织对优秀干部所具备统筹协调能力的最终要求。
九、请问,在国企工作有可能调到政府机关工作吗?
国企职工如果想调到政府机关,成为公务员,那是绝无可能!不过,一些驾驶员、厨师、电工等特殊职业的人员,有可能被作为“机关工勤人员”调到政府机关工作,但不会是公务员身份。由于现在取消了公务用车,驾驶员要想进入政府部门开车,几乎不可能了。厨师也基本上都是在人才市场聘请的,或者说劳务派遣的,从国企调入的可能性相当小。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就是特殊人才,比如计算机程序员、网络安全员等,有可能以事业编制人员进入政府机关,但也不能成为公务员。
无论那种情况,国企员工进入政府系统,那是微乎其微。
十、在企业机关工作,经常要写大量材料。不会写怎么办?
是啊可笑,我是小学老师调来机关的也跟我说我写东西一定很厉害,拜托,我顶多可以少几个错别字好吗,反正公文写作的意义我不懂,一直干党口工作写的东西挺多的,我也很厌倦,等我生了孩子决定辞职了,我可不想写一辈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