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于庭(1554—1609),初名雲齊,字道行,號冲所,安徽全椒人。楊于庭之生卒年未有明確記載,如《歷代安徽詩文名家别集叙録》等皆稱其生卒年不詳,衹著録其中進士之時間。《楊道行集》卷二十四《封奉直大夫山東東昌府濮州知州先考渭川公行略》中謂:“明年甲寅,子于庭生。”此篇乃楊氏所撰亡父傳略,誠然可信。甲寅年爲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泰昌]《全椒縣志》載其“年五十六”,因此推斷楊氏卒於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
楊于庭自小聰慧非凡,十二歲入邑庠,十四歲享受廪生待遇,二十七歲即高中進士。先後任濮州知州、户部員外郎,官至兵部職方司郎中,卒贈尚寶少卿。楊于庭所到之地,頗有政聲。值寧夏及倭寇之亂時,楊于庭多方出謀劃策,及事平,因他行爲耿直,“而竟中察典,與虞淳熙同罷歸”。晚年與鄒觀光等人成立詩社,飲酒賦詩。歸鄉後倡導講學之風,建大觀書院,該書院爲全椒歷史上最早的書院之一。
楊于庭一生足迹遍布全國各地,至今仍有多處關於他的碑刻。《楊于庭岳王祠詩碑》現陳列於杭州岳廟南碑廊内,碑高四十四厘米,寬六十八厘米,十行,草書。内容爲楊于庭所撰《岳王祠》詩。碑係同一時期湯沐所刻。詩碑内容爲:“王業神州已陸沉,將軍祠墓肅陰陰。和戎社稷渾無策,報主乾坤衹此心。原草尚含南向恨,塞鴻空斷北來音。可憐十二金牌詔,父老攀留泪滿襟。淮南楊于庭門生湯沐刻石。”楊于庭詩文俱佳,其詩被選入陳田輯《明詩紀事》,其文亦入選周良工所編《尺牘新鈔》。楊于庭詩風激越,尤其是五言古詩,被四庫館臣評爲“時露清挺”。
楊于庭撰有《楊道行集》《春秋質疑》《詩經主義》。因《詩經主義》見藏於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因爲各種原因,此次無法收編,故本次《楊于庭集》僅收録《春秋質疑》和《楊道行集》。